咕咚用户反馈分析

---迭代说明:助教大大眼力真好,反馈意见确实没够30条,已补充完成。用户反馈的原因分析以及行动计划补充完成。

1.用户反馈收集

[图片上传失败...(image-e7d0cd-1512918738290)]

2.用户反馈分类

2.1性能类

2.1.1问题:APP耗电量大,使用中会卡;

原因分析

软件功能庞大,体积臃肿,运行耗费资源多。

行动计划

提炼核心功能,针对跑步记录的需求,开发微信小程序。完整的产品体验放在APP,单纯记录运动的功能由微信小程序提供。

另外,关于小程序的开发成本问题,后端代码及数据是与APP共用的(用户资料,用户数据,功能代码接口);小程序主要是前端界面,把跑步模块单独拿出来,故此,难点在于如何定义何为跑步模块的核心功能。个人的理解,跑步模块起码要做到,记录运动数据(GPS位置移动,跑步时间),分享跑步结果,这是一种方案。

方案2:做群应用。把跑步打卡以群应用的形式实现,借助微信的社交关系链,转移用户因打开APP相对麻烦的困扰。说白了,以炫耀的驱动力覆盖掉打开APP的麻烦感。

2.2功能类

2.2.1问题:数据收集不够完整准确;

a)步数统计不准确;

b)跑步,走路,分开统计,而用户有时候是处于混合运动状态的;

c)手环/智能手表 等设备的数据收集不准确;

原因分析:

对于运动状态的判断过于单一;

由于各种设备的标准差异化较大,造成数据统计上准确度下降或不稳定;

行动计划

运动状态(跑步/走路)以用户初始设置为初始值,根据速度变化来做切换;调优:根据用户的历史记录,逐步完善通过速度判断该用户运动状态的准确率。例如,在运动结束后,针对运动状态的统计,预留一个小入口进行意见反馈,收集用户对此功能准确度的评价。通过算法以及每次用户运动后的反馈,进行调优。

根据数据统计,筛选出用户中使用的智能设备占比较高的品牌以及型号,做有针对性的优化;

根据市面上移动设备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做优化。

2.2.2问题:专业内容提供需要优化

a)对于特殊人群的运动需求,照顾不足;

b)根据用户的身体参数(身高/体重/年龄)匹配运动建议;

c)跑前跑后的热身运动支持不足;

d)跑步结果统计的指标单一;

原因分析:

产品早期,目的是为了保证业务流程的完整性,很多优化的地方暂时模糊掉。

行动计划

a)挖掘特殊人群的运动需求,例如老人,小孩或生理期女性,做差异化的内容,以弱入口的方式呈现;

b)通过用户运营的手段,收集用户的身体参数,继而给出运动建议以及对应的运动计划。

c)当用户点击“GO”开始跑步,弹出提示,询问用户是否需要跳过热身,默认为可跳过。若不跳过,则进入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视频。当用户点击“结束运动”后,默认进入5-10分钟的拉伸放松视频,用户可以选择结束(结束的提示比较隐蔽)。理由:用户有较大的几率是自己完成了热身运动,而小概率是点击结束运动前完成拉伸放松。此功能有利于让用户建立正确的运动保健意识。

d)新增数据指标的统计维度,包括速度,距离,最大海拔,上下坡度,心率变化,配速变化;以及各种指标对应的标准,例如专业运动员/业余高手/业余进阶/入门级的数据,以作参考。标准数值的查看,可以做成弱入口的方式,理由是,有这种需求的用户,会愿意花时间去寻找,而大部分用户是不需要知道的。

2.3用户体验类

2.3.1问题:对于运动状态的判定支持不足;

a)建议增加显示“暂停时间”。默认是开启“自动暂停”的。

b)希望进一步改进训练计划中的间歇跑数据统计和语音播报。

c)很专业,我在偷懒,他好像看到似的,叫我努力,

d)咕咚内容太泛,什么都想兼容,反而什么都搞不好。

原因分析:

产品早期,目的是为了保证流程完整性,即完整记录跑步过程。而对于跑步中的提醒,跑步中的激励等需求,属于超预期需求。可逐步优化。

行动计划****:

参考2.2的方案,通过精细化的数据收集,判断用户的运动状态。优化语音提示,当用户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可以用较舒缓的语音提示方式,把关键数据(已跑时间,跑步配速)播报即可。当用户跑步超过半程或(3KM)后,可以改为鼓励性的语句,添加“继续加油”,“坚持就是胜利”等;另外,可以提供特色语音提示,例如明星配音,方言配音,作为增值服务提供给用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咕咚用户反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