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为政篇2.9足以发否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愚不愚,《论语》当中,孔子所订地标准为:能否“足以发”。同时,能否足以阐发,也是孔子判断一个人,能否继续接触自己所传授知识地依据,和标准之一。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7.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既:你不能“举一反三”,我就不教给你新东西了。道理是一样地。故,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同上)既是告诉你们:有些东西只有你自己去消化理解以后才是属于你自己的

老师,师傅,传授你再多你自己省去了独立思考的环节和步骤这是没用的都在耽误时间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都在耽误时间,因为我的,我的经验,我所认知到的……不是你的。故,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理是一样的。不到你自己想弄明白的时候,不到这锅水已经烧开地时候,我就不罢锅盖揭开。这就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道理是一样的。不愤不启,你自己不想弄明白,弄清楚这个道理,我告诉你再多,也没有用。我往锅里加了许多生水,火没开,没烧火……那我往锅里加再多地水,我也喝不到热水呀。对吧。

道理是一样的。不悱不发……当你这锅水已经快烧开地时候快沸出来了……这时候我才把锅盖拿起来让热气发散出来……这就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理是一样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若不能举一反三,你就先这样儿罢。

自己慢慢酝酿吧。道理是一样的。孔子的教人方法,真真不是为了教而教

孔子地教人方法,是为的让你会,而教。道理是一样的。孔子不是为了教而教。这点,值得注意。其实,这种“赶火车”似的教学方式我觉也很有问题。但这是个快时代很多时候孩子们都得凭自己的造化道理是一样地

你不能指望“火车司机们”等你……所以,要么你拼死命地赶火车赶上火车

要么你有你自己的节奏。当然,那是对你个人好的。但是,或许不太符合整体的,时代地要求,罢了。所以,在快时代散步地人得有一定的资本道理是这样的。不一样地。故,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人性化地。看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孔子高傲,冷清,其实不是的。

孔子,《论语》里的孔子其实是个比较热情的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是孔子不愿意教,也绝不是孔子,对学生们想留后手,有所保留……等等。在同一章里面,《论语》也为孔子解释了这个问题,这个,“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行为方式是不是孔子对自己学生们的“保留”问题……

《论语·述而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段出自《论语·述而7.24》的话,就印证了孔子并不是一个在学问上以及学术上会对自己的学生们有所保留和隐瞒地人。这点我是相信,与认可的。

因为所谓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孔子规定地若不能“举一反三”则不复地教学规定其实是为弟子好这是真地你必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酝酿独立挥发以至于最后由量变至质变地这么一个过程和时间。孔子能不能“填鸭”教学,可以,这个(既:填鸭教学)我们很熟悉地。

不是吗。填鸭反倒简单就是一份工作,火车司机的工作。那没什么的。

难的,是用心。道理是一样地。,这就不提了吧不提也罢。故,孔子的教人方针,是看你领会了多少,而不是我大纲,和进度应该到哪儿了。这不能比,完全不是一个路子……道理是不一样的。孔子是什么呢,颜回说的很好。

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出自《论语·子罕9.11》)这段话,其实是《论语》之中最能体现孔子伟大地一段描述和地方。而且这段话被安排成,是德行第一的颜回口述,颜回所讲。可见,《论语》地编著者们真地很敬仰孔子道理是一样的。这段话什么意思,我简单的说就是孔子很强。

这种强,就像水一样。你是方形的容器,孔子也配合你,“变成”你的方形;你是圆形的,孔子便配合你变成圆形……你是天才你发现孔子比你还更博学智慧一点儿。你资质平平,却发现好像也能跟上孔子的脚步。就像孔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出自《论语·述而7.7》)所谓:“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15.39》)。你们都来吧只要不是孔子特别不喜欢地那种“乡原”(出自《孟子·尽心下》),应该都可矣

2.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贱也。”(摘自《孟子·尽心下》)换句话说,只要不是“乡原”谁都行。天才,有天才的教法,普通人,有对普通人地教法……“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是《论语》地编著者们在实力赞美孔子。即便颜渊用尽了全力,却发现依然在学问,和道德修养上面,离孔子有一大段距离……:“如有所立卓尔”也直接说明了:孔子地学问修养对我们儒家爱好者来说有多么的遥不可及,与无法望其项背了。道理是一样的。

3.

孟子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是对孔子,绝高地评价。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故,孔子谁不能教呢,谁教不了呢。一样地。孔子的教人方法,是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自发性。故,孔门中孔子年龄最大地弟子子路,深谙此点。“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出自《论语·公冶长5.14》)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个“能行”,即是被“启发”(出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7.8》)之后。受到新道理的启发之后,方能为己,被己所用……称为:能行之。道理是一样的。能行之,方可以有新:所闻。这与孔子一贯的教学思想是相吻合地。道理是一样的。故,对于颜回,孔子判断其“愚否”,也是“退而省其私”地看其“足以发”否。

亦足以发说明了:“回也不愚”。道理是一样的。----作者:李轻 庚子年 二月初五 于自家中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心说|为政篇2.9足以发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