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的教影响了孩子的学

今天看了《没有提问、质疑、运用反常事件,深度教学就是假的!》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心中产生了很多疑问,什么是深度教学?怎样的教学才算深度教学?教学应该教什么?

古希腊贤哲曾说好奇心是一切科学之母。爱因斯坦也曾说:“好奇心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当一个人思考永恒、生命以及现实奇妙结构的神秘时,他会止不住地惊奇。如果一个人每天只尝试理解一点这样的神秘,那也足够了。”的确,提问,本身就是科学的基础。幼儿在入学前,总是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对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问个不停,有时候的发文让家长都很难回答。都说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的大脑里装着大人都想不到的奇思妙想。

但是当进入了小学,接受学校教育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孩子们的好奇心逐渐丧失,敢于发问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带给孩子们的“改变”。在学校里,所有的学生要学习统一的课程,有必须完成的作业,有分数这个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硬指标,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却被忽视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没上学前的孩子哭着喊着“我要上学”,但等上了小学后,却发现学校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地方。试问,学校就真的没有乐趣和吸引力吗?当然不是,如何让学校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思维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培养,习惯得以养成,生命得以浸润,都在于教师心中的教是怎样定位的。皮亚杰曾说:“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出能发明新鲜事物的男人和女人,而不仅仅重复前人所为,他们具有创造性,善于发明和发现,同时,他们具有批判性和怀疑精神,不会全盘接受所学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而不是死死的被成绩所束缚,教师也可以像孩子们一样,和学生们一起感受生命成长带来的精彩,而不是被书本知识所禁锢。正如培根说过的,我们必须成为像小孩一样,才能进入科学的王国。

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成为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人,唯有如此,才真的称得上学高为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自己的教影响了孩子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