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即自由
今日分享:
我见: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纪伯伦
我思: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认为,纪伯伦这句话,并不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只需要我们“按图索骥”即可。
我们常说,人贵自省,人贵自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无从自知。因为当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迷失于局中。即使已从局中脱出,成为了旁观者,可能也未能看出门道,因为时移势易,很多事情已经与“当局”时不同,难以从中再有增益。
也就是说,我们对待所经历的每一天,以及每时每刻,我们应该如何反省自我,如何让自己一直保持清醒而进取的态度,其实是需要有章可循的。
比如,孔子说的,是看到优秀的人就要想法效仿,看到有人犯错误就要自己反省是否自己会犯相同的错误。其实也正好对应“第六次”和“第四次”:一方面,鄙夷丑恶面具,同时要反思自己是否有相似的问题,而当犯了错之后,也不应去思考别人是否也会犯错,因为他人的错误并不能将你的错误减轻一分一毫,所以此时反而应该“见贤”自省而“思齐”。
就像当年成龙出轨丑闻,成龙说了句“我不过是犯了每个男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而已”。这句话乍一看似乎是在说“这件事是因为我是名人,所以才会放大”,但其实是在把责任归结为“我这一类人”的天性。那么其实可以反驳他一句,也许真的每个男人都会有出轨的本性,但也有很多男人终其一生从一而终,那你作为名人,为什么不能和这些男人一样成为表率呢?本能总是由欲望驱使的,但人类社会与文明之所以昌盛,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能约束自己的欲望——虽然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偏正面,但总体而言,至少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表面和平都是来自于长期的自我约束。
至于荀子的话中没有非常明确地指明应该自省什么,但这句话来自《劝学》的第一段,说的是“凡物经历规矩的打磨而成为不凡之物”。因此,他所提的是,不仅要认真学习,还要每日自省是否顺着“道理”在行事。那么实则上就是“第三次”与“第五次”。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都是通过“道理”来改变生命的本相而达到真正的坚韧,其实就是在困难与容易之间,选择困难的、经受磨砺的一条路,成就不凡的人生。
但是,单纯经受苦难而存活下来,并不是真正的明路。荀子的真意,其实指的是“自律”。
在野外自由生长的事物或许确实会有他们本身的美感,但也许无法真正“致用”。我们在恰当的时候,也需要对天性有所约束,而达到自律,积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而非逆来顺受,或自由散漫,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我曾经和很多对各种生活逆境自称“习惯了”而从不打算改变的人说过一句话:你这是恢复得快,不叫坚强。
真正面对逆境的方式,不是心甘情愿化为灰烬不受伤害,而是主动去拥抱我们原本对生命的热情,从灰烬中涅槃重生。
而自律,则是这种对生命的热情所能为我们带来的,通往真正自由的路。
这不,咱们的晨读口号是啥?
自律即自由。
而至于曾子,格局就相对更小一点,是指向自身的为人与治学。为人做事,要做到底;与友人交往,要始终信守承诺;每天都应该复习所学的知识。
那么纪伯伦的剩下三次,分别是: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其实这里结合我们流行的说法,应该是“人生不设限”。我们明明能学更多,能有更多精进时,我们故作谦卑,“我没有做过什么”“我不会什么”“我这把年纪了学不来”……
记得我在看一部漫画里,男主角一开始虽然觉得潜水这个爱好很时尚也很帅,但却拒绝加入潜水社团,原因是“我不会游泳”。这是第一个设限。于是社团的师兄大笑道:是不是语文没学好?我明明问你的是“想不想试试”,你却回答我“能或不能”?
然后师兄正色道(重点!敲黑板!):“如果一开始就只选择会的事去做,那我们必将一事无成。”
简单而直击心灵的道理。试想,我们从真正“无能”的婴儿一直成长到现在,到底都学会了多少多少新事物?而从我们到很久的未来后,即使我们不愿意,也将会学会多少多少新事物?这其中有多少事物是我们不知不觉学会的,又有多少是认真学习才学会的?
而且,我们最开始要做的,只是让自己去“试一试”。
粤语有句非常粗俗但非常有意思的俗话,叫“唔嫖唔知身体好,唔赌唔知时运高”。
翻译成一句正常接地气一点的普通话,那就是,“你不试试咋知道自己有多牛逼?”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这一句诗,其实翻译得有点远。原文是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可能是后来的诗人改的。
从改编版来看,更像是与全文的思想感情达成统一。不应在空虚时寻找感情慰藉去填补,而应以完全之姿来迎接美好的爱情。这是因为,在空虚时的爱,多半掺有原始的欲望,而非高尚的情操。这与年轻一代认为“现实生活充实”=“有伴侣”的想法不同,而是“现实生活充实之后才应考虑找寻伴侣”——也就是说,爱情并非充实生活的成分,而是只有当一个人的人格完整,且过上充实的生活时,才有资格去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
而从原文来看,意思应该是“在瘸子面前跛行而过”,有点故意模仿对方,以取笑不如自己的人的意思在里面。相对而言,其内涵与后面的几句相比,更含讽刺而非励志。这应该是在说当时社会上严重的歧视问题。从今天看来,歧视问题自然也未能有真正地被解决,我们也应依然认真谨慎地去对待,不应肆意取笑他人的短处,更不应无缘由地去取笑彼此的不同之处。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同样是翻译得有点远的,原文是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
改编版其实算是对前六句的一个升华,有点像总结陈词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前六次,那么第七次的意味就不言而喻了。无非是,既然对自己的人生现状不满意,就更应该全力以赴去提升自己,不畏艰险,勇猛前进,云云。
但原版的意思是,“当她歌功颂德的时候,却自以为是美德本身”。和第二条一样,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了。
心理学有个效应,通俗的讲法是,“你说了这句话,大脑就以为你做了”,和这句话还挺有相似性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网友经常会夸赞别人见义勇为之类的品德,同时也会去谴责那些做不到见义勇为的人。在他们夸赞了之后,心中似乎就会有种“我认同了你,所以你也会认同我,所以我们在同一道德水平”的自豪感,从而开始占据道德高地,对他人指手画脚。
想起当年明星被道德绑架的捐款事件,也是如出一致。一众网友可能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因为自己去点赞或评论夸赞了某某公众人物捐了款,就要求所有公众人物都要捐款,甚至还要对捐款的数额有要求。他们甚至还会很自豪,觉得自己“行使了监督权利”。
还有一种情况,其实在知识付费里面很常见。就是有些学生,在学完课程后,确实他们感受到了课程对他们带来的益处,但他们只记得课程有多好,嘴上都是溢美之词,甚至对老师或创始人有着或少或狂热的崇拜,沉迷于不断的夸赞和安利,实则上自己却没有真正把课程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等等。
那么,参照这每一条,我们每天都自省了吗?是否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达到自知了呢?是否能够自我察觉在这些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变化,自己的思维的流动,以及自己的成长呢?
我猜,这就是纪伯伦写出这首诗的初衷,他是制作了一面能对自己进行自省,不断完善自我的一面镜子。而我们也可以参照这面镜子,去看清自己,认识自己,察觉自己。
最后附上原文:
Seven times have I despised my soul:
——Kahlil Gibran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
The fourth time when she committed a wrong, and com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commit wrong.
The fifth time when she forbore for weakness, and attributed her patience to strength.
The sixth time when she despised the ugliness of a face, and knew not that it was one of her own masks.
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
解读人:阿冷
发起人: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