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袁隆平院士

齐帆齐微课

袁院士

听说袁院士病逝了,真的还是假的,我有点不太相信。然则大量新闻报道后,让我不得不相信。我是北方人,家乡从来不种水稻,也很少吃大米,但是我对袁隆平院士还是有所了解。袁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对袁院士的了解主要通三个方面了解。

                一、袁院士的贡献

在说袁院士贡献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袁老师为什么要学农学、为什么要研究杂交水稻。

袁老师出生于1930年,1949年也就是在他19岁那年报考农业院校,而父母则希望报考理工科。袁老师说:“田园之美,农艺之乐,让全国人民吃饱。”那时的袁院士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让全国人民吃饱。

其实袁老师刚毕业时并没有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而是红薯、西红柿的育中栽培,是什么原因让他研究水稻?在三年困难时期,袁院士亲眼看见五个人惨死,那是活活的饿死了,这让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无法释怀,即使过了多年那情景还历历在目。一定要让全国人民吃饱,从此下定决心专门从事水稻研究。

1966年袁院士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取得了宊破性进展。

1973年三系法杂交水稻成功。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首次公开测产后组织观摩。

从1976年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推广至今,中国累计种植60多亿亩,增广稻谷6亿多吨。全世界播种面积共计1.5亿公倾,每年增产稻谷可以多供养7000万人口。

杂交水稻已在泰国、印尼、印度、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多个国家传播,尤其是马达加斯加把杂交水稻印在最大的钱币上面,以此来纪念杂交水稻的丰功伟绩。

            二、坚持科学真理

1993年10月,一个重要的农业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由我国18位知名农业科学冢组成的专家组,对原湖南农学院采用浸胚法将玉米DNA导入水稻的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袁先生也是鉴定组专家之一。这项研究把玉米的优势基因转接到水稻上,目的是提高单产。

专家组对此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内许多媒体纷纷报道,湖南有关领导决定大面积推广。一时之间,农民纷纷前往农业院、试验农场购买种子。

这时袁先生觉得大有问题,因为这项研究只是在试验,并没有大面积推广。于是袁先生立即写了一封信,要秘书送某报科教部发表。

秘书提醒说:“您是第一个在鉴定书上签字的,现在却反对玉来稻,如果实际上没问题,岂不是砸了自己名声?”

袁先生一听特别生气:“没有经过大面积推广试验,技术上还不成熟,老百姓播了这样的稻种肯定受害。科学来不得半点虛假,我不能不对农民负责,不能不对政府负责!”

但是秘书送过去的信,该报并没有发表,袁先生又将信送给湖南省分管农业的领导。直到当年12月30日,《对大面积推广玉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农业厅专门发函,向务地市转发。

大部分玉米稻种子得以追回。没有追回的那部分玉米稻种子后来出现产量低,不稳现象。证实了袁先生的科学判断,大大减少了农民的损失。袁先生不愧是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榜样。

                三、农民式的科学家

我家世代农耕,对农民、对农民式的科学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二十年前我就听说不少有关袁院士的各种传闻。袁院士就是一位农民、一位有农业技术的农民、一位能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农民。他不是一般的农民,他是让全世界都感到骄傲、自豪的农民。

然而这位农民又是一位大科学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科学家。他有着农民的勤劳、又有着科学家的智慧,还有中国读书人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让他成农业上的泰斗。

他有两个梦想:一个就是禾下乘凉,让水稻产量提高起来,他希望有一天水稻能长成玉米杆子那样粗大。另一个梦想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不再饿肚子,能吃饱饭。

然而就在这梦想实施的路上,离梦想成功越来越近的时候您却驾鹤西去了,您的离去不仅仅是中国的损失,而且也是全世界的损失。全中国人民都为了您感到骄傲,您那还没有实现的梦想我们后人一定会帮您实现的。这时我看到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正在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小女孩又说了一句:“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永垂不朽!


齐帆齐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10)篇1622字,累字 18520字。

注:命题作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缅怀袁隆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