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分享

我经常回想14年9月刚入职ThoughtWorks的经历。入职的第一周,每天中午办公室都有session。那时候武汉办公室体量很小,一旦有session,就是全员参加。到了中午,会有盒饭准时送到。作为一位刚入职的新人,遇到这种集体活动,一定是“积极”参加的。

当时我们在光谷世界城办公,我太太公司在马路对面。最初的几天,想着我也人生地不熟,她每天都会微信约我一起吃午饭, 然而我们一周都没约上。

周五有Friday Drink,也是全员参加。从下午6点开始,大家一起吃点零食、喝点啤酒,聊聊项目,一直到8点。回到家快9点了。

我太太一度怀疑我加入了一家传销公司。

Session

慢慢地,我理解了。

我们在马不停蹄地应付着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似乎很难停下脚步反思一下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我们自己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却很难说清楚到底学到了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到,但至少说明我们的这些见闻没有真正转化为可供分享的知识。

在我们规模小的时候,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会在喝杯水、吃点水果的间隙中或者在走道上随时随地发生,每个人都知道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找谁。如今,在公司看到一个人,知道对方的名字都开始变得困难,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能确定这个人是同事还是访客。

这时候,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学习和分享的机制,创造、保持学习和分享的生机型文化。

学习和分享

Session

我们定期举行分享会议(Session),同事们在会议上介绍团队最近参与的一个案例、团队的解决方案、尝试的新方法以及对客户问题的处理方式等等。每位同事、每个团队必须轮流介绍案例,以前也许是自发的,而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则是近乎强制的。如果每位同事都清楚自己早晚需要做这项工作,我们就不得不时常强迫自己反思和总结项目经验,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可供分享的资源。

现在我们看到的“微服务In Action”系列workshop、OOBootcamp、各个项目定期的分享就是“机制”作用的结果。

有的团队为了将知识分享的供需可视化,建立一个session墙是一个好的实践。Session墙分成两部分:一边由团队成员写出想要了解的技术、业务知识,相当于是需求方;另一边写着根据需求而安排的session,相当于是提供方,这样清楚明了,便于跟踪。

Session墙

再比如我们每年开启两次的“技术雷达Session周”,同事们围绕某个点(Blip、theme、领域),分享独到的见解、经验和实践。在办公地点分布较广的团队中,内部实现知识、技能共享则更复杂。为此,我们成立了跨业务(跨办公室)的技术委员会来推动知识的沉淀和分享。

ThoughtWorks技术雷达

Session是“手段”,其“结果”可以利用“团队技术能力图”来衡量当前的团队技术能力状态,并且设定每个季度的能力成长目标,到了季度末再来评价是否达到了目标。这是非常有效的促进知识分享的方式。

团队技术能力图

Community

在ThoughtWorks,几乎所有的项目团队组成都是跨职能团队,跨职能团队的优点毋庸置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组织需要就某个职能的自律标准、方法和方式达成一致。比如说BA,我们的商业分析师分散在多个团队,那么Community就必须理解需求分析的最佳实践,并沉淀和传播知识。

在《我们为什么做社区?》中写到“社区”蕴含的形式和载体非常丰富,只要是以促进分享、交流、学习、体验为目的的动作,都可以称之为“做社区”。在公司内部,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就可以启动一个Community。我们成立了很多自发的社区,不同的办公室和国家之间还能通过Community的活动连接起来。

Community

经营Community的原动力是来源于对自我发展的更高要求,对同侪沟通的迫切渴望,和对改善行业的追求。社区的存在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发起者的学习热情,会催生出极大的同侪压力,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的学习动力和参与。

举个例子,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书架上摆满了书,这些都是由ThoughtWorks的工程师们撰写、翻译的。Community中有专门的读书会,大家在一起阅读、写读书笔记并相互分享。读书会构建了这样的氛围: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所谓“厉害”的人并不是因为跟什么人一起工作才变得厉害的,而是因为自己在这种环境下所产生的追求、追求带来的压力而获得成长,这就是我们说的同侪压力。

同侪压力

博客大赛

当年大学毕业时,曾一度认为以后不用再学习了,潜意识里将学习的范围局限在了校园。然则对于知识的积累,大学毕业才是刚刚开始。

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知道做什么:帮助开展日常工作的知识,知道需要什么信息 ——默认型知识

知道怎么做:帮助获得先进技能的知识,知道如何加工信息 ——实用型知识

知道为什么:知道为什么需要特定的信息,帮助获得体系化认知的知识 ——体系化知识

理解为什么:愿景、自我激发的创造性 ——理想型知识

我理解学校的教育能帮助我们获取“默认型知识”,同时告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默认型知识的积累通常通过个人层面的学习:比如自学、课堂、培训,提升技能、知识和态度。实用型知识、体系化知识以及理想型知识的获取更多依赖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比如:

团队层面的学习:团队通过集体活动,互相分享、交换知识,从中提升知识、技能和能力,比如前文中的Session和Community。

组织层面的学习:将一个团队的知识看作是它对其他团队的潜在贡献,通过学习网络分享出来,比如ThoughtWorks博客大赛和洞见。

公司每年举办两次博客大赛,也是为了更好地搭建学习和分享的平台。我们可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但是把同一件事重复做一万小时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不断总结、持续进步,一万小时定律才有作用。应该怎么做呢?鼓励员工养成“日思”或者“写作”的习惯,不管地反思和总结。在每个项目结束后,养成“复盘”的习惯,把经验提炼出来,变成知识;把方法保存下来,变成工具。

举个例子,我为什么要参加博客大赛?写博客能帮助我将脑中的想法体系化,让我理解什么是Conceptual Thinking(胜任力模型中的概念性思维。概念性思维要求以启发性、抽象和理论的视角去发现解决方案,具体就是能够注意到不同场景上下文的相似性,帮助人们借助简单熟悉的场景理解复杂陌生的场景,从而识别核心问题,并运用比喻和理论框架解释一个复杂问题。)我得以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

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追求一种分享的状态。写博客从本质上,与朋友圈分享照片一样,不断地记录自己的经历、状态和所思所想。我们从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摄于武汉21天写作课

写在后面

在ThoughtWorks,我们喜欢在一起工作、阅读、写作、学习和交流。我们常常会折服于彼此的睿智、执着、单纯和幽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和分享的方式。个人认为写作、演讲、工作坊这些都是工具,而不是结果;博客大赛、写作课、社区活动这些都是平台,而不是要求。我们所坚持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能从中受益。

成长不是顿悟,而是练习。

本文作者万学凡,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武汉。作者保留本文一切权利,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