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如何成为一个天才?

你好,今天推荐的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是能够帮助你成为一个天才的书。

读透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开发自己的潜力,让自己从新手蜕变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

这本书是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追捧,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中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上市至今,已经卖了两百多万册,被誉为机械工业出版的“镇社之宝”。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如何成为一个天才?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

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埃里克森就是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指出:不论在什么领域,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都是“刻意练习”。

介绍完这本书的概况和作者后,下面我分三部分来学习一下这本书:一、天才是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二、什么练习方法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三、如何在工作、生活中使用刻意练习?

一、天才是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的结果?

本书的作者通过30多年的调查研究,对各行业领域表现优异的人,比如运动员、音乐家、棋手、医生、商人、教师等,用科学的方法观察、采访、测试,得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天才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就拿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来说吧,他7岁的时候,就举办了环欧旅行演出。年幼的他不仅可以准确辨别出各种不同器材演奏出的调子,而且拥有完美音高的能力。

在当时,大约在1万人里,只有1个人有这种能力,所以在后来的二百多年间,莫扎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天赋异禀的音乐奇才。

然而事实上: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在莫扎特4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大量地音乐练习。

正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才能够把这种潜在的能力激发出来。

然而,在2014年,日本一位心理学家打破了人们对莫扎特的天才幻想。他招募了24个年龄在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了数月的声乐训练,结果是参与该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

由此可见,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所谓的天赋,其实就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同样的道理,其他能力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形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脑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大脑比我们想象的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脑能做的事情。

这种适应能力,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能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各样的新能力。

因此,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我们每一个人通过正确有效的训练,都能让我们的大脑发生改变,并开发自己潜能,成为有天赋的人。

二、什么练习方法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我们很多人学习写作、演讲等技能,想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既然练够了一万个小时,就能成功,那为什么很多人练了不止一万个小时了,但最终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但为什么练了这么久,还是没有进步呢,还是在原地踏步?是练习的时间不够,还是智商不够呢?

其实这既不是时间的问题,也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练习方法的问题。

也就是说,光练习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练习。

那什么练习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训练方法呢?有效的训练一般需要满足以下5个要求:

1、有目的的练习要有明确的特定的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能有效地引导我们练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反复练习,只是浪费时间,并不能提高我们的水平和能力。

比如:一个大学生史蒂夫尝试记忆数字,最初,他像普通人一样,只能记住8个左右,经过练习,慢慢地突破9个、10个……,最终,他的成绩达到了不可思议的82个数字。

史蒂夫每一天的练习目标就是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1个数字,就这样把目标分解到每一天,并制定一个计划,在达成每一个细致的小目标的过程中,去纠正自己的问题。

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可以把每天的练习的目标定为每天写2000字;如果对于刚开始写作的朋友,这个目标有点难的话,就可以适当调低目标,定为200-300左右,这样目标就比较清晰,更容易实现。

2、有目的的练习时要保持专注

要想快速获得练习的成果,练习时必须时刻保持保持专注,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练习上和目标上。

如果发现自己无法有效保持专注时,那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再进行。

3、有目的的练习时要有及时反馈

在刻意练习时,必须要有用及时的反馈,这样你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对,哪里还有改进的空间。

反馈可以自己提出的,也可以是别人提出的,这些反馈都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记忆实验中,史蒂夫每次尝试都会得到立即反馈,是对还是错。他自己也会觉察到,哪些数字让他犯错,这些错误是什么原因,这样更有助于练习的进步。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是刻意练习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我们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我们的能力便永远无法进步。

当走出舒适区,几乎每个人都会偶然碰到瓶颈,那些关卡看起来很难,好像永远也克服不了。

但在这种情况下,越过障碍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可以思索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于导师或教练。

在记忆实验中,作者的设计就是让史蒂夫走出了舒适圈,当史蒂夫背出来时就增加数字,没有背出来就减少数字。总是让他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挑战他,逼迫史蒂夫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5、有目的的练习能创建“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指一提到某个事物,我们心里所进行的一些与这个事物相关的一些心理活动。

比如,我们一提到蒙娜丽莎,脑海中就会“看到”那幅画。

又比如提到“狗”,假如我们从来没见过狗,那么狗的所有特点都只是无意义的数据与标签。但是当我们养过狗,那么所有的信息都被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概念之中,由狗这个词来表征。

刻意练习能够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将杰出人物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正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

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可以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局面创建高度复杂和精密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走势,能够预想到更多的不同结果,并提出最有可能的行动。

我们练习的本质,就是去建立强大的心理表征,从而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

以上就是真正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练得久不等于练得好,只有走出“一万小时定律”认知误区,通过目标、专注、反馈,跳出舒适区,并不断创建更有效的心理表征,才能确定为“刻意练习”。

三、如何在工作、生活中使用刻意练习?

1、我们需要确定一位优秀的导师

我们知道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心理表征,而在学习过程的早期,你的心理表征是初步的、不准确的;

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来观察你并向你提供反馈,示范正确的方式,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设计一些专门用来克服特定缺陷的练习活动;

这样可以帮我们更加迅速地取得进步;我们在此基础上创建起自己新的、更有效的心理表征。

没有导师时,我们可以借鉴富兰克林的经验:

富兰克林虽然棋艺虽然一般,但他在写作上的成就绝对一流。富兰克林的导师是一本叫《观察家》的英文杂志,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复写文章的内容,思考哪里有欠缺,哪里需要向原作者学习。

他发现自己词汇量不够丰富,就将文章转写成最需要新鲜词汇的诗歌,过一段时间再写回散文。最后他将原文打乱顺序编写索引,然后再次按照自己的逻辑复写文章,之后与原文对照,反馈之后调整。

最终,富兰克林成为美国早期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穷理查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都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

2、边做边学,始终保持专注,及时反馈,并不断修正

边做边学其实就是我们在做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把工作本身就变成一种练习,在工作中一边做一边学。

在刻意练习时,始终保持专注,及时反馈,并不断修正的原则。

一旦我们理解了日常练习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可以用练习来实现多大的进步。

那么,我们就可以找机会将其他的日常商业活动转变成练习活动。到最后,练习就变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刻意练习》这本书精华内容的总结,再来回顾一下这三个要点。

首先,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任何人通过刻意练习,都可以天赋的人。

其次,“一万小时定律”并不一定有效,科学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有时并不需要1万个小时。只有通过明确目标、专注训练、及时反馈、跳出舒适区,以及创建心理表征这5个原则,才能确保我们快速进步。

最后,我们学习了如何在工作和生活运用刻意练习原则,学会找到一位优秀的导师,边学边做,在练习中一定要专注投入,要及时反馈,找到不足,并及时修正。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内容的大概总结,难免有疏漏或不详尽之处,敬请谅解,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你有所收获,可以收藏起来或点个赞支持一下,你的支持是我持续进步最大的动力,你也可以分享给你所关心的人。

如果你对我推荐的这本书感兴趣,想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本书,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可以免费把这本书的全书拆书稿发给你。

我是一名读书人,除了读书,我一无所有。我立志于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荐书官。

最后,再次强烈推荐读一下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相信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知道什么方法才是正确有效的练习方法,想知道如何快速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天才,赶紧来读读这本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如何成为一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