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 从货币起源到中国金融货币体系

生活在今天,一部手机搞定所有交易消费生活,电子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最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网购也是电子支付发展的衍生品。本文将从货币的起源讲起,从原始社会古老的物物交换一直到今天的电子支付,再到中国金融货币体系的形成。逻辑性很强且文章篇幅较长,我已经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通俗的说法,如果能耐心读下去,你一定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感受到货币的魅力。

建议阅读时间:30分钟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特殊的商品,这是中学政治课讲到的,没错,货币源于商品。商品具有二因素(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性质。

交换价值:指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进行交换就需要商品具备交换价值,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什么决定?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当时经济学界存在分歧,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效用越大,交换价值越大,反之亦然,即效用论,效用论的缺点在于无法解释供求变化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影响,如:当供给增加,商品价格(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降低,商品的效用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它的交换价值(价格)减少了;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异议,认为供求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即供求论,供求论的缺点在于无法解释不同商品交换价值的差异,即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商品卖的贵,有些卖的贱,如:汽车比面包贵,供求论只能解释商品在基础价格上的变化,无法解释基础价格的决定;无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交换价值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这种劳动是无差别的抽象劳动,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如:一辆汽车凝结着几百个工人组装调教的劳动是100劳动,一个面包只是一个面包师傅烤面包的劳动是1劳动,那么汽车的价值是100劳动,面包的价值是1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完美解释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结合供求论,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决定以商品价值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交换价值的波动幅度,从而形成价格。所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现在你拥有一个苹果,有两种选择:一、吃掉它,榨汁,做果酱,得到使用价值而失去价值。二、卖掉它,得到它的价值而失去使用价值。三、扔掉它,傻子才会这样。在生活中无数个微小的事件里,你会发现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统一的,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缺少一个就不能成为商品;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是相互排斥的,在商品交换中二者必然发生分离,商品所有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将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付款等形式让渡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决定了他的二重表现形式:自然形式(对应使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对应价值)。

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价值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简单价值形式,即“一对一”,举例:1把斧子=1只绵羊,绵羊通过斧子隐性表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形式的缺点在于价值等式的两边缺一不可,绵羊和斧子相互依存着表现自己的价值,且存在个别性和偶然性。

价值形式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扩大价值形式,即“一对多”,举例如下图:

与第一阶段做对比,进步之处在于第二阶段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分别表现在其他无数个商品上,从而使价值本身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但依然存在缺点:商品的等价形式由无数商品构成,因而是不统一的,这给商品交换带来了困难和不便。

价值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即“多对一”, 如下图:

从扩大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代替了物物交换,从而使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同一商品上,克服了以往等价形式的不统一性,价值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价值形式简化了,但一般等价物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没有固定在某一商品上,所以商品交换仍然很不方便。

价值形式发展的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即“多对一对多”,如下图:

金银以其易分割、不变质、体积小、便于携带的质性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货币,此时的商品世界已经分裂成两极,一极是商品,拥有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代表着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也就衍生出了货币的各种职能:价值尺度(当执行此职能时,货币的存在形式是观念货币,如:一本书的价钱是30元,这里的30元只是观念中的货币,无需实物货币,你只需在脑袋中知道他值30元)、流通手段(当执行此职能时,货币的存在形式是实物货币,如:当购买书本时,购买者将实物货币交给卖者而得到书本。注意,电子货币也是实物货币的一种,只不过他不是以实物存在的,电子货币并不是观念货币)、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至此,我已经介绍了从商品到货币的发展过程。

信用货币

首先假设中国社会上没有人民币基础货币,国内社会上只是使用黄金进行交易(社会处于上一部分讲的价值形式发展的第四阶段——货币形式),但国际上中国需要进行对外进出口贸易,民众将货物卖给别国,别国支付黄金或美元,此时民众手中获取了一定的美元,但社会上的流通货币仍是黄金。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出现,开始印刷人民币,使用人民币购买民众手中的黄金和美元进行存储(这样,外汇储备形成了)。社会上也就不再流通黄金,而是流通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基础货币在金融体系里有个名词叫做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其实这一过程把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抽象掉了,商业银行只在其中起媒介作用,商业银行收到民众的美元、黄金后,发给民众央行印发的人民币,再拿收到的美元、黄金向央行兑换人民币,如下图。

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一对债务人(借东西的人)与债权人(借出东西的人)的关系,民众将黄金借给央行,央行写下欠条(如:我央行欠张三100g黄金),只不过实际这张欠条是一张人民币100元现金(假设1g黄金1元),这一过程中,民众是债权人,央行是债务人,央行借了民众的黄金,写下欠条(人民币)交给民众,说:你随时可以拿欠条来换回黄金。这就是由国家央行发行的,所欠之物是黄金的“欠条”,也就是金本位下的信用货币,也叫做基础货币——人民币。所欠之物就是货币的锚(欠什么,锚就是什么),这里黄金就是货币的锚。随着货币历史的演变,很多央行也依托于国家财政赤字(即国债)来发行基础货币(信用货币),那么这些货币背后的锚就是国债。只要国家不倒,国债就没有风险。而当前中国的央行,除了以黄金,国债为锚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以外,还通过对存款性公司(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储蓄机构)的债权(通俗讲:央行借钱给存款性公司,央行就拥有了债权,债权即拿回所借东西的权力)来增量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所以,我国央行贷款给存款性公司的债权,也是我国人民币基础货币的锚。因此,任何信用货币都有锚,区别只是锚轻和锚重而已。

此时的你拿到了“欠条”即人民币,去购买一件100元的衣服,老板说:这件衣服的价钱是100g黄金,你需要支付100g黄金。你告诉老板:我这里有一张欠条(一张100元人民币),拿着这张欠条可以去央行兑换100g黄金。老板欣然收下。这一欠条(人民币)是被社会公认的,所有人都知道拿它可以去央行兑换黄金,此时人民币就拥有了他的价值,而他的价值是基于他能兑换黄金这一事实的,所以黄金是他的锚,黄金让他拥有价值。同理,迁移到国债和存款性公司债务权,你告诉老板:拿着这张欠条,可以向央行兑换黄金,可以向国家要钱,可以向广发银行要钱。但如果广发银行破产倒闭了,那么这张欠条也就失去了他的价值,老板不能再去广发银行要钱,老板只能去找央行兑黄金或向国家要钱,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假设所有老板都拿欠条去兑换,以国家黄金为锚放出的欠条被老板们全部兑换回了黄金,以国债为锚放出的欠条被老板们全部兑换回了国债,而当初由广发银行债务权为锚放出的欠条无处兑换,这样就会有金融风险,而现代金融体系最最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各种债权也可以充当货币的锚,这样,一旦债务权失效(公司破产,无力偿还),这部分人民币就失去了锚,失去了价值,导致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货币体系

抽象研究方法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解析中国货币体系更要以抽象化思维去理解。第一部分已经介绍了货币的起源,上一部分介绍了由黄金到信用货币,已经涉及了此部分的一些内容,此部分将继续介绍中国金融货币体系。

人民币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继续上一部分,民众用黄金拿到信用货币(人民币),人民币放在家中容易失窃腐烂,于是将人民币现金货币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开具存款凭证,这里进入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叫做存款准备金,即随时准备支付的资金。当储户需要使用人民币交易购买物品时,需要去商业银行凭存款凭证取现后才可交易,从而保证社会中流通的货币仍然是央行发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

随着来商业银行存款的人越来越多,存款准备金也越多,此时商业银行可以挪用这些存款准备金对外放贷,从而获取利益,但是应该拿出多少存款准备金用于放贷?作为商业银行当然希望拿更多钱去放贷,获得更多利益,可是拿得太多则不能满足民众取现,导致商业银行失去信用。因此央行规定了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按照这一比率留下一部分存款准备金供民众取现,留下的这部分存款准备金由央行保管。

一个非常简单的提问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资金流动性有什么影响?

A、增加市场资金流动性

B、降低市场资金流动性

A。央行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拿出更多存款准备金用于对外放贷,从而有更多资金流入市场,增加市场流动性。

从微观角度分析,如下图,当银行对外放贷,债务人(借银行钱的人)拿着借来的贷款用于生产活动,如:购买原材料,雇佣劳动力(民众),原材料卖家得到这笔钱后,一部分用于消费购买生活必需品,一部分将其存入银行,劳动力(民众)获得工资后一部分用于消费购买生活必需品,一部分用于储蓄,将钱存回银行,而售卖生活必需品的卖者也将所得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存入银行……这一过程会进行许多次,当初由银行放贷放出的钱,又逐渐被存入银行。当初由借贷人借来的贷款又回流银行形成增量存款,也就形成了存款派生现象。注意,这里的存款派生不是实际流通中的基础货币派生,而是放贷放出的货币中只用于存款的部分(只存款而不用于取现交易)派生,他们仅仅存在于银行账户中。但整个交易过程依然是依靠人民币基础货币完成的,符合金融秩序,没有问题。随着金融货币体系的演变,一些企业机构或个人在银行有活期存款,通过开具支票的方式进行经济交易,卖方拿到支票后无论进行取现消费交易还是直接存入银行都没有问题。金融货币体系继续发展到今天,又出现了电子货币支付体系,从而衍变为个人在银行有活期存款(如:微信零钱,支付宝余额,银行卡活期余额等),通过“支票”(如: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银行转账等)直接将钱转入卖方账户,卖方可以自由选择存储或取现。以上一切交易过程合法合理,都没有违背金融秩序,都可以认为是依托人民币基础货币来完成的。

但抽象到宏观角度分析得到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如上图,资金链的起点是以放贷资金形式流出银行,终点是以存款形式回流银行,这时使用抽象研究方法,抽象掉整个资金链环,只剩下银行一个节点,如下图,民众当初存款的资金一部分上交央行用于存款准备金,另一部分被银行放贷,放贷资金走过整个资金链环后又以存款形式回到银行,银行存款增加,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放贷,放贷资金回流,再放贷,不断循环下去,聪明的你发现问题了吗?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如下图:

正反馈:一个事件的起因导致这个事件的结果,这个事件的结果又促进起因形成,起因再次导致结果,再次促进起因形成,趋于无穷。举例:焦虑导致失眠,失眠导致第二天工作学习状态差,无法完成当天任务,又导致焦虑,焦虑导致失眠……数学学的好,做题速度快,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做更多题,从而更加熟练,可以做更多的题,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负反馈:一个事件的起因导致这个事件的结果,这个事件的结果遏制事件的起因,趋于稳定。举例:打篮球导致第二天身体疲惫,第二天身体疲惫导致无法打篮球。

当这一过程无限循环下去的后果是由信贷导致派生的存款显著增加,增加到存款的规模远远大于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规模,又因为电子货币及其支付体系的无需取现的特点,直接把银行存款与货币流通等同起来了,等价于银行存款可以直接用于交易,银行存款=货币。这就意味着银行通过信贷派生存款增加这一行为等价于银行通过信贷派生货币增加,这就导致社会中的实际流通货币量远远大于基础货币规模。表面上的基础货币规模掩盖了实际流通货币规模,表面流通的基础货币量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但实际流通中的货币远超此规模。

思考:民众的银行存款是可以取现的,只不过现在民众没有取现意愿,因为取现后放在家中不安全,试推理当民众集体取现时会有什么后果?

民众集体取现称为挤兑,设想一个极端,所有民众都去取现,那么商业银行要将其所有存款以实体纸币的形式发给民众,但问题是存款数额远大于实体纸币的量(银行中的存款数额远大于实际流通货币规模,上文已经解释过),如果民众取不到自己的钱,就会产生社会恐慌,如果央行超发货币让民众取到钱,就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好在现在没有挤兑现象发生,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岁月静好,一旦黑天鹅事件发生(如:美国大选、COVID19再次爆发,湾湾冲突),导致民众挤兑,就会产生严重的中国债务危机即中债危机(你一定在新闻中听到过欧债危机这个词)。一旦中债危机爆发,于债务人角度(借银行钱的人),债务人将破产(还不上钱),债权人(银行,民众,因为银行里的钱就是民众的钱,所以债权人是银行也是民众)将蒙受损失,如果国家选择超发纸币,那么债权人的资产会缩水(原来100万能买一套100平的房,缩水后数额不变还是100万,却只能买一个15平的小商铺),所以无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都是受害者。

通货膨胀: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流通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

举例:假设所有民众在支付宝余额宝中的存款是2000元,此时支付宝方拥有2000元,可按照50%比例对外放贷,双11到了,没钱又想买衣服,你需要使用支付宝花呗消费,支付宝方拿出其拥有的2000元中的1000元用于借贷,借给你消费,你将其支付给淘宝店老板,老板收到1000元后想到余额宝的利息较高,遂将其存入余额宝赚利息,资金又回到支付宝方,12月初工资日,你将1000元归还花呗。借贷消费前支付宝方拥有:余额宝存款2000元。借贷消费后支付宝方拥有:2000原始存款-1000借给你+1000老板存入+1000你归还=3000元,支付宝存款增加了1000元,这时如果再有人使用花呗,按照50%比例支付宝可以借给他1500元,如此往复。注意,因为电子货币及其支付体系的存在,支付宝余额宝中的3000元可由其所有者在不使用流通货币的情况下直接用于消费。所以存款因为信贷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存款可以不依靠流通货币就进行消费交易,实际流通货币大于表面流通的基础货币,与上文结论一致。

我使用下面一张图作为我国金融货币体系发展的总结:

一、实物货币时期。即民众拿黄金向央行兑换人民币时期,社会中只有现金流通。

二、银行及部分准备金制度+实物货币时期。这一时期就是民众拿到人民币后在银行存款,银行留下准备金后对外放贷。

三、银行及部分准备金制度+电子货币时期。这一时期中,电子货币及其支付体系的出现让存款成为准流通货币,从而实际流通货币与基础货币脱离了关系。

四、电子货币+部分准备金制度极限化释放状态。为什么说是部分准备金?首先思考为什么银行鼓励存定期而非活期,如果你存了定期意味着在这段时间你不会取现。银行拿到民众存款后按照央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率拿出一部分,交给央行保管用于取现,由于你这段时间保证不会取现,银行可以从原本交给央行保管用于取现的资金中拿出你存定期的这部分钱用于对外放贷,赚更多的钱。放贷又导致存款派生增加(上文已讲),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所以M2激增,从而远大于M1。

货币统计制度:

M0:M0=流通中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

M2: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电子货币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电子货币及其支付体系形成后,银行存款=流通货币(上文中已经解释),原来无法直接参与流通的存款等同于流通货币,所以社会中流通货币供应突然增加,根据费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MV=PT,社会中流通货币M增加,又因为货币流通速度V增加(上一段介绍了促进作用),所以P、T都增加,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P的大小代表商品价格高低,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二者都增加即社会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增加,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空前繁荣。

费雪方程式:假设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交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这个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其中P的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费雪分析认为,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此方程式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由外部给定的);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可视为常数。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的值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经济发展空前繁荣的表象让民众误判真实的宏观经济环境,认为未来一片光明,从而希望借贷更多的资金增加融资,继续向银行提出信贷需求。因为信贷融资来的资金需要债务人(借钱人)支付利息,所以债务人希望尽快完成资金周转支付并偿还银行,具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如下图。

不难发现,这样的循环是正反馈循环(正反馈上文已经介绍),循环的结果就是出现了所谓的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弯道超车,其实这并非奇迹,而是债务驱动型扭曲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放任发展只会导致债务规模激增,一旦中债危机爆发,债务人债权人都是受害者(上文已经讲过)。发展本身没有问题,举债发展(信贷发展)则有问题,更可怕的是当电子支付普及,大规模消费者也通过举债发展、举债消费(花呗、京东白条),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这样做,意味着每个社会成员身上都担负着风险。除此之外,社会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导致庞大规模的消费者信贷掠夺了社会普通的消费市场(当一个家庭借贷购买房产,必然导致其日常支出缩减)。

结语

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 | 从货币起源到中国金融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