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拾遗七

时间:

  2018年10月24日(周三)上午第一节课

地点:

  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六8班教室

学习内容:

比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例7.例8)

学习对象:

    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六8班全体学生

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围绕“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讨论交流。

  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在充分的预习,以及对于例题1的交流后,学生对于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已经能表达,但要把他们完整地整理出来,还需要时间。

    小组交流后,各组表现都很踊跃,我请他们把各自的想法展示出来:

各组展示

    经过几分钟的忙碌,各组成果新鲜出炉:

  在讨论分析阶段,孩子们都选择“等于”来描述三者之间的联系,我没有急着修改,等孩子们对于三者之间的联系理清后,我追问:既然分数、除法、比都相等了,为什么学了除法、分数,还要学比呢?

  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强词夺理了,而是:“肯定有区别啊!”“那区别是什么呢?”能说它们等于吗?换个词,一般说:相当于!

    各组沉默了十几秒。我试着问:需要小组里面交流下吗?

    齐答:需要!

    小组热烈交流后,孩子们有了些意识,但在表达时似乎不太完整,提到了除法是作为计算方法的存在,分数表示把单 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也有学生提到了分数表示几分之几,还有学生提到分数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比如一段路有2/3米等等……

      虽然孩子们的表述并不完整,对于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概括得也不完全,但在他们的讨论交流中,已经对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差异有了认知,相信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体会的。

教学反思:

      知识建构的数学课堂,关键在于学生的深度参与。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成为学生深度参与的前提。

      何谓好的问题情境?

    首先应与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探究中去,才能获得有意义的数学发展。对“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正是在对“比的意义”的理解上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作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值得学生讨论和研究。

      其次,好的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提出问题是开展问题研究的开端。好的问题就隐含在学生学习交流过程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好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这些看似无意的问题,学生接纳程度高,在解决过程中能够保持持久的参与热情,这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

      再次,好的问题应与知识基础密切相关,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程度的理解,取得各自的收获,并能够更大范围内,围绕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和交流。对“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预习,以及例题的交流,已经能够表述,尽管有些小组交流时有欠缺,有不足,但通过讨论都可以完整起来。但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需要跳一跳,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需要组内讨论,还需要全班再思考,或许也不能完全确定,在此以后,教师再发挥其主导作用,将课堂引入深刻,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数学内容的本质才能把握到位,强烈的求知欲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思维品质。

      我认为,凸显数学内容本质,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深度参与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拾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