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 庆幸还有一些人,尊崇着英雄主义

生活远比电影深刻,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可以过审。

《我不是药神》的故事原型是根据“陆勇案”真实改编的。一个身患慢粒白血病的病人,因为从印度为其他病人代购治疗病痛的仿制药,而成了传说中的“药侠”,一个触犯了法律最终却又得到了法律宽恕的人。

观影结束后,所有人一反常态的沉默。也许沉默,是最能体现此刻复杂的内心了。徐峥饰演的“程勇”前半生无疑是个“loser”.打老婆、卖印度神油(壮阳药)、有个瘫痪在床的父亲,到后来甚至把唯一的儿子也送出国给前妻。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吕受益(王传君饰)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4万一瓶的高昂药费早已拖垮了他的家庭。他找到了程勇,让程勇帮忙带印度版“格列宁”。相同的药效,价格却不及瑞士正版价的十分之一。

程勇因为利益的驱使开始了他的“带药”生涯。当那个戴着金链子的印度老板问他“你想当救世主吗?”程勇的回答是“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命就是钱!”

对于一些人来说,命和钱是被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东西。

程勇因此赚了大把的钱。就算他知道印度版格列宁是“假药”,他这么做违法,但他还是在金钱的诱惑下越陷越深。直到张长林的(王砚辉)出现,程勇开始害怕起来,他害怕自己会坐牢,他放弃了这座金山,任黑心的张长林榨取病人们最后的一丝价值。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也同时间接放弃了很多人的命,包括老吕。电影的转折也由此开始,程勇、牧师、黄毛、思慧、老吕,他们的火锅宴也是他们的分手宴。三个慢粒白血病患者和思慧(有个白血病女儿)以及程勇(二道医药贩子)他们共同建立的乌托邦由此瓦解。

再见,程勇已是成功的小老板。而老吕,因为买不起药已经备受摧残。在目睹了老吕没钱吃药的遭遇之后,程勇毅然决定重操旧业,分文不取地从印度代购仿制药救助病人,最后甚至不惜自己倒贴。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面前,他成了舍己救人普渡众生的“中国药神”。

看完这部电影,由此引发的几个思考。

版权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一边是真的可以治病救人的低价版印度格列宁,一边是经过科研人员耗费数十年、耗资数十亿研发出来的高价正版瑞士格列宁,医药公司在研发新药中付出的投资是巨大的,如果最终研发出来的药不受版权保护,轻易就被仿制,那对这些致力于研发新药、治病救人的医药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的本意也是治病,他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疾病都能被攻克。

但是,正版药物的昂贵催生了印度仿制药的诞生。研发是一回事,病人能不能吃的起是另外一回事。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引发人的思考: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保护知识产品重要?或者还有更深层的,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尴尬的现象存在?我们尊重知识产品,但是我们也想活命!好在影片最后,国家通过医药改革,格列宁已进入医保报销名列,也算皆大欢喜。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追寻的英雄主义

虽然个人英雄主义在近几年中已成为似褒似贬的中性词,生活中也不乏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社会需要英雄,我们也崇尚英雄,我们需要英雄去颠覆一些事情,需要英雄去影响去改变一些现象。

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张长林在知道程勇以500块的价格出售药品后说的一句话:“兄弟,这世上就一种病,你永远也治不了,那就是穷病!”在一切以利益为中心的张长林眼中,程勇是在呈匹夫之勇,就算他只卖500块钱,他还是救不了他们。因为他们很穷,他们穷的可以拖垮一切,他们的穷病根本无药可救。可程勇在明知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代购救人,甚至倒贴钱。

程勇无意做英雄,但他最后做成了英雄。他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病人更多一些希望,但最后因为他的案件,这个群体开始被关注,这个现象也引发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思考。你看,只要你真心实意的想做一些事,总会影响到什么。

法不容情,法大于情

影片中的几句台词也是格外扎心:“四万块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我不想死,我想活着。”“他才20岁,他只想活着,他有什么罪!”有些人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当法律遇上人性,遇上赤裸裸的生存或者死亡,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活远比电影复杂一百倍。好在影片的结果最终酌情考虑判了程勇5年。

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怎么过审的,也无暇顾及。从来没有一个电影能真正一举改变国家,但《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无疑是国产电影的一大进步,在整个电影电视圈被一种“娱乐至死”的奇怪氛围包裹时,这样一部影片能引起大众的关注、思考,已实属难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 庆幸还有一些人,尊崇着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