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是捏造出来的,你信吗?一个有趣的故事,瞬间揭开“发怒”的真相

假如你是一位年轻男士,在酒店进餐,一位男性服务员,不小心将茶水溅在你身上,

你会忍住不发怒吗?多数情况下,你会勃然大怒,大声训斥那名服务员。

假如,这位倒茶的服务员是个漂亮女士,请问,你还会大发雷霆吗?

我们的情绪,常常被愤怒所绑架。


有时还会听到荒唐的解释:“别憋着,发泄出去,会好受点。”

我们是不是忘记了?

墨菲定律中,讲到的那位父亲,大清早不经意的发怒,导致一家人过糟糕的一天。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心理学家阿德勒明确指出: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很烧脑的观点,不是吗?

生活中,有个妙招,有效地掌控了“发怒”开关------“当感知怒气即将爆发时,先延缓3秒钟”。

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让怒气在胸口停留3秒钟时间。

看看是否能压下去,压下去便是最好,实在压不下去,那也可以试着控制一下火候。

但更有趣的是,这道“怒气”开关,直观而生动地诠释了阿德勒心理学提倡的“目的论”,

用“目的论”解释人为什么要“发怒”,再好不过的答案。

人们发怒,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达到大发雷霆的效果而制造怒气,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生涩,说简单点儿,就是,人想发泄情绪,所以特意制造了愤怒的感情举动。

3秒钟”发怒“开关,控制的不是我们的情绪,而是控制预先设定的目的。

这样讲,我们觉得还有点儿懵,没关系,我们接着往下捋。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有一项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得到重视。

我们发怒,无非就是寻求得到大家的重视。

当人们受到委屈或被侵犯时,人类自我防御的本能,开始发挥作用,主导情绪,去做两件事:一是极力保护自己;二是寻求帮助(得到重视)。

举个例子:我和爱人正在争吵,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我拿起手机,来电显示是我母亲打来的,我接听电话,虽然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我会关切备至的语气,跟母亲通完话,接着又继续跟爱人争吵,想吵出胜负似的。

这个例子,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习以为常的生活写照。

我们还会认为,愤怒是不可控、突然发作、瞬间爆发的感情吗?

显而易见,“发怒”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所谓的”发怒“,其实是一种完全可控范围内的“手段”

为什么叫作“手段”呢?这也不是我臆造的词儿,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中提到的词儿,

为什么会这样定义的,想必,是为了凸显“目的”,达到人们某种需求或目的而设定的定义。

“发怒”都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心理需求目的,故意捏造出来的情绪表现,

为的就是达到自己预设的某个目的。

举个例子,你的孩子玩手机,影响学习成绩,这时,你会当着孩子的面,先进行开导,

如果开导起不了作用,你会假装生气,

进一步引起孩子的重视,如果,这样做,还达不到“不让玩手机”这个目的,

你或许会勃然大怒,大声训斥孩子,事态激化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

极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一句话,道尽了“发怒”的真面目------“一生气,就输了”。

我记得有本书的书叫《一生气,你就输了》,前几年,网上很流行一句话,叫“生气不如争气。

这是一句大实话,生气不如争气,也许是我们实现人生目的,最有效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怒”是捏造出来的,你信吗?一个有趣的故事,瞬间揭开“发怒”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