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问蛙,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04《艾子卷》笑话一则

《艾子杂说》传宋苏轼撰。共三十九则。

参考陶宗仪《说郛》卷三十四末及台湾天一出版社《东坡先生艾子杂说》。

《龙王问蛙》

艾子使于燕,燕王曰:“吾小国也,日为强秦所侵。贫无以供之,欲兴兵一战,又力弱不足拒敌。如之何则可?”

艾子曰,昔有龙王逢一蛙于海滨,相问讯。

后蛙问龙王曰:“王之居处何如?”王曰:“珠宫贝阙,翚飞璇题。”

(翚,色彩斑斓羽毛。飞,飞檐。璇题,玉饰的椽头)

龙复问汝居处何若,蛙曰:“绿苔碧草,清泉白石。”复问曰:“王之喜怒如何?”

龙曰:“吾喜则时降膏泽,令五谷丰稔,怒则先之暴风,次以震霆,继以飞电,使千里内寸草不留。”

龙问蛙曰:“汝喜怒何如?”曰:“吾喜则清风明月,一部鼓吹,怒则先以努眼,次以腹胀,后至于胀过而休。”

于是燕王有惭色。


本文的翻译单独写了一篇小说,后面会发。

连殳点评:

龙王掌风雷雨电,可谓强者。

蛤蟆居于绿苔碧草清泉白石之间也算是有情调。

高兴时便一部鼓吹,生气时就瞪眼,鼓肚子而至于晕了过去,此般无能真是既滑稽又可笑,令人忍俊不禁。

艾先生讽刺楚王瞻前顾后,什么好处都想占了,少了自知之明,实属不智。甚至不如那只蛤蟆,蛤蟆也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过是摇唇鼓舌,搬弄是非而已。

这只蛤蟆也只是庸夫之怒,作者写此篇笑话时想必也参考了唐雎和秦王的对话。

语出《战国策》第二十五卷魏策四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另,

网络上此类蛤蟆也颇多,在网上冲浪时总能听见这些烦人的蛤蟆叫。

呱呱呱,烦死人了。

不知道它们是被花钱请来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前者拿人钱替人办事,无可厚非,只是讨人厌,后者只单单的是蠢,蠢病,向来是无可救药的,只能等它自己清醒过来。

那些蛤蟆极尽攻讦之能事,想来是已经形成了一套如何快速煽风点火的理论。

蛤蟆们两军对垒,严阵以待。

呱呱呱,呱呱呱,吵起来了。

我竟也鬼迷心窍般的呱了一声,事后果然十分后悔,于是便删除了那声呱。

网络世界,在目前泼出去的水还是可以收回来的,不像蛤蟆,有过尾巴的黑历史是抹不掉的。

                                                                                       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五日,午后,连殳,时黄尘漫天,遮云蔽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龙王问蛙,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04《艾子卷》笑话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