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阅读之“宇宙中的地球”

一、内容梳理

1.先整体概括本节内容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太阳、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及其卫星和各类小天体组成太阳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星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正在逐步揭开宇宙的奥秘。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按照不同标准提出明确要求

【内容要求】:分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学习内容和内容要求等三栏。

【学业要求】:分学段和学业要求两栏。

【教学提示】:分为①教学策略建议

和②学习活动建议(观测—模拟实验—制作—项目研究)等两个部分。

二、印象最深刻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学提示】——学习活动建议——模拟实验和制作部分。如三下三单元第一课《仰望天空》一课中涉及到借助模拟实验展开探究“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上去差距多大小呢?”。

        在学习活动建议中,基于不同学段年龄特点、结合相应知识点特色,学习活动建议有不同的侧重点角度,比如观测、模拟实验、制作和项目学习等,适用于不同学段学生风格和学习方式,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三、以三下三单元第五课《月球—地球的卫星》一课为例。

      本课认识月球表面地形特征的时候,我是直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结合视频和图片中的月球正面、背面在圆圈中把月球表面地形特征用画图+批注的方式表示出来。

在阅读了新课标后get到一种简洁又有趣的方式去增强学生与知识点的互动——“用超轻粘土或泥土等制作月球表面模型,呈现平原、环形山等地形特征,了解月球表面概况”。就像新课标中说到的“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倡导以探究和实践维修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

        新课标不仅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也为我们老师梳理了很多关键应知应会的点,不仅让我们知道我们该会什么,还要教学生会什么,会学习,会探索,会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也是老师的学习,老师的学习何尝不也是学生的学习。

四、阅读页面附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阅读之“宇宙中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