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辗转难眠,浑身难受,我后悔忘记带绿巨人的抗过敏药。
迷迷糊糊中,不对啊,我带了,要不要现在爬起来吃一粒?
算了吧,起来又要重新启动一次入睡,麻烦滴很。
……真的睡不着,还是吃一粒药吧?糟糕,我忘记买水了!
没有睡好觉,对于我来说是重大翻车事故。昏头转向的不说,体力也很差。跑成都这一趟,最主要不就是为了今天来看三星堆吗?唉!
我有些懊恼,眼睛四处搜寻哪里有咖啡,我希望一大杯热美式可以转败为胜,我还想吃一块很久很久没有碰过的手指三明治,可惜眼前只有现磨豆浆和热包子开始营业。既来之则安之。我坐在包子旁边一边吃吃喝喝,一边听摊主成都话八卦新闻,巴适!
万幸的是,成都东站候车室里有星巴克。当我抱着一大杯烫手的咖啡上了高铁,打开小桌板,啊!世界是如此美好。
成都东是高铁站,在这里搭乘动车到广汉北,只需要十几分钟,嗖的一下就到了。
出了高铁站搭乘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三星堆博物馆大门口。远远望去,博物馆大门口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黑压压一大片,整装待发,做好了迎接客流高峰的准备。
我心里暗暗祈祷:不要爆棚啊~
出门前在微信公众号里找到了“三星堆”的官方语音导览介绍,需要支付一点费用才能听到完整版,不贵,讲得好。
戴上耳机,打开降噪功能,播放语音讲解,奇幻之旅,现在开始!
综合馆
时隔多日,坐在桌前写到这里,我仍然要赞美这个博物馆。不仅内部硬件设施挺好,而且展品的摆放、布局很有逻辑,实物与背景资料相结合,引人入胜,涨姿势。譬如这只大眼睛,实际是一个投影仪,下方是屏幕。初入博物馆的观众可以通过这个大屏幕了解三星堆被发现的历史。
右边墙壁上那些符号很像虫,没错,是蚕虫。它们都是同一个字,你仔细看,你一定能猜出来。
当天人流量果然很大,于是我在这里大多采用了博物馆官方高清照片。不过下面这张来源于我的手机。
每一个博物馆的陈设布局,都彰显着蓬勃的想象力和理性的思考。没有想象力,就没人爱看;没有理性思考,欠缺功力,令人质疑。优秀的博物馆总是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旁征博引,自由自在。
离开三星堆博物馆的引言部分,拐了一道弯,就进入第一篇章,陶器。
展厅正中间四个玻璃柜,按照时间顺序陈列着四个不同时期陶器。周围墙壁上介绍了和陶器匹配的考古发现。
说起陶器,陕西历史博物馆在疫情期间曾经有一次临时展览,彩陶主题。经过那一次熏陶洗礼,我才晓得因为陶器价格便宜,是老百姓日常真正使用的物件,民间手艺,研究起来更能说明不同时期的生活情况。不管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甚至远在伊朗的波斯,从陶器的质地、造型、纹样、颜色都可以研究出七七八八的学术成果。
看了很多博物馆,凡是涉及史前文明的,几乎都有陶器,都有这种三条腿的器皿。只不过有的是胖胖肥肥的大粗腿,有些是苗条笔直的大长腿,腿中间都是空的。
美术老师有时候会展览学生制作的手工,我常常觉得缺少场景布置,不够活色生香。例如这一组有了生龙活虎的农业劳动背景配合,大个头的陶罐,一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是用来装粮食的。
三星堆遗址最高的地方是夯土台,有建筑遗址,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判断,很有可能是古蜀国国王住的宫殿。看复原图的意思,好像已经有了内部楼梯。而且宫殿很大,很大,很大,有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
第一个正式展厅转完进入第二展厅,迎面是大屏幕。
同样是大屏幕但是这一面有所不同,它由平面和立面两部分组成,形成90度夹角。主要展示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推论、地形概貌、复原场景,最后引出两个祭祀坑。我站在大屏幕前站着呆呆的看了好几遍,因为实在是好看。
绝大多数企图向观众介绍地形概貌的展厅都会想到用沙盘,但是三星堆用的是大屏幕。就算想到用大屏幕的也不一定会想到用航空第一视角等等我也没法说明白的技术手段,把地理方位等事情说明白。总之,没有语音介绍,仅凭盘旋俯冲的视角和文字说明,就吸引着我轻而易举看明白了。
第二个展厅里主要展示的是玉器。
首先让大伙儿先开开眼界看看采玉的大石头。你看这块石头其中缺少的那一部分,就是被切割出去做玉器了。别问我是拿什么切的。
接下来一组玉器有不同的名字,中间的一组玉璧、玉瑗、玉环曾经给我留下极为深刻(恐怖)的印象,我在几个博物馆里都曾见过它们。这些玉器作为最高级的通神灵的物件,覆盖在人体的五官,躯体上往往穿着金缕玉衣,一种用金银丝线把一片片玉石、玛瑙串起来的衣服。
玉琮是方形,并不用覆盖在某一个器官上,而是类似一种启动装置,一个开关,或者是一枚类似今天的印章,都是我猜的。
有规模的历史博物馆几乎都少不了玉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玉器并不多,也许是因为地处北方,没有什么像样的玉矿石。三星堆里的玉器不多不少,出土最多最有名的是玉璋,就是下面这一组。
现在的蓝牙耳机都带有降噪功能,只要戴上耳机,就大大缓解了我对密集人群的恐惧症,但是看到举这样小旗子的人群,我还是会卸下耳机跟着人流听一会儿官方讲解员的声音,讲得真不错。
看到有这么多游客追随讲解员一路走来,津津有味的听每一件展品的讲解,而并不仅仅只是推着孩子学习,自己在一旁刷手机,真是让人感到振奋。果然一所好博物馆可以大大提升老百姓的学习力。
下面的展品是三星堆众多玉璋中最珍贵的一枚,因为上刻了极其精美的花纹、人形等各种图案。据分析是用锋利的石头等最粗糙的工具一点点錾刻而成。我是个很没有耐心的人,写这篇游记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每当看到这一类复杂工艺,或者几十万字的巨著,总会对自己一声叹息。
记不得哪位作家曾经说过,激发坚持写作的秘诀就是尽量在每次写到兴头上停笔。这样下一次一想起要动笔,顿时灵感四射,心流涌动,恨不得立刻扑过来奋笔疾书。可惜这个秘籍对我毫无用处,我总是越写越困。
下面一尊就是不可思议的青铜器大立人,他是国家规定不允许出国展览的展品,后面还有一棵不可思议的青铜树也是同样珍稀。
先来猜一猜这尊青铜大立人像有多高?
扑克脸上顶着高帽,硬生生拉高了三四十公分;五官完全符合三星堆特征,包括耳垂打的那个小孔;双手环状放在胸前,等一等,这里要说明一下,两只手握出的环形直径不一样大。
大立人青铜像下面有两块大屏幕,滚动播放两个动画,一个是关于猜测大立人环状手形到底是几个意思?猜测一:不拿任何物品,就是一个规范的仪式手形;猜测二:环形手握着一根大象牙;猜测三:两只环形手各握一枚玉琮;猜测四:握着一根金杖(这个不靠谱,金杖太细了)
大立人青铜像旁边还有一个屏幕详细介绍他的三层衣服,集“燕尾服”、V领中袖、单肩斜挎披挂于一体。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有关于青铜器制作的详细说明,有了这个基础再看墙上的流程图,文科生也很容易理解。说的简单一些,就是用便宜的陶土先做出一个内胆和大一码尺寸的外壳(类似俄罗斯套娃的概念),两个大小配套的陶土模具安装一起,中间会有一层空间,把青铜液咕咚咕咚倒入,冷却之后敲碎外面的陶土,就得到青铜器了。
各种祭祀用的青铜鼎等系列餐具礼器,按照这个制作工艺流程比较容易想明白,可是我始终没有弄清楚类似大立人这样浑圆立体的青铜器内部到底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内胆的陶土模具,是否容易取出来?我甚至觉得大立人这一类的青铜像应该是先用陶土做个内胆,借助内胆造出外壳,然后取出内胆,灌注青铜液(铜+铅+锡),冷却后,砸掉外壳即获得青铜立体造型。
下面这只青铜大公鸡,局部被抚摸的光滑可鉴,从下面的基座看,很有可能是权杖之类的顶端装饰物。不过,为什么用大公鸡呢?
接下来柜子里展示的一组就是玉璋、玉戈、玉璧的姊妹篇,青铜璋、青铜戈、青铜壁(还是带领的那种),总之就是各种创新实验产品。量虽不多,但足见举一反三的能力。
其中右边一组三个,分别放置有怀旧版酒器陶盉,以及一个由此演变后的升级版酒器青铜尊,考古学家给最右边的那一尊起名——龙虎尊。
李白曾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例如这龙虎尊,就有很多元素与长江、黄河流域的青铜器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不太可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应该是有所交流。包括玉器的制作,肯定也有和良渚玉器的互相模仿学习。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明白了青铜大立人肯定也是采用内范+外范的模具,先浇筑出局部零件,最后拼接一起成了一米七的身高。
这个展厅的青铜器就先看到这里,总体感觉和宝鸡青铜器风格完全不同。这里的青铜器大概都是女生设计的吧?完全不像北方那些锅碗瓢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一个文字。
接下来看金器。
这是一个黄金面具,从尺寸上看,肯定不是戴在真人脸上,应该是戴在类似青铜大立人的脸上。黄金,自远古时期,就已经被定义为贵重稀有的金属,人们很早就学会提炼黄金纯度的技术。
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最早的文明都有使用面具的文化印记。三星堆的黄金面具背景,是一些世界各地关于黄金面具的历史资料。我印象最深的面具有三种,一种是来自于藏戏,一种在威尼斯的店铺,还有一种是埃及法老木乃伊,可能只有最后一种有点含金量。
黄金面具看完就是今天的又一个高潮重头戏——金杖。
出发之前我搜索国宝会说话的三星堆系列节目,看到一个真人表演的舞台短剧,演的就是这根金杖的故事。故事情节让我看,那不就是莎士比亚经典爱情悲剧罗比欧与朱丽叶的翻版吗?不过最后的结局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热热闹闹大团圆。
剧情大意,鱼部落和鸟部落的一对相亲相爱不能联姻的男女,以死殉情,最又奇迹复活。其中这根刻有精美图案(一箭串鱼、鸟)的金杖就是剧中的重要道具。
金杖纯度很高,錾纹精美,设计有品味有内涵,文化层次远超今天的真人秀舞台剧。鉴定完毕!
走到这里,就到了三星堆综合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此时此刻我已经腰酸背痛腿抽筋,显然那个大杯美式的能量已经耗尽。我很累,我迫切的想找个座位歇歇。然而,没有。怎么办呢?
穿过最后一个展厅的各种展品,我直接找到综合馆出口,透过出口的小门看到外面的绿荫大树下有不少休息地,可是两个出口都有看门人,很明显,意思就是一旦从这里出去,就不可能原路返回。如果从入口重新扫码进入,万一被拒,哎呦,这个风险比较大。而且那么多游客排队进入,当着众人面解释半天实在难为情。我只好放弃这个念头。
我决定就近找个没人的地方席地坐一会儿,已经实在受不了啦!
展厅里的地面是不敢随便坐的,估计很快就会被工作人员批评,于是我很容易寻找到通往卫生间的通道,嘿嘿!这里已经有三两个坐在地上刷手机快乐玩耍的年轻人,+1 。
十五分钟后,再次出发——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的官方形象照见下图,更像现代奢侈品商城里艺术家们的作品。透着那么一股神秘莫测、高深莫测、智慧莫测的意思来;即使在我的手机里,拍摄出来的效果,也依然流露出贵族气质。
每一根树枝上都套着难以理解的托盘,树枝末端开出一朵诡异的花(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昂扬在上的花瓣上站立着一只青铜神鸟,瞪着眼睛,骄傲的仰着比例大的吓人的弯嘴巴,这张嘴,还有爪子,看起来都很有力气。
三星堆为什么有这么多青铜神树(已经出土八棵)?而且体量这么大?而且上面站了这么多鸟?而且,,,,它们都在干啥?
展厅里有一段动画视频,讲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暗示游客也许这些神鸟,就是当年轮流托着太阳上班的公务员;展厅墙壁上还有《山海经》记载,暗示游客也许这棵神树,就是传说中通天高的扶桑树。
前两年家里装修,原本计划贴壁纸或者壁布,结果到了大卖场,我被那种难以描述的气味吓跑,果断决定改用硅藻泥墙面,就是下图这种墙面效果,漂亮!
神树下面盘踞着一条龙,难道夏商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龙蟠虎踞最威武的意识萌芽?这条龙脑袋上顶着长长的龙须不是龙须面,有锋利的牙齿紧紧咬合;有圆溜溜的大眼睛瞪,一看就是正在用劲;有如同麻绳一样细长的身体向上盘旋,,,,,可惜一半断了。真可惜!
三星堆里一共发现大大小小共八棵神树,综合馆展出了两棵,上面是最大的一棵,下面是略小的一棵。
大小两棵神树看完,这个展厅也就差不多结束了,旁边都是一些七七八八的小挂件,看完之后,让人不由感叹古蜀国的青铜器设计师走的是古灵精怪的创作思路,总舵主肯定是女生(我猜的)!
参观过程中,钟爸爸遥控指挥我:“怡华,多拍点视频给我,尤其是摇钱树!”
我勒个天!我这才想起来,我爸妈曾经来过这个博物馆。
终于吃力的写完三星堆综合馆的参观记,没想到竟然写了这么久。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是回顾写下来,记忆还算颇为犹新。
看看手机里的照片资料还有一大堆没有用,都是三星堆下一个青铜器专项展馆的,到底要不要继续写下去呢?
我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