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生而为人,孤独才是常态

昨晚前往朗园听了一场刘震云和史航的对谈,主题自然离不开刘震云的代表作《一句顶一万句》。因为这本小说的主题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有关,所以现场就有朋友问道:如果一辈子都碰不到能够说得上心里话的人,怎么办?

话音刚落,现场的朋友们都笑了。我已经不记得刘震云老师是如何解答这一疑惑的,只是对这个问题深有感慨,所以随性记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觉得世界上没有人理解自己,心中有话却不知对谁说起,微信上成百上千个好友,却不过是点赞之交,偶尔莫名产生一种淡淡的失落感,甚至孤独感?

如果你的答案是“没错”,那么恭喜你已经迈入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群行列,也就是说你从身边随手抓个人问问,都可以找到同类。

从这一角度看,你觉得自己孤独吗?也许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和你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所以你心头那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寥之感应该也可以消减大半吧。

因此,你得承认孤独其实是一种人生常态,它不是你家院子里独有的玫瑰,而是每家每户心里头的那棵杂草。当你认清了这一点,很多无解的情绪问题都可以被抛掷脑后了,毕竟杂草拔不尽,倒不如当它不存在。

如果你认清了这一点,可是夜半时分,凝视着照壁孤灯,心头依然觉得难以释怀,又该怎么办呢?

心灵鸡汤会告诉你,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应该努力学习新技能,努力自我提升,当你足够强大了,“孤独”这种词在你眼中如同“粪土”,而且你足够优秀了,也自然会遇到与你灵魂共振的人,诸如此类。

突然想到,自己可能也写过这类文章,此时就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但其实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对,却又总觉得有种矫情而空泛的感觉,像是没有加调料的鸡汤。

面对孤独,真正的做法首先是接纳它,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很正常,而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是将这种疏离感推向极致。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作家查理德·耶茨就写过一本书《十一种孤独》,用简朴直白的行文描写了普通人的孤独、失落和绝望。在当代,王家卫的电影同样把这一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接纳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慢慢体会独处的乐趣。池莉曾说:“往往当人群渐渐消散,一个人则被渐渐充满。”

在独处之时,我们才有机会与真实的自己面对面谈心,才能放下身披的铠甲,也更能将思考的水井继续深挖,更不谈利用这种时光读书写作了。

一个人如果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不能建筑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也不必奢求寻到一个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人。

故而,学会接纳这种孤独感,并在将独处转化成一种探索与了解自身的方式,这才是人生的重要一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生而为人,孤独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