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至何处 琢磨始自知——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路径初探

克拉玛依市第五中学    李琰

      任何的教育教学的变革,首先必须是理论上的观念上的变化,我们在学习新课标,在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就要先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这点上来说,我想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

      如今的我们不仅面临着教学的变化,在新疆这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我们还面临着一个班各族学生比例参半的情况,尤其是高中的学生中,还要相关一部分学生在高中以前从未接触过语文,只是上了汉语这些基本的教育,在高中阶段直接接触了高中课程,他们在班里形成了两级分化,所以只有教师自己能够学有所用,胸有成竹,才能带领各个层次的学生做好高中的学习。

      要面对变化的学生和教育改革,我们可以有多重的方法。如聆听专家的讲座,接受新的理念,这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深入课堂,观摩一线教师的讲课,这是认识事物的过程;甚至是素质拓展,体察本地的文化风情,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将这些东西整理,思考,内化,都可以贯穿在我们的教学或者生活中:接受新理念,更新我们的思想,缜密精细的制定计划,才能为更新学生的思想做准备;观摩各个学段的课程,真正深入课程,才能思考我们的优势和差距在什么地方,真正做到为我所用;素质拓展、体察民风,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什么事物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加深刻的体悟其中的奥秘,只有自己体悟到了,讲解起来才更真实,没有直接经验的学生才能从你的深刻理解中体悟几分他不熟悉或不知道的东西,教学便是如此。

      以上的过程,如果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我觉得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是最为合适的。知行合一,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含义。而我要说的是知行合一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将知晓的理论精华和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的行动结合起来,即“习”与“行”的结合。

      开始的部分,我们已经先来说了说知的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行的部分。现如今,大大小小的讲座,课程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素养,首先要自我学习,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从这个角度说,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要明确如何培养教师和如何上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这两个方面的答案,即从教学者和学习者两个视角,深刻了解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

      从教学者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注重个人的成长,针对个人特点,制定好可操作的前期计划。其实自己对自己是最为了解的,所以个人发展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空谈,更应该付诸于实践,将表上的文字变成实际的行动。这个时候,我们的实践学习不要纠结于学习了哪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因为理论总是可以不断复习不断巩固的,而能做好实实在在的事情,即“行”的部分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我们首先要顺畅而又精彩地讲一堂让学生有收获的,不说废话的课。先做起来最重要。不过新课程下,我们的教师也可以并且需要适度的模仿,模仿走在改革第一线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有了模仿才能有思考,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不断调整、磨合、修改,才能有自己的特色,有最合适自己的那套“模具”,所以我们说培养青年教师同一节课要上两次,因为改变就在第二节课上;培养有特色的新课程下的“新教师”也可以如此。

      许多时候,我们的理念都很先进,但是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东西出来,理念永远是理念,实施永远是在口头上。会做、并且做到这才是思想的成熟,思想的成熟才能推动个人的前进成长。拟定方案、经验学习、解读文本、上课反思、课例写作、观点分享,我们的教师看到这样简洁易行的方式,一定想要去尝试的,谁会拒绝让自己进步呢。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技术能力就在课堂的一招一式上。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教什么”的环节显露出其重要性。我们自己读并且读懂很容易,但如何将读的东西讲出来还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有两个方面要注意。一是“显性内容”,即我们上课的时候的课文内容,以及需要学生了解甚至掌握的知识。这些“显性内容”在教师的头脑中要形成一个体系,连贯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这样才能形成表层连贯,不论在课堂上点拨也好、讲解也好、甚至导学提问,都能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理解、接收信息也就更加顺畅,获得感更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背后的功夫不可忽视。这就是所谓的“隐形意脉”。

      “隐形意脉”的形成是要在课堂之外的,这是要求教学者追寻作者“潜在意脉”变化,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的多元性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那么教师不断的积累和深入细致的思考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思维内化的过程中,教师的理解力得到了培养,对教材的处理也就基本形成了。因此我们说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是什么?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

      以上这些其实与学生的课堂上的需求和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本质需求是一脉相承。我们在思考、实践、不断改变处理教材都是透过学生的课堂思维,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了解要解读的文本是什么样子的,但不论怎样,都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目的,按照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将对文本解读的信息,进行适度的加工、重组,选择合适、有效的路径,转化为教学路径的设计。”所以有效的教学都是相通的。

      从学习者的角度,有一个概念我们要贯穿始终。这就是对学生的追问,与学生的对话。只有对话才能推进思考向前发展。这让我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这种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上还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也是在一问一答中,不断追问,找到有效教学的路径,才能带走文中的无数亮点,让教学相长,两者和谐统一。因此,通过不同的课堂,我们要让学生达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水平。虽然目前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还只集中于前两点,甚至于在一些较差程度的学生面前,我们还在做小学教师做的第一层次。长期的教学将我们变成了“匠人”;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也许我们可以慢慢走出误区,摸索着自己独特的教学之路。

      当然,除了理念的归纳,教学的实践,我们要不断完善,学生要不断进步,还离不开课题研究的指导。以前我们总以为,研究报告的体例是单一的,是模式化的,是生硬的,甚至更多的为个人利益服务的,但其实它也可以是多样的,生动的,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就像现在我所写的内容,可以说是我学习后的理论所得,也可以说是教学的一些经验之谈,或者说是我的感悟,其实这些都可以说是我对于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是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有一定的价值的,这点上说它就是有用的。研究课题或者撰写研究报告也是一样,只要你的研究方案设计的步骤、目标是明确的,并且是行之有效,是有收获的,那么不论外在形式如何,都会让你的研究成果大放异彩,甚至有时候变化多样的说明叙述还有可能锦上添花。也让我们的教学研究充满乐趣,让读者读起来妙趣横生,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理念支持,能够兼容并蓄,甚至到各具特色的学校听课评课,甚至同课异构,听评讲并行,将理念内化在具体的活动中,感知更直接,更清晰;可行性可操作性也就更强了。我们学然后知行,亲身的实践行动也就来了。

      深究至何处,琢磨始自知。期待能满载收获,回到起点,静下心来,成为新理念下教学探索中的一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究至何处 琢磨始自知——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