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东

  我知道很多人听到题目就立刻失去了兴趣。毕竟,中东太远,太飘渺,既没有明星八卦热闹,也不像各种课程缓解焦虑,谁会没事关心中东呢?但我还是想推荐一下这本书。一,它很难得;二,周轶君确实写得好。

  先说难得。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十分畅销,口碑也很好,豆瓣评分高达9.0。

  那是一本外国人书写中国的书。新鲜的视角,深入的观察,缜密的叙述,书中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熟视无睹的中国。令人大开眼界。

  正是从那本书开始,“非虚构”这个概念被提出,这几年,已陆续出版了不少佳作。

  所谓非虚构,除了不是虚构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散文。它们的作者往往有当记者的经验,注重观察、记录、事实和细节,抒情在这里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看见。但它又不同于新闻报道,它更柔软,更细密,更体己。

  一直以来,非虚构作品,都是外国作者为主。不是不好,但多少会缺少中国人自己的视角。

  周轶君的《走出中东》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空缺,她深入中东世界,走访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埃及、阿联酋、叙利亚、巴林、利比亚等国家,见证了“阿拉伯之春”之后的阿拉伯世界,记录了那片土地上的血与泪,爱与笑,战争与和平。

  周轶君笔下的中东,自然也是中国视角下的中东,因此,面对土耳其,我们更能感受到他们那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因为我们也经历过。

  虽然是遥远的中东,但关于改革,关于民主等议题的观察和讨论,无一不和中国遥遥呼应。

  再说周轶君的好。第一,是她的退隐。正如她在序言里所说的,这本书“讲述的并非各种变革的大道理,而是人的故事,是从个体命运与情感中,看到听到嗅到变革的姿态和味道。”不是不关注那些宏大的命题,而是将一切观念都落实到具体的人事上,这样才能看出某些观念和现实的矛盾,看到那些最真实甚至不可解的问题。

  在书中,周轶君写了很多人的故事,记录他们的观点,他们的话语,但她自己并不多发表意见,她只是追问,只是观察。我看到豆瓣读书上有些评论认为作者观点模糊,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她做得好的地方。这本书不是论文,作为战地国际女记者,周轶君让当地人自己说话,而不是用某些既有的观念去规范他们。

    所以,读着读着,这些国家的变革失败,让我们一次次逼问到底什么是民主?它有效吗?为什么有些地方民主让国家兴盛,而另外一些地方,反而越来越差?民主都是一种样貌吗?独裁者是否也可以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剧烈的变革,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等等。第二,是她的经验。这没有办法,关于中东,伊斯兰世界,中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周轶君了,她不仅在埃及留学,常年深入中东进行新闻报道,这一次,更是没有工作任务,辞职之后,重走了一遍中东。所以,在书中,有很多人物是有前后对应的。比如埃及的一个受访者,在革命时期非常热情,但是几年之后则变得消沉。她的朋友13个被打死,22个在监狱里,她自己的安全也受到威胁。事情并没有朝着好的一面发展。事情远比新闻里看到的要复杂。

  周轶君在书中说,“这些年,我见到中国读者对别国变革的品评,常以成败论。眼见楼塌了,扔下一两句冷嘲热讽背过脸去。然而在现场的不同角落,在对人物的反复采访中,我看到变革过程的复杂。”

  这不是课堂上的辩论,新闻里的报道,而是真正从战争、死亡中得来的经验。

    在信息如此流畅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反倒更容易变得狭隘、鼠目寸光,成天浸入在熟悉、轻松的内容里,不再探索、追问,只是点击、消费。

    通过《走出中东》,希望稍稍打开一点我们的视野。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大。也会更加理解和珍惜,现在的国泰民安是有多来之不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