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最近听了李善友混沌大学讲的“第一性原理”,有一种混沌将开的感觉。希望通过写这篇文章梳理理解一下。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凡是目光所及的范围内,用眼、耳、鼻、舌、身体验出来的一定不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我们逻辑推理的根基。常人的思维逻辑有两种:归纳法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目光可及的个案推出普遍性的结论,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象到抽象的逻辑。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因此任何来自于归纳法的认知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演绎法是从已知的知识推演出未知的知识,是从抽象再到抽象的逻辑。演绎法能够证明,但必须保证推演的前提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必须给演绎法找到一个自确定的推理元起点。这个元起点就是第一性原理。
归纳法可以得到一些具象模拟,演绎法可以得到一些抽象的思维模型,通过哲科思维的第一性原理是继续把它给抽象化,到一个系统最底层的那一条叫第一性原理,这三个层级是非常不一样的。
第一性原理建立在哲学的本体论之上,即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因此,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第一性原理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第一性原理是绝对普世通用的。
第一性原理的特点
首先第一性原理一定是因果分析的第一因。寻找第一性原理就是追本溯源,追究终极。
其次第一性原理一定符合简一律,世界在本源上一定是简单的。简单就是坚实和美。简一律不是在现象层面的减法,而是破除现象深入本质的除法。
最后,第一性原理为系统中合个元素的变化提供了动力因。
第一性原理的立与破
第一性原理是所有思维模型得以成立的原根据,它建立在一条或几条逻辑奇点之上。
逻辑奇点是一个系统中不证自明的事实或者更大系统的逻辑原理。
我们通过公理化的方法找出逻辑奇点,建立起第一性原理,也就建立起了自己的思维模型,这可以帮助我们打破经验边界。
同时第一性原理也限定了我们的思维边界。通过寻找新的逻辑奇点来解释原有奇点实现逻辑奇点的下移。我们可以打破第一性原理从而突破自身的思想边界。
第一性原理的立与破,就是我们不断突破边界,实现创新的关键。
我们人类文明是通过漫长的时间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在积累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那些存量也有很多不合理、低效率、甚至是荒唐透顶的东西。如果不能随时回到根本,就很容易把经验变成负担。重要的不是“第一性原理”本身,而是在奔向目标的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发现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论:公理化方法
1、先解决那些答案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2、利用基础数学运算能力。
3、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4、必须以跨学科的方式思考。
5、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lollapalooza效应。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创造思维模型
在商界有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原则,它分两步:
找到一个简单、基本的道理;
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第一步:发现或创建专业领域背后的模型。
业余的人看信息,专业的人看“套路”。高手都在反复研究套路,新手却总想走捷径。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围棋的定式是套路,编程的算法是套路。
第二步:刻意练习。
美国高水平橄榄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对内比赛,其他时间都是针对特殊动作的基础训练。
真正的成功=核心算法 × 大量重复动作。
重复的日常工作(几乎)绝无可能建立新的知识。练习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套路内化到大脑中去,让模型种在你心里。
如果是一个错误的模型,就会越练越错,所以第三步也必不可少。
第三步:及时反馈。
高水平运动员都有一个比他们水平差很多的教练,因为需要用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及时反馈。
切忌呆在舒适区做一只炫技的猴子。
应用第一性原理的案例
牛顿
第一性原理:万有引力
基石假设:引力/惯性
方法论:机械论
王东岳
第一性原理:递弱代偿原理
基石假设:相对论/熵增定律
方法论:逻辑变革
李善友
第一性原理:非连续性
基石假设:递弱代偿/逻辑变革
方法论:颠覆式创新
埃隆马斯克
第一性原理:物理学思维
基石假设:非连续性
方法论:大目标,从头算,十倍好
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 任何事情背后必有道理。
- 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哪些其他现象?
-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系统和边界,这一切都建立在自己的第一性原理之上,每个人都可以发动哲科思维,用公理化的方法建立自己的第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