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疑惑,父母应该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金钱观呢?

日常疑惑,父母应该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金钱观呢?

前几天,我给春亮老师讲了一个发生在我身上关于钱的小故事。其实是心理阴影,我过去从来不敢说出去。原文如下:

事情发生在我五六年级的时候,小时候我家里穷,没有零花钱。五六年级开始,老妈有时候早上忙,来不及做饭会给一块钱吃早饭。大部分时候被我用来吃饭了,少部分会存下来。一个学期下来我存了十多块。一直舍不得花,我妈很精明,心里有数。

不过那次正好赶上学校给一个学生捐款,我捐了几块,被闺蜜带着逛街,剩下的也花完了。

没过两天,我半夜里睡觉被我妈摇醒,让我拿十块钱出来,我爸烟瘾犯了,家里钱都垫在工程款里,没有钱。

我说我没有,我妈就威胁我恐吓我,说我自私,不肯把钱拿出来。

你能信吗?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我爸妈为了十块钱,像审犯人一样审问我大半个小时,逼哭了也不信我。不信我是真的没钱,只愿意相信我是不肯把钱交出来。从那以后,我就非常没有安全感。

后来我爸还是吸到烟了,小卖铺老板赊账的。

我初中开始住校,每个星期生活费50块。我为了下次我爸妈找我要钱时,我有钱,不至于被审问。每个星期都会存一半放身上。

一开始存的钱,过一段时间就会让我妈知道,然后给她了。

其实,我两个弟弟从小就比我零花钱多很多。而且他们会经常主要跟我爸要,我爸一开心就会给钱。很多时候,我就站在旁边,我爸也不会给我。

这是第一个关于钱的故事,而这种威胁的场景伴随了我整个学生生涯。只不过后来每次开口的钱都比十块要多很多。

春亮老师说:“璐璐,你那时候肯定很受伤,父母为了钱跟小孩要了半小时,告知给孩子什么?钱比孩子重要,钱很重要,老爸吸烟比孩子重要。”

我说:“现在比小时候还受伤,因为我都毕业了,还拿之前那套对我。日常怀疑我不是亲生的。我姐从小就说我不讨喜。可能只是家人缘浅吧,我在外面挺受欢迎的。”

我问春亮老师:“正常的家庭,传递给孩子的金钱观应该是什么?”

春亮老师的答案是,没有贫穷感,以及努力工作才有收入。最重要的是传递金钱是一种力量,可以做自己想做的。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评论区欢迎留言。

我是王璐璐,我在人间讲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疑惑,父母应该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金钱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