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超越在线课程——疫情之下高校在线教育的突破

“ 

2月教育部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促各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使得在线教育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并迭代发展。这一前所未有的线上教育社会实验正将中国在线教育引入2.0时代的成熟阶段,甚至催化出3.0时代的一些雏形和探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终身学习实验室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斌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成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超越在线课程:疫情之下高校在线教育的突破》一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新冠疫情下的高校在线教育,他们有怎样的最新观察和思考!

作者 | 杨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黄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以《超越在线课程:疫情之下高校在线教育的突破》为题,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8期

新冠疫情使得各高校师生无法正常返校,但也在逆境中催化了在线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2月教育部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促各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使得在线教育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并迭代发展。这一前所未有的线上教育社会实验正将中国在线教育引入2.0时代的成熟阶段,甚至催化出3.0时代的一些雏形和探索

虽然也面临着仓促上线、良莠不齐等问题,但我们认为此次疫情中各高校积极搭建“虚拟大学”,在线上开展各种课内以及课外教育活动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突破,尤其是探索了“在线教学”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为广泛地实现着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社群建构和身份认同等教育理念和目标

在线教育3.0时代的初探

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教育实践或许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时代:在线教育1.0时代又可以称为“录播课”时代,将录好的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学习。1.0时代以一些传统的培训机构为代表,关注教学内容。

在线教育2.0时代可谓是“在线教学”的时代,有赖于直播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网络课堂/教室中实时向学生授课,辅以屏幕共享、聊天室、在线答题投票等线上授课功能,充分弥补了1.0时代缺乏师生互动的问题。

借助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2.0时代除了增强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也可以进一步因材施教加强对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效果检测和巩固。2.0时代的参与者除了是教育机构以外,通常还都有较强的科技背景,除了教学内容以外还更为关注教学形式的优化,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

疫情之下,通过在线会议软件、在线教学系统、辅以微信群完成课下联络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线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成熟。

互联网+教育的3.0时代则需涉及更为深刻的“范式转移”,是更为接近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教育”时代。“在线教育”和“在线教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的丰富度却差之千里。

对于1.0时代(“录播课”)和2.0时代(“在线教学”)的互联网+教育,往往只能实现也只侧重于实现“知识传授”的教育目标。而教育的本质不只是“知识传授”,还包含“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社群建构”以及“身份认同”等丰富的育人理念

互联网+教育的3.0时代需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教育实践能否在传递知识之外,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人际社群形成、能力价值塑造、身份认同提升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目标?

深入观察此次疫情之下各高校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教育实践,一些在线课程教学之外的超越知识传授的在线教育新尝试已经出现,值得关注并发人深思

清华大学备战在线教学(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线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并举

此前一些教育者对互联网+教育的主要质疑在于认为互联网可以较好(甚至是更好)地实现以课程为主、传授知识等“硬学分”的教育要求,但对于课程之外的社群身份建构乃至能力价值塑造等“软学分”的教育目标则并不擅长。

因为这些潜移默化的育人过程需要学生在浸润式的校园环境中形成面对面的密切互动,需要对人对事相互激发启迪产生人际社会体验才能达成,而这也使得大学校园生活具有不可替代性。

然而这次特殊的疫情事件,迫使各高校不得不将所有教育环节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转移到网上进行,力求在互联网上实现大学特征和教育功能,构建起能够达成全面育人目标的“虚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

互联网+教育在此次疫情下的一个新突破在于,各高校不仅在进行线上教学等课程教授,也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外的线上学生活动

在线课程教学方面,高校积极探索各式各样的在线教学经验。

教师恪尽职守,想方设法提升在线教学效果,从调整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计,到积极尝试各种授课渠道和工具、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甚至一些有条件、有需要的教师还精心准备了多种“硬核”教学设备等等,以充分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

连日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杨铮开始探索居家工作环境的改造升级,亮出“十大神器”。(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学生刻苦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优良学风,尤其是各个高校也特别注意为家境较为困难的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的补助支持,一些国际学生也都克服时差等问题“通过互联网在覆盖全球的‘云课堂’上”如约赴课;

各高校职能部门也积极行动,从硬件方面的网络设施系统到软件方面的教学经验总结齐抓,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

一些高校在内有余力的情况下,还积极开设“克隆班”,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包括武汉地区高校在内的兄弟院校提供在线教学支持。

“水处理工程”课程“克隆班”第一课(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另外从在线课外活动方面来看,平时线下进行的体育比赛、党团班集体活动、兴趣类活动等,也都通过各种令人惊喜的方式在线上大力开展了起来,这是在线教育在此次疫情之下的一大突破和创新

在线课外活动在此次疫情中的显现和繁荣,离不开青年学生自身基于对互联网的熟悉和理解而主动创造的一系列尝试

作为出生即接触网络的“互联网原住民”,青年学生正在拥抱甚至是开创在线教育的范式转移,探索如何打造基于互联网线上活动而产生的独特人际社会体验

以某高校学生会组织的一系列“宅家充电”线上课外活动为例,在为期三周的活动周期内,既有名师讲座视频和明星通识课等线上教学内容的分享,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小时室内锻炼计划”、“班级体育大联盟之云战疫”、“水木清年读书计划”、“清晨朗读亭计划”、共同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直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类型。

一般而言,参与的学生在报名各项活动后会和其他报名者一起加到一个微信群中,形成一个交流社群;

一些活动会以参与者共同观看视频等形式进行(如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直播),对于新一代青年学生而言,视频配“弹幕”(指“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已经深入其心,有时看弹幕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看视频内容本身;

另一些活动则采用“打卡”(指定期签到汇报自己的某项公开宣誓和承诺)的形式进行(如“一小时室内锻炼计 划”、“水木清年读书计划”、“清晨朗读亭计划”),参与者定期上传能够证明自己参与了该活动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留作自身记录的同时也和其他参与者进行分享;

还有的活动加入“PK”(泛指对决和挑战)的元素(如“班级体育大联盟之云战疫”),参与者在网上分别展示,随后一般会由其他更多线上观众进行评选和投票,最终选出获胜者。

在该学生会组织的系列活动中,除了个人参与的活动,还设计了一些强调集体参与、集体接力的活动(如“班级体育大联盟之云战疫”),这一举措也使得线上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成为可能。

在各类线上课外活动教育实践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为“弹幕”、“打卡”和“PK”等,这些属于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青年学生的“互联网style”实际上构建起他们真实而密切的人际社会体验,这是突破“互联网移民”对网络的固有理解和认识的方面。

弹幕在一定的时间内并行展示大量个性化的评价信息,甚至实现线下面对面沟通无法做到的多人同时交流、信息同步获取,这背后体现的是表达、分享、去中心等互联网精神;

打卡更是成为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一种既记录自身生活、留下个人成长痕迹,又和他人分享收获、获取他人认可和赞赏的重要方式,这背后也根植着信息时代的“量化”(Quantify)思维;

PK的含义丰富且随语境多变,既体现了一种人际互动的形式,但又不见得像对决和竞争般具有攻击性,还包括了开放、平等、试错等互联网精神。

这些线上课外活动所采取的“互联网style”可以支撑起丰富的人际社会体验,让当代青年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和他人的密切互动,以及受到他人观点灵感的激发启迪,从而获得知识以外的更为丰富的教育体验和收获。

由此可见,本次疫情促使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把全部培养环节搬到线上以实现其教育目标,而要真正构建起“虚拟大学”全面丰富的线上教育,那些仅仅将课程平移到网上、认为把线上课程上够了就算达标了、将在线教育等同于在线教学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远远不够的,“‘停课不停学’不只是单纯的上网课”

完备的虚拟大学线上教育,除了线上课程教习以外,还必须要充分结合课外的师生间、生生间、甚至是学生与更广泛的社会大众之间在网络上进行的丰富的互动与成长。

可喜的是,在各高校教师员工的全力以赴和倾囊相授下,在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这代青年学生的积极创造和推动下,此次疫情中的网络虚拟大学兼具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教育实践新尝试,正在颠覆认为互联网+教育不便进行知识传授之外的教育内容的论断,为推动在线教育实现3.0时代的范式转移提供了启迪

清华大学学生参与“云上打卡”活动的截图(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的突破与贡献

疫情之下各高校全力推动在线教育的课内课程和课外活动齐抓并举、百花齐放,在进一步优化普及在线教学、完成知识传授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也已经演进发展出了对学生能力提升、社群建构、身份认同乃至价值塑造等更为丰富的教育目标的突破和贡献,值得我们深入观察和关注

疫情中的在线教育通过强化敦促学生形成在线学习、持续学习、自主学习等习惯,具有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贡献潜力。于大学生而言,自主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在线教育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组织能力的极大考验,也起到对此类学习能力的强化和锻炼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次疫情期间,已经有一些证据显示大学生能够适应在线教育的要求,锻炼出更强的自律性

以某高校为例,在线课程平均出席率达到95.5%,59.4%的课堂到课率达到100%,这一出勤效果甚至优于线下学习的情况。

另外一些新颖的在线课外活动也在推动和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如学生自组织的“笔记大PK”活动,在该活动中同学们上传投稿了几百份在线学习过程中记录的笔记,这些笔记结合电子教材和教师ppt内容、梳理课程核心知识点和呈现逻辑、以及融入学生自身的思考和课程讨论的启迪,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笔记大PK” 集中展示的在线学习成果,记录的是知识,凸显的是学习能力和学风精神。

此外,对于担心学生能否持续学习等问题,“互联网原住民”青年们也正在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日常打卡和朋辈监督,这些实践也许会对线上教育可以如何加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疫情中的在线教育通过大规模实时交互的师生互动和朋辈陪伴的生生交流,构建起具有物理距离(Physical distance)但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反而更近的网上人际社群,扭转了一直以来对在线教育人际互动不足的诟病。

虽然线上教育教学不利于面对面的互动和沟通,但是此次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在人际社群互动的实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维度上,可谓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条件下还优于线下接触

在社群学习交流的实时性上,加载上弹幕的线上教学可以实现所有参与者的同时性意见表达,一些线上教学系统整合投票和在线答题功能,也可以实时用数据结果说话,帮助教师在课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掌握程度。

在课堂之外,克服了现场集结的物理屏障,依托便捷的线上会议系统,小组学习和开会讨论甚至更容易及时地召集和协调;

在社群学习交流的多样性上,观察此次疫情之下的线上教育,更多类型、更为多样的学习社群正在依托线上教育活动建立起来

一方面是师生交流日益增多,某高校数据显示疫情期间51个院系的874名教师开设了线上开放交流时间,力求在特殊时期与学生保持更多交流。

另一方面广泛的线上课外活动,也使得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便捷地建立起微信群等学习社区,突破传统课程社群的边界。各个高校也都推出了朋辈同学间共同观看一些精选视频并交流思想的丰富多彩的社群性课外活动,党团班集体性主题教育活动也在蓬勃开展,这些都为多种多样的线上人际社群建构提供了条件;

社群学习交流的开放性上,已有多项研究显示这一代在互联网环境中出生并成长的青年学生在网上交流反而更自在、更开放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张礼老师也谈到,“传统课堂学生们都‘不敢’提问,而在网络课堂,同学们通过微信群随时提问,老师们及时解答,所有的问题在大家面前一目了然,还能互相交流,促进大家独立思考。”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张礼和清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胡嘉仲线上授课中(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不少国家和组织提出人们要保持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然而反思和质疑的声音正在发出,世卫组织也认同使用保持社交距离这一表述是不当的。对于高校师生而言,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通过其人际社会交流的实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实则起到了保持物理距离(Physical distancing)要求下,缩短社交距离的重要作用。也正是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社群建构的达成,帮助了疫情下的师生更有力量共克时艰。

疫情中的在线教育提供契机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连接向广泛的社会群体之中,或可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思考自身的存在意义,以及和周遭社会环境的关系,建立起个人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孙宏斌老师的《能源互联网导论》课上,孙老师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学生通过互联网齐聚在一起,他们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开始了线上的第一课——“师生一起为病毒疫情中的亡者默哀一分钟”

“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课,师生一起为新冠疫情中的亡者默哀一分钟。(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在一场特别的疫情防控线上党组织生活会中,30余名党员学生连线正身在湖北武汉的党支部成员,了解了过去一段时间湖北人的真实经历和心态,体悟艰难中的乐观向上、限制中的主动而为。

各个高校学生志愿公益组织也积极行动,积极帮助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子女进行线上补习和辅导,尽己所能、为他人送去关爱。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以线上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式,实则提供给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思考、反省、成长的机会,帮助学生加深向内的剖析拷问,也向外将个人的命运和更宏大的历史社会过程结合在一起,重构或加强身份认同。

疫情中的在线教育本身,那些克服重重困难在线上和天南海北的师生共享屏幕、交流思想的每一分每一秒,也都提供了对学生价值塑造的最佳契机。古有西南联大“静坐听雨”,今有虚拟大学“绝不停学”。此次虚拟大学在线教育也推动着浸润在其中的师生,充分感受并且切身追寻尽己之责、自强不息的价值信念。

在清华大学的“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线上讲台上,清华校长邱勇院士援引梅贻琦先生的《致全体校友书》,以强调“延期开学不是不上课”,并充分阐释和传递了“教书育人是教师不可放弃的职责,学习成才是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的价值信念。

时隔80余载时空,两任清华校长在表达

和诠释着同一种精神:

前有1936年“夫国难维已至此,然吾人绝不可自坏其心理上之长城;大局虽不可知,然而吾人自己之职责,决不可放弃,万一不幸,本校亦当在此‘水木清华’园中,上其‘最后之一课’。国家虽弱,正气不可不存”;

今有“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对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都是一场艰巨的考验...也都应该担当一份责任。我相信清华人一定会不惧挑战,一定会经受住这场严峻的考验!...清华一向把教书育人看得最重...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困境里,清华师生始终坚持教学、坚持学习。”

面对疫情,选择排除万难全面性地铺开线上教育,并且不因为条件所限放弃对任何教育目标的追求,线下能做的想方设法在线上也要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这些疫情下全力推动线上教育的理念本身,也构成了对所有师生自强历练和价值塑造的最好契机

邱勇现场讲授(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此外,疫情之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以多种方式在线上生动开课,“疫情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是师生们静下来‘读’疫情、‘读’社会、‘读’自己的好时机”,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思考和精神境界。

在此次疫情的考验下,被迫全部“上线”的中国各高校迎难而上,在广大高校教师员工的全力以赴之下,在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学生自身的创造和参与之下,在线教育正在呈现出一些新的范式转移。

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并举,使得在线教育正在突破只重知识传授的桎梏,对能力提升、社群建构、身份认同乃至价值塑造等更为本质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也贡献了特殊的实践思路和实现可能

虽然在线教育仍存在很多的现实困难和短板不足,但在世界疫情形势仍未可知的艰难时刻,我们呼吁高等教育机构进一步审视和思考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呈现出的新面貌、涌现出的新尝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抓住疫情之下在线教育提供的各种契机,让更丰富更深入的教育理念通过互联网的助力得以推动和实现,让今天的所学所思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斌:超越在线课程——疫情之下高校在线教育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