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患与就医

一 看运气的学科

医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我从小就深受其吸引,家里有一套精美的医学丛书,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课外读物。像很多人小时候想象长大当科学家一样,成为一名医生也是我常有的想象。不过后来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还是放弃了医学方向而选择了光学物理方向。当然这中间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我自己想明白了一个事实:相比于物理与化学,医学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非常依赖于运气。

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任何优秀的发明与改良设计,无论在理论上推演有多完美,若不能经得起实验的认证就都是毫无意义的思维游戏。换句话说,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果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实验结果。对于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而言,研究的对象是稳定的客观实体,如果设备精密、操作严谨,那么实验的结果就是确定的,换一个人换一个地点做结果必然也是相同的。这样的研究主要难点就在于经费是否足以支撑所需的实验条件,如果研究内容价值足够大,理论足够正确,那就完全有机会取得突破。也就是说,这样的研究主要取决于研究者本身,确定性强,一个足够牛的人有大概率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比而言,医学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除了研究新药的方向之外(其实这个方向更像化学),医学研究的实验都非常依赖临床病例。用动物进行医学实验相当于用有限元等计算机仿真进行物理实验,虽然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持,但终究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本身。一个物理研究者,无论其研究方向如何,经费充足就总有办法获取实验所需的材料,但一个医学研究者,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个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临床病例。更何况,医学的对象是人类群体,个体之间千差万别,同一个病原体在不同人、不同时间阶段上的表现可能都不相同。因此一个医学方法的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很多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人的配合参与,对运气的依赖性很大。

二 医生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医生对患者拥有极大的权利,而这权利本身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医生的头顶,这就是医疗责任。当一名医生研究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而恰好有遇到一位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例时,无论他对自己的研究多么有信心,使用新方法都是需要极高的胆识的。绝大部分疾病都有现成的方案,即便是新出现的病症,也总有与之表现最接近的已知病症作为参考。那么对于医生而言,放弃现有方案使用新的研究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使用传统方法,无论治疗结果如何,医生本人已经“尽力”了,但如果使用新方法,就埋下了违反常规医疗流程的隐患,一旦病情没能好转甚至恶化,医疗事故的责任无处可躲。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收受红包、拿药品回扣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对医生这个群体的负面评价可谓铺天盖地。不可否认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事实,不过其中有一种观点值得拿出来讨论一下:XX医生当初自己(他母亲)生这个病时是用XXX治好的,到我这边就用这么贵的药,肯定是收了回扣,现在的医德真是沦丧。。。。

如果加入医疗责任这个维度来考虑,这种行为就容易理解一些了,医生也许并没有真的收回扣,这么做只是出于自保。通常情况下,同样疗效的药品中,更贵的往往成分纯度更高、选材更严格、对人体的副作用也更小,使用也更为安全。对安全的追求永无止境会导致制药成本也无限上升,但病人对药品价格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中,必然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由于病人个体身体素质、文化水平、生活节奏差异巨大,同时医生出于对医疗责任的敬畏,在选择药品时会更加注重安全性,考虑诸如病人中午不按时吃药晚上加倍补之类的情况,必然会使得药品最终市场的平衡点的药价比理论最优点要高,甚至高很多。但当医生给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看病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是医生对患者的了解更加全面,对患者完全遵循医嘱治疗更有把握;二是解除了医疗责任带来的顾虑,即便治疗真的出现了问题后果也相当于是患者在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就会更多考虑经济性,

选择更“冒进”的方法。很难想象陌生的患者对医生说您尽快放心治疗,出了任何问题我自己负责这样的场景,所以医生给普通患者开的药比个自己开的贵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

三 就医本身与治病同样重要

选择更贵的药品除了是医生的需求之外,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满足了部分患者(患者

家属)的潜在需求。

疾病从远古时期开始陪伴着人类,见证了人类的进化历程。一个患病的原始人很可能无法完成狩猎、逃避猛兽追捕等生存任务,要想活下来就必须依赖于同伴的照顾,这种感觉被刻在基因里一直延续至今,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希望在自己生病时身边有人照顾,害怕自己需要独自面对疾病。

具体到行动上就是表现出对身边亲人、朋友生病时的照顾,因为通常这种表现也是出自内心的,所以潜意识层面的动力容易被忽视。这种行为既是做给亲友看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生病时也能受到同样的照顾,也是做给社会看的,用来证明自己可靠有爱心,值得信赖。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患者得了癌症等绝症的时候,家属出于爱的名义不顾一切选择最好的医院、选择名气最大最德高望重(未必医术最好)的医生,用最贵的药,甚至不考虑化疗、手术给病人本身带来的额外痛苦也要给病人身上插满管子,对他们而言,大张旗鼓的就医这一行为本身就和治病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四 西医是理科,中医是文科

最后说一下我对于文科和理科的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内容丰富多彩,变化日新月异,文科和理科就是用不同的思维模式理解并影响着这个世界。

理科的思维方式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通过对世界的观察,运用统计分析、逻辑推理、假设求证等手段拨开变化的事物的表层,找到其中共有的稳定的规律,并合理使用这些规律反过来改造世界。各类工作、生活的技能的学习和提升用的通常都是理科思维。数理化等学科自不必多说,外语和体育在前期学习阶段主要运用的也是理科思维,因为一门语言的词汇、语法体系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前期的学习过程就是掌握这些规律并运用它进行正常的听说读写活动,而体育运动则是学习那些经过科学验证和时间积累的基础动作和技战术意识,并运用它们去赢得比赛。理科思维的特点是模块化和强反馈。理科研究内容是“不变”,因此在时间积累下研究成果会越来越丰富,门类越来越细致,同一个学科不同方向的学者可能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研究内容;同时,因为“不变”就有比较明确的测量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就比较容易看到自己水平的提升情况,反馈性强。

文科的思维方式是“让别人跟着我变”,关注的重点在于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变化的事物本身进行价值、情感分析,给出一套逻辑自洽的解释体系,历史、政治、哲学、法律等学科研究运用的就是文科思维。文科思维的特点是混合化和强认同。由于文科研究是基于研究者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对问题的看待视角,而看世界的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因而不同的学科会经常“串门”,衍生出地缘政治学、法律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与理科细分模块相反,文科研究喜欢站的更高,融合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式去碰撞出新的解释体系。非专业性课外书的阅读、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等就是在提升文科思维。文科思维提升的是人看问题、看世界的方式,这种提升的影响潜移默化,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反馈性弱,比如你看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并不知道对你究竟有什么具体的用处。同时由于文科研究内容是对世界的解释,

因此只要不违背客观事实和基本规律,就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所以判断文科研究水平的标准是他人的认同性,越是优秀的思想,就越能激发人们的认同,从而影响他人世界观与价值观,让别人跟着我的思想体系去改造世界。以前的我是标准的“理工男”,完全用理科思维看待认识世界,喜欢确定性和逻辑推理,这两年来我有意识在补充历史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就是为了补充用文科思维看问题的视角,虽然可能暂时看不出效果,但优秀的思想与认知模式总会在一定的时候给予重要的帮助。

通过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模式的不同再来看“中医和西医孰优孰劣”这个超级撕逼的辩论题,就会发现二者虽然都是立足于治病救人这同一个出发点,但看问题的角度和发展的趋势其实截然不同,事实上二者并不具有可比性。

西医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来寻找最大概率成立的病理与药理规律,是典型的理科思维模式。因此西医发展过程中,门类越分越细,从人体到科目到器官直至分子细胞层次,而西医治疗过程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找到身体局部异常现象,再根据具体表现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西医的确定性和反馈性也较强,绝大部分病症在治疗后都可以得到缓解,通常几个疗程的时间再配合自身免疫系统或病原体自限就可以恢复健康。所以即便是中医的支持者,在自己生病后第一反应往往还是看西医,因为通过就诊后疾病类型、程度以及能治疗到什么程度都比较有数。

中医的发展则表现出了文科思维的特性,喜欢从整体看问题。中医的望闻问切与其说是诊断手段不如说是看待病症的不同视角,在发现病症表现后也不会局限于症状本身,相反会更多综合考虑生活习惯、环境风水甚至阴阳五行等看起来“玄学”的因素而对疾病的形成给出一个解释体系,同时在时间维度上中医的视野范围也更加宽广,比如如何合理的调理从而预防疾病,即“上医治未病”。个人听闻的中医最经典的案例是“子病医母”(忘记典出何处了),讲的是一个哺乳期的婴儿生病了,医生诊断后认为问题出在乳汁上故给母亲开一药方,服用后孩子的病症消失了。这个案例最能充分展示中医的特点,其治疗方法已经不在西医的认知框架内了。但中医的文科特性也注定了在疗效方面的劣势,具体表现在:1.诊断过于依赖医生的主观判断,“同样的表现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导致”这本身很正确,但由于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因而治疗效果不稳定;2.缺少量化指标所以难于继承发展,名医就像思想家,常常断代,学问难以传承。

如果说西医像是物理学的话那中医就像是政治学,二者各具特色与优势,但无法直接比出个高下来。用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思想来批评中医不够科学就犹如批评中国没有照抄在美国成功的三权分立思想与制度;而用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抵制西医则犹如用孔孟之道伦理来抵制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这样无止境的争论其实毫无意义,只能反映出批评者自身视野的狭隘。让二者发挥自己的长处,相互补充才是更理性的选择,普通的疾病选择西医获取稳定的疗效,平时的保养以及跨系统的复杂疾病(其实有点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则可以发挥中医高瞻远瞩的宏观性视角的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医学、医患与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