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本是常态

孤独本是常态

序:谈起孤独,我们大多是抵触的态度,造成这一常态的原因有太多,无论是当今的影视作品中,还是时下的舆论大环境,大多都是将孤独与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作为文化信息的接收者,孤独渐渐地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也就与坏事划上等号。那么孤独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是怎样的,在这里我希望用尽量客观的角度去细细的剖析它。

在我这二十多年不算长的生命中,孤独一直是我的伴侣,它随着我的成长而成长。自上小学记事儿起,我就察觉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在那个应该只知道笑和哭的年纪,我却时常会有一种脱离的感觉,那是一种与周围隔绝的状态,纵使周围再过喧闹,或者说即便有再多的热闹,我仍然保持一种超然的感受,在那种状态里,我是绝对的自我,我把自己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球里,总之那是一种奇特的感受,到现在仍然无法将其描述的具体,可以说成:我在这个世界里,但我又不在这个世界里。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孤独有可能是天生的

不过这种状态在那个时候我却并没有把它当成自我的问题,而是在上了初中之后,它才成为我的苦恼,在那个时候我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觉得自己不合群,所以在生活中处处变得小心翼翼,唯恐让别人发现我的不一样。从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如大多数人一样,我对其避之不及,特别是在青春期那个不稳定的时间段里,那种状态更是让我极度头疼和苦恼,同样也是因为青春期的反叛和倔强,让我不愿意向任何人诉说,只愿意让它在自己心中独自发酵。不过,幸运的是它却并没有将我吞没,在怀疑和痛苦了一段时间后,它渐渐的被自己的接受,或者说是习惯更为确切,伴随着身体和自我价值观的成熟,那种状态在我上高中后终于变成我了我的一部分,其实它一直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只是接受了它,不过我仍然无法很好的驾驭它,就像重接的断肢永远无法使出全力。

其实在高中时代,也就是十七八岁年纪的时候,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个时候,年轻的人们开始第一次真正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但是不同时代的人他们思考的结果也绝对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九零后的一代人,不同于八零年代年轻人的纯真和梦想,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拥有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在相同年纪于八零年代的人来说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知识渠道,这就导致在相同年纪下我们这一代人要比八零后思想更成熟,按理说这应是好的事情,但是却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悲哀。一个人能创造的价值大小,取决于这个人在什么年纪被社会重新教育从而建立起更完整成熟的价值观。我们这代人的悲哀就在于过早的了解到社会的种种信息,但是由于只是通过各种间接途径而不是亲身体会的原因,建立起来的社会价值观是畸形的,不完整的。那么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相较于八零年代以及七零年代来说是缺乏生机的,八零年代在接受社会的洗礼后,人生的价值观是在社会的历练中成熟的,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是相对完善且适应的,而九零一代人就像过早成熟的果子,还没来得及充分发育就以定型成熟,这对人生未来的走向是极其不好的。当然也还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这个趋于完善的社会相较于过去,各种机会和机遇也变的极少,现在往往是狼多肉少,一个极小的工作岗位都会面临极大的竞争,所以在进入社会后,我们这一代人更容易产生失望之感,当失望大于期望后,那么孤独也就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更容易接触的状态。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这是百度百科上对于孤独的释义。而对于九零及零零后,孤独当有属于这一代人的解释。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孤独”与“消极”、“丧”是分不开的,甚至会在它们中间划上等号,但是不然,其实只要去稍微深究一下,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很容易得出他们是有区别的,但是那个概念却极度模糊,所以被混淆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孤独,我认为极有必要去将三者的概念分析清楚。下面我会列举较为官方的一些释义:

丧:“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以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这是百度百科对于丧文化的解释,我们从中总结出“丧”的概念是:一种沮丧、悲观的意识形态。

消极:意思是与“积极”相对,否定的;反面的;不利的;阻碍发展的。不求进取;消沉。

从这些表述中,我们似乎仍然无法很清晰的感受到三者的区别,这些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无法带给我们直观的感受,把它结合到自己的生活中时,我们似乎就可以摸到他们的大概轮廓。下面我会就纵向和横向两种角度进行比较。

从时间长度上来将,生活中的孤独是始终陪伴我的,它的时效性很长,并且会不断反复,当你在某段时间精神极度活跃时,孤独似乎会完全消失,但是在你精神热度冷却下来后,孤独感便会卷土重来,它会呈现出一种线性衰减的模式,在刚开始时是它的最高峰,而高峰过后,会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最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再谈“丧”:就我个人而言,丧的状态在生活中是有规律性的,跟女生的大姨妈有些类似,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它会逐渐的在大脑中形成一种习惯,周而复始,不过它每次的时间长度是较短的,一般会在一到三天的时间内;最后是“消极”:消极的状态相对于前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极度的不确定性,它更受生活中具体事件的影响,如丢工作、亲人病故等极度不好的事情发生后,我们往往会陷入消极的状态,而它的时效性也更受当事人个体的差异而差异,甚至时间以年为单位也不是不可能。

而从横向上来说,三者对人造成的影响大小也是不同的。我认为三者中可能造成伤害最大的是“消极”,相比于前两者的规律性和习惯性,“消极”的突发性会让当事人更难以接受当下的客观事实,会让当事人更容易做出不可估计的错事,且其极不稳定的时效性也同样让人害怕,当时间长度过长时,当事人会陷入更深层次的自我否定,量变积累到一定地步是就会产生质变,就大多数厌世、轻生的年头便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孤独”是一种自我意识形态,也就是它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被自己感知,所以它对客观生活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而“丧”是三者中最容易把控的,它的出现大多是人自我思考的结果,在一些情况下它也会成为一种自我激励。

孤独、丧、消极三者可能相互伴生,但不能绝对捆绑。正是因为其这一特性,才会让人们难以区分三者的概念,将他们三者混为一谈。而情绪是难以捉摸的,它有太多的决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成长环境、个人经历、受教育程度等等,都会使人们在面对相同的情况时而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也造就了每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这也是绝大多数的心理学书籍只能给出概念而无法具体解答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能用刻板的观点去将其一概而论,而“孤独、丧、消极”三者同作为概念上的负面情绪,它们也是具有一定通性的,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它们会相互伴生,共同存在,但是我们却不能将它们绝对捆绑,那样是片面的。我的确孤独,但我同样对生活满怀热情

情绪是极容易受到影响的,这也就奠定了其难以捉摸的客观事实。就不同个体而言,三者所呈现的状态也都不同。所以我们更要学会支配他们,不可一味否定这些状态,他们有时也会帮助你成就自己。特别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孤独更成为我们极容易感受到的情绪和状态,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并没有必要去极力抵触,试着去感受和品味孤独,它能给你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孤独,本是常态。

洋洋洒洒几千字,虽然希望自己能尽量客观的去解释孤独,但是却也不自觉的加入了一些个人色彩,故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有其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我始终坚持这个世界从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故也从没想过能理解世人的所有疾苦,更不要说写出让所有人都能有收获的好文章,只希望自己的温度能温暖一片小小的天空,那就极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本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