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无声的绝望 ——读清诗《绮怀》小有所感

                        绮怀

                                清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夜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年月深久,往事如烟似云,再艰涩的过往也得容我们或清茶,或烈酒,三三两两哽咽入喉。

    春日间,万物繁盛,而人心亦如此。开篇诗人便勾勒出了一幅绝美的图景,春风和善,落英纷纷,花下双人,吹箫相和而衷肠尽诉。然而,悲剧是才是命运和文学得以延续的主旋律,入眼的红墙顷刻间遥若银汉,我们无法考证其间的原因,也没有必要细究其原委,读诗之魅力大概就在这隐约的朦胧与试探性的臆想之中。我们终究来到了失望的边缘,陪同诗人一起品鉴求而不得的无奈。全诗的悲欢格调比例严重不均,整首诗侧重失落的情绪,仿佛每念一句描述今朝的失落句子,内心都会暗自吟叹“几回花下坐吹箫”一遍,那么内心的悲凉便会愈加深重。

  “似此星辰非昨夜”化用义山的“昨夜星辰昨夜风”,一悲一欢,愈见其悲。昨夜好像也是同样的星辰,就好像曾经看过千千万万遍的景,景依旧而人已不再,此刻更深露重,而诗人独立寒夜,身上衣被凉露沾湿,而心又何尝不是呢?缠绵悱恻的思绪飘飞,却慢慢被地现实丝丝抽尽。宛转愁肠百结如被层层剥落后的芭蕉。芭蕉为愁之固定意象,“丝”即“思”,虽说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但对仗的工整与心境的契合亦使之未落俗套。

  心中郁结难解,眼中物事已非。现实中不能拥有的场景便又从回忆里打马而来:春景正繁盛的往昔,其间的笑语盈盈却永远被遗落在“三五年时三五月”。越是回忆如泉涌,越是愁绪难消融,越要杯酒下往事,沉醉是一种解脱,也是另一种遗忘。所以,诗人不愿放下手中的酒杯,现实苍老而无力,那就让一切在回忆里岁岁常绿。

    诗人在绝望中坚守的故事适合烈酒作伴。而我愿你的故事适合在氤氲茶香中徐徐升腾,也适合在笑眉舒展时,娓娓道来。

                                    By一枕绿绮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过无声的绝望 ——读清诗《绮怀》小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