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灿烂千阳》

这个被无限延长的假期,似乎让所有人感受到原来能在假期结束按时回去上班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为武汉祈愿,为那些正在受难和抗击灾难的人们祈愿。

天灾人祸向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泱泱大中华护得我们现世安稳,可以平安长大、获得教育、得以追求理想人生的权利,实在难以切身体会战争带来的国破家亡之感,却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对和平安康的迫切期望。这个时候重新读到《灿烂千阳》跟莱拉对话,理解她的妥协也懂得她的倔强。


不出意外我也是《追风筝的人》的拥护者,根据扉页的签名《灿烂千阳》是我买于2017年初,但是当初看第一遍的时候似乎花费了两年时间。内容依然是触动人心的,而且双女主视角的写法也比较少见的吸引人,却因为作者生硬的写作方法而显得尴尬又复杂,越是快到结束就越是像在看一部低成本的乡村电影。能在塔里克这个人物死而复生的情节里,看得出作者似乎在小说的情节设置里学习和尝试突破,却也还是稍显拙劣了些。这些在情节和写作手法上的创新,事实上并没有为这本书增光添彩,反而失去了作者原本擅长的娓娓道来却感人至深的那份真诚。

但是瑕不掩瑜,作者依然是笔触细腻,洞察人心的高手。如果《追风筝的人》是作者童年时期的回忆性作品,那么《灿烂千阳》就是他青少年时期的掠影。作者是1965年出生,后随父亲逃往美国并定居的,他的童年是在阿富汗完整度过的,而青少年时期却是如同塔里克一般在其他国家关注阿富汗的动态,这一点也可从这本书最后的几个章节他写莱拉和塔里克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内容时,那份自然从容得到印证。但这时他不再是他自己,他有了两双眼睛,一双玛丽亚姆,一双莱拉。玛丽亚姆同样是他童年时期的真实所见,那时苦难也有,却也带着希望,而莱拉在战火时期的遭遇却如同在我们头顶和耳边轰鸣,那是切肤之痛,真实可感。也可懂得为何莱拉在获得幸福和自由仅一年之后就坚持要回到给她带来巨大痛苦和无限灾难的故土,也明白她向塔里克说出那句“留在后方的人是我”时对我的震动,因为似乎作者要莱拉替他做他最想做的事情。

看这本书时,要留意作者给我们的提示,他细心地按照时间线来写,很多个章节开头都标有年份和月份,原本我并不以为意,越是往后看越是触目惊心。如果说玛丽亚姆的故事我还是个局外人在看上个世纪的别人的故事,但是莱拉的遭遇却是在我们的同期,原来我们安稳地坐在教室打瞌睡,跟家长斗嘴吵架的时候,那个角落的人在战火纷飞里眼看着熟悉人的身体支离破碎,熟悉的地方残垣断壁。让我想起当年“911事件”时那是我第一次听说阿富汗,知道美国国世贸大厦,却无法定义的“战争”。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懂战争,更加不想了解。每当给学生讲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他们如同当年坐在讲台前的一个个小小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充满了幻想,“灾难”属于“别人”,她们更加不会懂得老师在讲诗歌的时候为什么会难过得情绪激昂。真是美好的年纪,是玛丽亚姆怀抱着希望然后绝望的年纪,也是莱拉家破人亡,绝处求生的年纪。

真诚祈愿,我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只感受这个世界安稳的酸甜苦辣,武汉加油,天佑中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灿烂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