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味道

书店的味道

每到周末,忙完家中的事情,就想去书店走走,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了,手机也普及了,各种信息资料大都可以从网上搜到,但是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引导自己去书店看看,即便是网上有电子版的书籍,也希望去书店拿起那纸质版的书籍,才似乎有那种感觉,有时同样的书籍,从网上看就是静不下心来,看过之后,脑中一片空白,而在书店中静读几个小时,就发现获益不菲,而且认知更深,更有感觉,更找到少时逛书店的味道。

小时哥哥们经常背回一些书来,这些书对于我来说,太新奇了,虽然大多数书并不能看得懂,但是一摸到书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对于每天都是泥里滚爬的农家子弟来说,能够看到书就是一种格外的待遇了,特别是哥哥有时带来一些中国、世界名著,我更是兴趣盎然。从这些书里,我早早就知道了蒲松龄、钱钟书、鲁迅、雨果、大仲马、小仲马、高尔基。。。等等,也认识了书中的人物,我更喜欢书中哪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欢有悲的人物,还有那些从未去过的城市,然而对我来说,这些书都不是我的,我只是蹭蹭看看而已,而听哥哥们说这些书几乎都是从位桥书店买的。

位桥是我家附近的一个镇,位桥曾经是齐东县城,因此各种设施比其他的乡镇要齐全些,当然也包括书店,我对于书店很是向往,记得第一次去位桥书店时,是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去的,位桥书店就在位桥南桥的北边,一座很老的平房,门上是红色的四个大字“新华书店”,而我觉得这是文化人去的地方,而那时我穿着太简陋了,一看就是穷老百姓。一进书店,就是一圈柜台,书都在里面的书架自上,只能远观而不能随便拿下来看,营业员也代答不理的,也许他们觉得我根本就不可能买起书,纯粹是看看而已,而实际上也是这样。我看着这些书,有些迷离,觉得能够买几本就好了,父亲也问我是否买一本,但是我觉得太贵了,其实那时一本书也就几块钱,但是几块钱对于一个农家来说,也是一笔钱,能够吃好几顿饭。

也只有参加工作以后,经济上稍微宽裕一点了,才有机会多买点书了,有一年去北京旅游,当时最后一天行程是逛王府井,别人都在购买特产、各种礼品,而我却到处找一个店,就是外文书店,我早就听说在王府井有个外文书店,外文原本书籍特别全,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店,也许那时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些的外文原版书籍,那些装帧印刷精美的书籍静静地躺在在那里,似乎等待读懂她的人来掀开她,我痴迷于这些书籍,虽然这些书籍的语言文字很多并看不明白,但是那种原版的韵味却让人无法离去。但是事实上也是残酷的,虽然书这么吸引人的,但是价格也是吓死人,因为都是原版书价格根本和一般书店书价格不是一个档次,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我只有将准备购物的钱节省些,只买了几本书带回而已,回来的路上,别人一看我买的这些书籍,感觉似乎都很诧异,大老远的跑到北京来,难道花这么大价钱就为买几本几乎无人看懂的外文书!?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也许早时的经历相关,也许是性格使然,这么些年来我对于书一直喜爱有加,对于书店更是有别有深意,特别是现在县新华书店的环境相比以前已经大相径庭了,不仅仅书开放了,而且书的品种也多,内部环境也很清馨舒适,也不像以前想看书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想看哪本就看哪本,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多长时间,每次翻开一张张书页,都有一张异样的感觉,而看到自己喜欢的书,更是觉得非得读完才畅快。从书中也学到汲取了不少知识、感悟,看专业书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而看传记,而能够看到人的人生曲曲折折,明白很多道理,而看文学书,则能使自己沉浸其中,与书中人物发生共鸣,也许只有在书店中这种书盈四壁、汗牛充栋的环境中,才能近距离的接触知识,感受书的那种油墨清香,找到那种畅想自我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