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个啥?”好多人其实搞不清。 "百度百科"告诉你: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看懂了吗?还是说人话吧...
看图(图片来自网友):
说白了,一种新型的精神鸦片。说实话,这玩意儿不健康。我们今天不深入讨论“内卷”,“内卷不应是人生常态”,“卷来卷去卷焦虑”。其实,支撑我们每天能够实实在在生活、工作着的,能让我们不被淘汰,持续成长的,能成为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是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习惯。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人家能做到的事情我做不到?真的是我的能力有问题吗?”
“AI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才能不被取代?”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好好捋一捋,究竟怎么一回事。
探讨"习惯"怎么就比探讨“内卷”有意思。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95%以上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行为。
习惯,决定一切。
本文共4章:
第1章 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重要性,是习惯养成的前提。
第2章 习惯究竟是什么,让你知道自己一直没能够坚持下来的真相。
第3章 重点解读养成习惯的关键,全是具体措施,全是干货。
第4章 大脑养成习惯的技巧。从生理心理双重层面深度剖析解读。
“光说不练,假把式”,注意了,接下来,你的人生有可能就此改变。。。
第1章 习惯决定人生
01.第一次来自灵魂的发问:你是不是被一些“习惯”操控了?
每个人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在“习惯”上出现了差异?答案在于“烙印”。
比如人们总说一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什么也做不好”,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自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因为反复听到的话,在大脑中形成了烙印。
于是之后,他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变成了“学习不好”,“运动不好”,“不优秀”的孩子。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经常被周围的人说“你是个好孩子”,“你真棒”,“你一定能做到”之类的话,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确实可以做到,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会竭尽全力去争取,去突破自己,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了“学习好”,“敢于尝试”,“可以做到”的孩子。
其实这种“烙印”不全来自于他人,有时也来自于自己。比如“我做不到,反正也不会那么顺利”之类,这样的话你是否也对自己说过?如果总是重复,那么你的“烙印”也就形成了,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被这种习惯操控。
有人会质疑:我只是听到别人说,怎么可能对我的思考和行动力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呢?
答案是:还真有!
原因: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区分真话、假话、玩笑。如果有人说“你是个笨蛋”,那么大脑真的会相信,然后做出与这个评价相符的反应。而且,长时间通过五感反复接收的信息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并牢牢扎根于我们的大脑深处。然后,我们会无意识中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而这些反应不单是动作,行动,还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时隔多年,我们仍能脱口而出: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为什么?这就是通过耳朵重复接收的信息根植于潜意识当中,然后人们在无意识中做出的反应。
02.遵守与自己的约定
你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你想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其实,你并不知道这个“良好的习惯”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所以,首先,你要明确你的要坚持的事情的具体内容。这个很关键。
比如,你想让通过跑步让自己瘦下来,那么你就要明确你跑步的频次,什么时间,多少公里,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打乱了计划的时间如何进行弥补。从而能够让自己与自己的这个约定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不管遇到什么阻碍,你都可以保证每天去做。
举例:利用“谢谢”的习惯改善家庭关系
D先生一直为自己的家庭关系感到烦恼,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他总是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妻子争执。
但当看到年幼的儿子目睹父母争执而感到不安和胆怯时,D先生顿时清醒过来,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改善夫妻关系。
于是D先生做了这样的决定:每天对妻子说“谢谢”。
“谢谢你这么辛苦照顾咱们的孩子。”
“谢谢你每天给我们做这么美味的饭菜。”
以前D先生总是将“少啰嗦”,“你不说我也知道”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现在他将这些话都换成了“谢谢”,终于,妻子的脸上又恢复了明朗的笑容。孩子的情绪也恢复了稳定。家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家庭氛围也逐渐变得温馨和睦。
习惯,拥有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大力量。
生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掌握了养成习惯的能力,不管面对怎样的烦恼和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任何人,不管多大年纪,都能养成习惯。从今天开始养成习惯,从明天开始人生就会发生改变。
03.“自我感觉良好”很重要
养成习惯,不需要意志、干劲和才能。因为“能力的有无”和“意志的强弱”根本就没有一个判断的基准。
然而也正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判断的基准,很多人误认为自己“我没有能力”,“我意志薄弱”,实际上,这都是错觉。
保持“自我感觉良好”很重要。一开始哪怕觉得是自欺欺人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一定要相信“我有能力,我能力很强”。
因为我们的大脑很好骗,所以这种感觉会烙印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使我们不知不觉的就作为“有能力的人”和“意志力强的人”而采取行动。
第2章 为什么你坚持不下来
01.大脑只能坚持“快乐”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坚持不下来
想想,到目前为止,你坚持不下来的事情都有哪些?学英语?减肥?攒钱?等等。
那么,你到目前为止坚持下来的习惯又有哪些呢?
每天睡前玩玩手机?
饭后吃一些甜点?
拿到工资以后立刻去犒劳下自己?
想必很多人都坚持了这样的习惯吧,那么,能坚持下来的习惯和不能坚持下来的究竟有什么区别?其实就在于“大脑是否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学英语不快乐,玩手机快乐。减肥不快乐,吃甜点快乐。存钱不快乐,买购物快乐。
有人会质疑:就这么简单?
确实,从大脑的机制来看,就是这么简单。
从五感进入大脑的信息,都会由一个名为“杏仁核”的部位来判断是不是“快乐”。如图:
如果“杏仁核”感到“快乐”(喜欢、高兴、激动等),就会主动接近,这被称为“接近效应”。
如果“杏仁核”感到“不快乐”(讨厌、无聊、悲伤、气愤等),则会选择敬而远之。这被称为“回避效应”。
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做这件事是正确的,所以必须坚持。”
不玩手机、认真学习是正确的。少吃甜食、健康饮食是正确的。不乱花钱、适度存款是正确的。正是这种思考方式,让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
但是,我们的大脑不会因为正确而坚持。如果没有能够刺激到大脑的感情,不管是多么的正确,大脑都活自主地产生回避反应。你之所以无法坚持习惯的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想把习惯坚持下去的关键,不是强迫自己做正确的事,而是努力让正确的事情变得快乐!
02.那么问题又来了:本来就很讨厌做的事情,怎么能变得快乐呢?
举个例子:
假如你对英语学习感觉到头疼,尝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结果某次你去一家新开的英语机构,发现里面的外教和你最喜欢的好莱坞影星长得很像。
你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很开心,自然而然地就坚持去上英语课了。就算你不喜欢学英语,但是你愿意去学校,慢慢的、潜移默化中也能养成学英语的习惯。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的所谓“喜欢”和“不喜欢”,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决定的,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不喜欢就变成了喜欢。
找到了“喜欢”这个情感突破口,那么就能够找到养成习惯的途径。
03.我们“快乐”和“不快乐”的基准,往往受制于“与过去的感情相配套的记忆”
例如,对于过去做某项工作不顺利的人,“杏仁核”会根据这段记忆做出“不快乐”的判断。
于是这个人就会因为“讨厌”和“痛苦”的感情而“不愿意做”这项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回避效应”。
而相反,如果是之前做这项工作很顺利,那么人们就会“高兴”做这件事,而这就是“接近反应”。
总之,“快乐”与否,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做出的判断。而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存在“快乐的工作”和“不快乐的工作”之分。
人类的大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更容易记住负面的情感”。所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关于不顺利的数据要比顺利的数据多得多。
结果就是我们在制定工作和学习的目标时,会根据自己过去的记忆产生“做不到”和“不可能”的想法。最终选择放弃。
04.改掉坏习惯,努力让“不快乐”变成“快乐”,并且尽量去“接近”而不是“回避”
现在我们知道,根据“杏仁核”做出的“快乐”和“不快乐”的判断,可以将人类的感情和行为分为“接近反应”和“回避反应”。
而关注到这两种反应模式之后,就可以将人们的行动分成两类“擅长的人”和“不擅长的人”。
何为“擅长的人”?
擅长的人会主动接近有必要的东西,回避没必要的东西。
不擅长的人则会回避有必要的东西,而接近没必要的东西。
例如:减肥
减肥必须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擅长的人:去便利店时远离甜食货架——这就是“回避没必要的东西”;
不擅长的人:去便利店的时候总想靠近甜食货架——这就是“接近没必要的东西”。
由此可见,“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反而做了”,这就是什么也做不好的人的反应模式,“改不掉坏习惯”的人的反应模式也是这种。
总而言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尽力“接近有必要的东西”,“回避没必要的东西”。
05.究竟是什么阻碍我们养成习惯——选择“轻松”还是“充实”是人生的分水岭
为了能够顺利地养成习惯,还有一点必须了解,那就是人类拥有“安乐的欲求”和“充实的欲求”两种。
安乐的欲求,很好理解,就是想要“轻松的人生”,除了食欲、睡眠欲、性欲这三大欲,物欲,支配欲,私欲都属于安乐的欲求。
可想而知,在我们养成习惯的道路上,一定少不了与这些欲求的斗争。时常就会出现“那么努力太辛苦了”,“还是放弃吧”的安乐的欲求。
如果安乐占了上风,习惯就很难养成。
追求安乐的人,往往有以下表现:
·怕麻烦
·害怕承担责任
·不愿意尝试新事物
结果,这样的人的行为模式就会呈现为:
·将责任转嫁给他人
·没有指示就不会行动
·处理问题不及时,工作迟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
由此可见,追求安乐的人秉持的是“依赖型”人生态度。他们认为“就算自己不做也有人帮我做,做不到就是别人的错。”从不自己思考和行动。
而追求充实的人,则是这样的思考模式:
·只要能达成目标,不管多麻烦都会去做
·主动承担责任
·渴望尝试新事物
这样的人会将如下的行动模式习惯化:
·自己承担责任
·就算没有指示也会自己思考采取行动
·及时处理问题,不断使工作得到改善和提高
由此可见,追求充实的人秉持的是“自立型”的人生态度。
所谓“自立”,指的是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拓出前进的道路。
因此,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自我的成长,应该选择“轻松”还是“充实”呢,毫无疑问,“充实”!
选择充实的人生,不管多大年纪都能取得成长。
06.习惯=决心的坚定度*重复的次数
养成习惯的法则,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说明:
“习惯=决心的坚定度*重复的次数”
想要养成习惯,必须有意识地重复做同一件事。但前提是“自己想要这样做”,否则很难坚持下来。
决心的坚定度越高,养成习惯的成功率就越高。
提高坚定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想象一下“在实现了目标时,谁会感到喜悦”。
因为人类在努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种“自己被别人认可”的认同感。当自己取得成果的时候,成功的喜悦与他人对自己的成果给予的认可是最好啊的原动力。
当你将“坚定的决心”和“不断重复”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能够获得习惯这个宝贵的财富。
第3章 重点章节习惯养成最轻技巧——意志薄弱的人也能坚持
01.从“小习惯开始”——别小看那些小习惯,能坚持的都不是一般人
·早起
·写日记
·睡前看一本书
·将脱下来的鞋子摆好
·收拾眼前的垃圾
以上这些都是小习惯。
“净瞎说,难道我把鞋子摆好,就能改变人生吗?”
实际上,你是否思考过,我们做这些事情的重点,不是你“做什么”,而在于“遵守了和自己的约定”。
将这些小事变成“小约定”,坚持下去,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有规律,使自己产生自信,进而从中获得成就感,这难道不是收获?
假以时日,还真的会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整个人的状态,进而能够改变你的整个人生。
案例:坚持每天扔垃圾,销售业绩得到显著提升
E先生一直坚持“到家后扔掉当天的垃圾”的习惯。
他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业绩始终不佳,当仔细询问他每天如何生活,他回答说:“每天下班到家之后,我会马上脱掉西装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
因为工作疲惫,到家之后他只想好好放松一下。(这里是不是想到了很多人自己?我们很多人都会像他一样)。
结果就是,他连房间也懒得打扫,家里到处乱七八糟。(这里我似乎又听到了很多人在“嗯嗯,是的”)。
之后有人个给他建议“在脱掉西装之前,把当天产生的垃圾及时扔出去。”
E先生认为“这件事应该做的到”,于是和自己做出了约定。
在坚持这个小习惯的过程中,他忽然发现自己不再看电视了,扔掉垃圾,将房间收拾干净之后,桌面也变得整洁起来。
于是他觉得,“不如顺便确认一下明天的工作任务和客户的联系方式吧!”
结果,他养成了提前一天做时间表的习惯。
不再熬夜看电视之后,E先生早晨起的很早,工作的时候精力也更充沛了。
结果,他的业绩很快得到了提升。
你看,如此一件日常的小事,坚持下来,竟然唤起了另外的一些习惯,并且这些习惯最终改变了一个人,成就了一个人。
02.先别给自己太多压力,先想办法“开始”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会给自己预设很多困难,给自己施加压力。
其实,不要考虑那么多,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开始”。
开始了,才能拥抱未来。
“减低难度”,是实现快速愉快的“开始”的小妙招。
比如写日记,一页纸可以写1000字,可是今天确实没有发生什么让你特别有感触的事情,要凑出1000字是在有点困难,于是你绞尽脑汁想,还是写不出,最终会觉得怎么写日记这么难。可能一开始就放弃了。
其实,大可以放轻松一些,给自己一点空间,一行字也可以成为日记,几百字也可以成为日记,有感触就多写点,感触不深就少写点,重要的是坚持。
要想养成习惯,关键在于降低难度。
当然,如果能够坚持理想的约定目标肯定是最好的。
但我们人类基本上都是软弱的动物,所以,肯定有想要懈怠的时候,这时,不妨跟自己说“1次也ok”“1行也ok”这样的话,那么就会产生“自己坚持了下来”的自我肯定感。
养成习惯的关键,不在于“坚持什么”,而在于取得“成功坚持了”的实绩!
实绩比理想更重要。
03.“通关感”可以提升干劲
人类只能坚持快乐的,有激情的事情。
所以,想办法让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变得快乐、有激情,那么这件事就很容易坚持。
增添激情和快乐的技巧之一就是“以玩游戏的态度去做”。
比如写文章,每天坚持写,只要按计划完成了一天,就在文章上写一个编号,代表通关完成;每写一篇加一个编号,数字越大,代表通关越多,就越有成就感,进而就越促进这个习惯的养成。
稍微用点技巧就能让自己每天取得成就感,习惯就更容易坚持。
04.创建“机制”——准备一个有助于坚持的环境
“这次一定能坚持下去。”这应该是很多人常对自己说的话。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没有长期坚持下来。
因为,除了激情,你还需要一个“机制”。
创建机制的方法有两个:
一、“决定时间和地点”
如果只是决定“每天都做”,那么很可能会因为“今天太忙了没时间”“不小心忘了”等原因而没做。但如果决定“时间和地点”,那么就会将行切实地安排进每天的生活。
比如,想要养成阅读习惯,那么有许多个时间、地点可以选择:
·起床后,在自己家里的书桌前
·在通勤的电车里
·吃完午饭的午休时间
·睡觉前在床上
可以先将每个都尝试一下,其次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这就形成了“机制”。
另一个方法是“将其他人拉进来”。
对别人说“我要做这件事”,将习惯变为牵涉他人的行动,这样就不得不坚持下来。
05.用“前一个习惯”来帮助,比如要养成早起的习惯,首先要决定“几点睡觉”
很多无法养成习惯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意识到“前一个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决定“每天早上6点起床”。大家都认为只要坚持早起就行了,但实际上,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几点睡觉”。
总是熬夜到很晚,你想第二天坚持早起?恐怕很难。
想坚持一件事,就必须考虑好前一件事。
06.要认真做,要走心,否则好习惯会变成坏习惯
比如打招呼,停下脚步,看着对方眼睛,面带微笑,大方诚恳地说“早啊!”是一种;
而双手插兜,目不斜视,和对方擦肩而过的时候非常敷衍地说一句“早啊。”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恐怕没有人喜欢跟第二种人打招呼吧。
如果经常这样,说明这个人本性就“不认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做事不认真,不走心的习惯。进而会将这种“不认真”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成年人都知道“打招呼是理所应当的小事情”。但能将这种“理所应当”的事情认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认真地去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取决于你的“本性”;
提高“理所当然”的基准,提升“习惯”的质量,才能提高你自身的水平。
07.不失败的秘诀——明确“理想中”的自己(“理想”尽可能远大)
养成习惯时最大的敌人就是“失败”。那么,如何避免“失败”?
举个例子:比如我的目标是“想瘦下来”,还要具体地想象出“瘦下来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希望自己能够穿上最喜欢的那件连衣裙。”
“希望去海边的时候好自己能大大方方地穿喜欢的泳装。”
像这样,尽可能地想象出来。更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干劲。
08.不失败的秘诀——明确现在的位置
现在的位置=现在的自己。
说白了,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
那么,如何搞清楚到底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方法如下:
可以画一张自画像,分两个部分——先将你喜欢的一面写出来:
·自己的优点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特长
·重视的事情
然后将你不喜欢的一面写出来:
·自己的缺点
·想要改正的地方
·坏毛病
·他人经常批评自己的地方
尽可能详细,这个内容本身也是给自己看的,没必要遮遮掩掩,如果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
想要养成习惯,“目的地”和“现在的位置”缺一不可。
09.不失败的秘诀——明确“为了什么”“想让谁高兴”
第1章中提到的那位男士通过坚持“每天扔垃圾”,最终成为销冠的事例,对他来说,“为了家人”就是他养成习惯的原动力。
也就是说,必须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知道努力的方向,且不遗余力地做。
“为了什么”是原动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错,但有些时候,我们完成一件事,如果是为了“别人”,可能释放的能量会更大。
“视野”越高,能够看到的“风景”就越广阔,就越能够理解我们深处的世界有多辽阔。
只能想到“为了自己”的人,处于“低视角”状态。
视角稍微提高,就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更大的集体中,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为自己所在集体做些什么的想法。
10.不失败的秘诀——不要强迫自己
人们总是被“绝对”“必须”之类的想法束缚。
比如减肥的时候“绝不”吃甜食,比如写日记“必须”每天写满1页纸,跑步“必须”每天坚持30分钟等等。
“必须”“绝对”会使自己倍感压力,想要逃避,大脑就会为了回避压力而发出“满足欲望”的信号。
结果会怎样?前功尽弃。。。
要想坚持下去,“想做”的感情特别重要。
11.制作一份“借口清单”——将借口都写在纸上,逐一划掉
比如:
今天太冷了,就不出门去跑步了。
昨天和朋友喝酒了喝到太弯,明天不早起页没关系。
被上司骂了一顿,以后再也不要跟他打招呼了。
这张表可以帮你清晰地认清自己,如果被认为是借口了,那么下次就会注意避免,重复做,就会发现自己的借口越来越少。
久而久之,摆脱了给自己找借口的毛病,做事情会积极主动很多。
第4章 利用“大脑的力量”让习惯变得更强大
我们平时绝大多数人所说的习惯,都是指“行动习惯”。
但实际上,在行动之前,还需要经过“接收习惯”“语言习惯”“思考习惯”。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行动上没有形成“习惯”,往往是它的前提“接收习惯”“语言习惯”“思考习惯”出了问题。而这跟我们大脑的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大脑的速度”的数据:0.5秒。具体原理如图:
此图就清晰展示了大脑如何接收、处理信息的。
我们可以看出,大脑将信息检索、分析出了“快乐”“不快乐”。
其实按照占比来说,“不快乐”的消极信息占大多数。进而会让我们产生“做不到”“不可能”的负面思考。而且负面思考只需要0.5秒就可以完成,因而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根本上阻止不了负面思考的产生。由此推理,习惯就无法养成。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调动和增强“积极动力”?
对大脑来说,与“输入”相比,大脑更相信“输出”。
我们如果输入了“做不到”“不想做”等负面思想,那么大脑就会输出“做不到”“完蛋了”等负面的语言,消极行动随即产生。
我们无法改变输入,但我们可以改变输出啊!
比如:领导将一件很难的事情交给你,你的第一反应是“我做不到”,但你不能直接把这个想法说出来,而要回答“好的,我试试。”
另外,大脑的思考还会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循环得到强化。
比如,输入的是负面信息时,如果在输出阶段将其替换为正面信息的话,那么在重复“输出——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大脑的正面思考会得到强化。
要改变习惯,首先利用大脑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从改变接收习惯开始。
那么第二步,就是“瞬间输出”。
前文提到,负面思考在0.5秒以后就形成了,那么我们为了更好地改变输出,就要在大脑0.1秒接收信息开始进行认知分析之后,“争分夺秒”,在0.2秒内完成“”输出。
具体方法:“关键词”。
比如,面对领导安排的困难任务,瞬间回答“好的,我试试”,这就是比较合适的“关键词”。而且这句话,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似乎都可以回答。
在这里,也可以仿照“借口清单”的方法,列一个“关键词清单”。
比如“开始工作前说这句话”“到家之后说这句话”等等,形成习惯,可以让大脑逐步转变思考方式,变“负面”为“正面”。
再如,想减肥,但是爱吃蛋糕,那么在每次想吃蛋糕的时候,把原来的“现在开始吃蛋糕”变为输出“现在开始增肥”,是不是瞬间就觉得不想吃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语言上的“游戏”,大脑很容易被“骗”的,如果你想改变,那就试着替换一下语言的含义吧。
以下针对“正面输出”以导图模式做一个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多,喝口茶歇一歇。
如今AI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的很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被AI取代,想要不被AI取代,需要什么能力呢?答案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能力——养成习惯的能力。
再说“内卷”,“你卷我卷大家卷”,卷来卷去无止境。
与其榨干脑仁去研究“内卷”,不如花点时间给自己一个机会,养成好习惯。
“内卷是短暂的,而习惯是永恒的”;
“内卷让人疲惫,习惯助力成功”。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大家科学地分析自我,梳理习惯,养成自己独特的好习惯,让它带给我们想要的改变,实现人生的飞跃!
参考书目 《小习惯》原书作者:【日】古井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