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信息》

        5月14日,有條新聞:《川航航班因駕駛艙風擋破裂安全備降成都》。


        網絡上是鋪天蓋地的各色信息:

        备降时迎面太阳,驾驶员还要经受刺眼的阳光。

        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腰部、耳朵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创伤。

        陪同赶到医院时,川航领导焦急地向医生说:“我要我的副驾驶耳朵治好!”

           ……


            如下是《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的專題新聞報道的內容: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飞机于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


       在專題新聞報道的內容中,并沒有上述描述中那麼多“感人、可怕、悲慘的細節”,真是萬幸。


        看到菜頭叔發表了《機長你不夠偉大》的微信文章。他說:“凡人艱難地完成了本職工作,這件事情本身就蘊含了足夠多的力量。”,因此,“不需要額外為他製造更多關於困難的所謂‘細節’,仿佛他不夠慘,不夠人生低谷,就配不上他的偉大功業似的。”


        上面所說的内容涉及到一個概念:信息。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就要做信息的接收者和傳遞者。不僅需要直接或者間接地從他人、他物中獲取相關信息,他人也需要從別處、別地獲取相關信息。我们生活在信息構成的網絡中。


        百度百科上,信息的定義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數學家香農認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創建一切宇宙萬物的最基本萬能單位是信息。控制論創始人維納則定義:“信息是人們在適應外部世界,並使這種適應反作用於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同外部世界進行互相交換的內容和名稱”。經濟管理學家認為:“信息是提供決策的有效資料”。 電子學家、電腦科學家認為:“信息是電子線路中傳輸的信號”。 信息學專家鐘義信教授認為:“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運動狀態,以這種方式或狀態直接或間接的表述”。美國信息管理專家霍頓則覺得:“信息是為了滿足使用者決策的需要而經過加工處理的資料。”簡單地說,信息是經過加工的資料,或者說,信息是資料處理的結果。科學的信息概念可以概括如下:“信息是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運動狀態和變化的反映,是客觀事物之間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表徵,表現的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和變化的實質內容。”


            信息的传输需要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并被对方所接收。因此它的傳遞過程包括传送和接收。像“無網絡,嘗試重新發送”或者“你撥打的用戶不在服務區”都是未成功進行一個完整的信息過程。


            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不能改变信息,當然也不能對其增加上述所說的“感人”細節,不然我們的信息網絡,縱觀下去會是“三人成虎”的信息。


            信息本身并不能被传送或接收,必须有载体,如数据、语言、信号等方式,且传送方面和接收方面对载体有共同解释。這就好比“鷄同鴨講眼睩睩”,如果雙方對於信息沒有同樣的概念和定義,那麼大家的信息傳遞就不容易成功。


            信息傳輸的性能指標:有效性。可靠性用信噪比和傳輸錯誤率來衡量。安全性用信息加密強度來衡量。提高安全性的措施是,採用高強度的密碼與信息隱藏或偽裝的方法。


    信息是個事实本身就值得我們尊重。


        要想有效地生活,就必须获得足够的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17《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