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大部分的互联网创业失败,都是因为没想清楚这件事

其实创业本质上很难说出其失败的具体原因,因为创业涉及动态博弈的一连续事件,牵涉的因素太多,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失败的原因。概括起来,模式、竞争、团队和趋势是造成出创业失败的最主要的四个原因。

1.模式

模式的失败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符合正常的人性需求。创业之所以要强调对人性的洞察是因为创业本质上就是通过不同的外在形式去满足人性中不变的内在需求。所谓创业机会,其实就是出现了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可能性,因而一个创业者既要能洞察人性的需求,更要发现并提供有关这些需求的新的满足形式。任何一种互联网创业如果不能使用户趋向更便捷、更优质、更多样、更有趣、更简单、更个性化、更好性价比,简而言之,就是面对同样的需求,无法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那么这样的创业就注定会失败。

二是不符合商业的成本收益原则。任何创业都不可能违背商业的本质,那就是必须有盈利的可能,收益必须高于成本。互联网创业对成本问题的理解可以不同于传统线下的商业,互联网创业存在成本前置的问题,也就是说前期跑马圈地时靠大量砸钱圈住用户,在形成垄断格局之后再回过头来赚取持续性收益,但这不意味着不知道如何赚钱,这类模式的成立与否关键在于总成本投入的增长曲线是否会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而降低。如果足够规模化后,边际成本是发散的,那么这种业务逻辑往往是不成立的。

2.竞争

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竞争,创业是个持续博弈的过程。由于互联网创业同质化严重,最后的胜算率就非常低。一旦巨头进入,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所有的竞争最终都沦为资本的竞争。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联合几乎垄断了整个出行市场,对于出行领域的很多创业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宣告游戏结束。竞争只有成败,没有对错。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做错就会胜出,可能模式上没有问题,团队没有问题,战略也没有问题,但还是出局了,实力的比拼是没有办法的事。因而一旦选择创业,就要在巨头出现之前迅速占领市场,所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创业的竞争就是快鱼吃慢鱼的游戏。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是每个互联网创业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3.团队

如果从人的角度看创业,那么一切失败归根到底是人的失败,一个优秀的创始人是创业得以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不能想象苹果没有乔布斯,亚马逊没有贝佐斯,阿里巴巴没有马云。这些公司之所以能起来,与创始人的气质和能力是分布开的。在创业的实践中,领袖的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团队也是很重要的,但好的团队只意味着好的执行,真正的核心还是创始人。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会如此看重创始人甚至超过事情本身的原因。常常看到很多初创企业事情还没做起来,团队先起内讧,最后把公司给整垮了。或是公司稍微取得些成绩就得意自满,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这都是不值得投资的创业者。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一定是执着、严谨、勤奋、果断且兼具良好的判断和超前的战略眼光。你能感受到他身上洋溢的理想主义和追求完美的个性,你能感受到他对信念的执着和对判断的自信。同时,创始人还要有人格魅力,能吸引并且团结性格互补、能力和经验也互补的合伙人,组成创业团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博弈除去资本因素外,就是创始团队和创始团队的博弈。

4.趋势

创业的成败除了内部性因素之外,还和整体趋势息息相关。互联网创业需要赶上风口,与其说是个体能力的比拼倒不如说是对趋势把握的比拼。几乎所有的成功的企业都是趋势促成的,而同样,企业的失败也都是趋势促成的。承认个体的有限性,但不能和大势做对抗,看清形势,顺势而为,才会进入良性轨道,顺势而动的结果就是越做越难。

以上是创业失败的最主要四个原因,另外像股权分配不合理、资金链断裂、战略失误、盈利模式不清晰、定位不清晰、经验不足等诸如此类的原因,都会成为创业企业死亡原因。上面的因素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成功没有必然的充分条件。

创业市场其实和任何一个市场一样,市场容量决定企业数量,当供给量大大超出需求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挤出效应,近几年的互联网创业呈现爆发性增长,这种创业者蜂拥而入的结果一定是产能过剩,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批量死亡是对前期的过度进入的矫正,是淘汰过剩产能的过程,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永远是通过竞争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投资的角度去理解就是价值洼地填平的速度在加快,投资回报率向平均线回归。

事实上,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不可能复制的,因为具体发生的情境不一样,只有极少部分人能把别人的经验当经验,大部分人需要亲身去经历。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有创业失败的经历,多次的尝试会让创业离成功更近。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大部分的互联网创业失败,都是因为没想清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