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形容一个成功人士:他来自农村,但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成,飞黄腾达。归纳一个人失败原因:他来自农村,所以没有资源,难以胜天半子。但无论成功失败,农村、黄土地带给农村孩子的到底是什么?

        最近《隐入尘烟》让我感触颇多。不是因为相濡以沫的爱情,而是因为那几乎一模一样的农村生活。我不是个合格的农村人,不会种地,不会割麦子,不会挤牛奶,不会……但电影里的生活我是从小耳濡目染、亲身经历的,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一年到头弯腰劳作。为了补贴家用,我的父辈们会在农忙之余顶着狂风去戈壁放羊到处打工做零活,我英雄的母亲们就一个人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烈日下母亲们把孩子放在田间地头,一个人割了一垄又一垄的麦子。记忆中最经典的形象,就是母亲们头顶的蓝头巾,和父亲们略显老旧的毛马甲。

        土地给农民的貌似只有无尽的劳作和非常有限的收入。但我平凡而又伟大的父母长辈们却从来没有屈服过,放弃过。哪怕那时候一年只能挣几十块钱,他们依然用自己的双手,抚养起了一个个子女,带着他们走进城市,从土坯房住进楼房,然后又继续为自己的孙子们辛苦着。这就是农村人的骨气,只要自己的双手还在,只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在,就会把日子过起来,就会越来越好。

        我曾经醉心于灿烂的诗歌、优美的辞藻,现在回想起父母长辈一些朴素的话,却让我总是回味无穷。他们说:杀生害命,骨头啃尽。他们说:胡子上的饭吃不饱。他们说:孙子能过爷能过。他们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辈子穷。农村人没啥大文化,但却从没有缺少过见识和经验的总结。

        所以农村带给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面对荒芜敢于开拓的勇气,是低头播种时憧憬收获的乐观,是风雨兼程辛勤耕耘的坚韧,是互帮互助平淡长久的温情,是知农时会创造的智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会进入城市,但却不会进入核心。面对细化的分工,力气再也换不来好的收获,巨大的经济、资源差距,会让不少人迷茫、心灰意冷。但这也就是新一代农村孩子奋斗与耕耘的课题。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多艰难都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从不歌颂苦难,而是歌颂那些不屈服于苦难,努力征服苦难,坚强创造美好的人和事。我从农村来,我的父母长辈们用尽一生的力气给了我更好的条件,传承给我艰苦奋斗的农民本色。我将带着他们的精神,继续努力的行走下去。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去凝练更多的精神品质,脚踏实地,无惧风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