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阿德勒

今天看了“自卑与优越感”这一章节,了解到自卑情结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自卑情结的定义:人在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前感到力不从心的情绪

人们为了隐藏这种自卑所导致的种种情绪而去寻找所谓的优越感,其实这是一种逃避问题的行为。

自卑本身也有好处,可以提高我们的地方。生活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那将毫无乐趣可言,所以生活要过的有趣就是要有些挑战,一帆风顺的生活这还叫生活吗?

我们无法只从某个人的行为上面去了解到他的整体目标是什么,我们在追求优越感时会不停地变换方法,所以要从多方面去观察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人的整体目标。

把优越感目标详细化,能避免在固定的生活态度中出错。此时的个人习惯与特征毫无缺陷与错误。

老师问全班最懒惰的男孩他成绩差的原因。男孩振振有词地表示:“我的懒惰能吸引您的注意,而那些不淘气、成绩好的好学生,您是不会留意的,您留意他们有什么意义呢?”由此可知,他不会改变这种做法,除非他能改变自己的目标,不再想着让老师关注自己。因为他一定要懒惰,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他基本不可能改变这种坏习惯。另外,这种做法在他看来一点儿错误都没有,改变却会让他显得蠢笨。另有一个男孩在家很听话,却很笨拙,很平庸,在学校也落后于其他孩子。与之相反,比他大两岁的哥哥聪明好动,但时常因冒失闯祸。有一回,弟弟对哥哥说:“与其像你这么冒失,我宁可做个笨人!”如果他因为不想闯祸,所以才表现蠢笨,那他实在是个聪明人。人们不会对他这种笨孩子要求过高,并能在他不慎犯错时轻而易举地原谅他。如此看来,他的蠢笨是装出来的,实际并非如此。

找出他们的目标跟优越感的关系,而不能只停留于帮他们解决当前的问题。

他们的目标才是我们要改变的对象,他们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会随着目标的改变而改变。新目标出现后,他们会有新态度,采用新方法。

不了解一个人的童年,就不能了解这个人。

人类所有行为都潜藏着对优越感的追求,人类文化的发展便以此为源头。人类的行为都遵从一条由上到下、由负到正、由失败到成功不断推进的线。但有能力应对、解决一切生活问题的,唯有为自己努力,并能造福其他人的人。同样能造福其他人的,还有其努力的方法。生活中若能采用这种方法,就能轻而易举让人醒悟。作为人类最突出的共同特征,合作还是人类权衡价值、成功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越自卑》~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