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约时间,人们下了马车坐上火车,又下了火车做上飞机,发明了电报和电话用来通信,电视替代了剧院,圆珠笔替代了鹅翎,计算机替代了表格。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甚至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很大一部分都被虚抛浪掷,无所事事。当代人们对于时间的分配,几乎同两千年前的赛纳卡时代一样:“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和种种恶行”。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本书的主人公,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俄文名太长了,之后用柳比歇夫代替吧……)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支配时间。通过对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度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怎样过一个更好的人生。
一、时间统计法规则
书中列出了柳比歇夫对于统计时间的一系列的方法,这些方法被他从26岁开始坚持,直到死去。他一生在学术上的高效和高产,被认为和他的时间统计法有重大关联。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条目可能略显不合时宜,但是其总体的思想值得所有人的借鉴。
1.时间开销日记的格式: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每个月做月度总结,年底做年度总结。清楚显示时间用途,了解自己一年中能做多少事情。
2.包括休息、看报、散步,所有活动的时间,都需要被记录在日记中。通过记录时间,可以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的方法,不需要钟表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了多久。
3.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需要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时间(柳比歇夫一生忠于一个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而连续系统的使用时间统计法,科研帮助个人把一切才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4.随时随地使用“时间的下脚料”,比如散步时捕捉昆虫,开会时演算习题。
5.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可定为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对应三类工作任务:第一类包括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包括非科研性的活动;第三类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
6.在精神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需要和在研究上一样严格,不断对自己提问,追求真理
7.通过日期、姓名、事件的标签,把资料、照片等种种材料合理的包存在头脑中。在需要的时候能从脑中找到对应的材料。
8.一切皆有代价。不仅是工作成果,连生活的倒霉事也一一记下。
9.把时间当成金钱,从收入和支出两条渠道进行统计,最后计算出自己朝目标前进了多少。
10.时间统计法会让人更加珍惜时间,对时间充满崇敬。
11.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接受紧急任务,累了就去休息,每天睡10个小时的觉,把累人的工作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12.避免串门和庆祝活动,但是坚持写信。每月制定写信计划,把所有收到的信件编号。重视书信的好处,在于可以将书信的内容直接搬进著作之中。
13.回信原则:紧急的书信立即答复,其他的暂缓回复;写重要著作时,除紧急事件外,一切信件都暂时搁置。
14.通过时间统计法的不断研究,可以找到自己听、说、读、写、思考能力的极限,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又充分发挥所有才能。
15.时间统计法可以节约时间,但不能额外增加时间
16.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
二、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是一个昆虫学专家,也是一个杂家。很难想象,《应用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与《文化史上的德谟克里特和柏拉图两个流派》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也很难想象,一个研究蚤类的认,会突然写《论李森科在生物学中的垄断》一文,且篇幅长达700页。或者又突如其来的写了诸如《科学史的教训》,《达达派的研究》,《评劳合·乔治回忆录》,《论叔本华格言》等文,还能有心思写关于堕胎的论文。
除了他昆虫学的主业之外,似乎柳比歇夫常常走向人生另外的“岔路”之中。有一句谚语说:“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在其他学科的研究对他的主业帮助多少,不得而知。但是科学家似乎无法抵御周围环境的诱惑,无法控制自己对于未知的迷恋。而这种迷恋,本质上可能是他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而唯一能解释他旺盛的生命力的,可能就是时间统计法了。合理的分配时间,避免无意义的耗费光阴,是高效工作的基石。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柳比歇夫的每日平均工作时长的最高记录是5小时29分钟。所以那些声称自己每天工作20小时的大佬们,如果还没有达到柳比歇夫一半的成就,那是不是应该稍微反思一下自己的效率或者统计方式了?
三、总结——永恒流逝的时间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
时间不能存储,不能交换,只能以一定的速度永恒的流逝。没人可以给时间戴上笼头,驯服它。我们真诚的相信自己是在尽力而为,认真埋头工作,却蓦然发现一天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流走了,消逝了,浪费在了无谓的奔忙和聊天上,浪费在了等待鸿鹄之将至。
对于时间的控制和支配,依旧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本书也仅仅是给出了一个对个人要求苛刻的解决方案。最终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中的一句话结束此文: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