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根本特征是懂得寻求积极的优越感

图片发自App

俗话说,孩子的事无小事。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一个人的人格和性格,也就是心理特点基本在其四五岁之前就已经形成。

人们常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导致很多孩子有性格弱势,心里不够健全。其实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跟是否独生家庭根本没有关系。与常有人担心的单亲家庭等也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孩子的心灵是否健康成长,与他幼年时候是否得到过亲人无条件的爱有最直接的核心的联系。

而孩子心理健康与否的根本特征和表现在于,其是否有着统一的人格和积极的优越感。

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世界心理学之父。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在他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倾注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儿童心理健康以及成年之后的关系的课题。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全球畅销并经久不衰。是儿童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作品。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与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原因大都可从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书中围绕个体心理学,重点阐述了四个重要的关键词。

儿童人格统一性,优越感,自卑情结,社会情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四个最重要机制。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人格统一性这一系统构成里的。所以想要解决孩子身上某一问题,只单纯把那一个问题分割开来是毫无意义的。必须综合考虑造成孩子的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其中最重要的又莫过于有益的,也就是积极的优越感。

为什么会追求优越感呢?优越感是我们认为的“日常攀比”中“获胜”的心理吗?

这里必须明确指出,优越感与有些儿童从小就养成的攀比心理是完全两回事。每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因为需要大人的照顾,才能够生存,这一人本身的特点注定了自卑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

而因为这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导致了人一生都想要积极寻求优越感的需求。

如果这一过程没有得到良好的环境照拂,则可能导致孩子认知出现偏差,出现如妒忌心,攻击性等。或者干脆彻底自卑,不去学校。嫉妒心和攻击性都是不良的优越感的表现。

正确的优越感,也就是积极的优越感,是比如努力学习,是成绩提高,提升自己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别人的真心认同。

高贵高尚的有价值的行为,是可以造福社会的,也就是说,健全的人格,也就是有着有助于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对社会整体有益,并能激发孩子努力寻找价值感的积极优越感。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追求优越感受挫,自卑感会加剧,过分严重或者走歪了就成为心理问题,从而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这样的孩子会倾向于寻找比较容易获得的补偿和虚假的满足即消极优越感,或者说不良优越感。

老师和家长对待这种孩子,不要去以贬低,责骂的方式来试图使其改变。应该是温柔地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

举例来说,比如像自闭症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以及社会要充分认识到,这不是孩子天生不合群,而是他在追求积极优越感的时候可能严重受挫或者多次受挫,人作为社会型动物,其实具有先天性与人沟通交流,甚至协作的渴望。渴望对他人和社会有价值。这是孩子的社会情感,也是人之本性,更是很多行为的核心原因。

孩子们和大人一样渴望获得肯定和认可,渴望自己有价值,积极优越感就极为重要了。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指出,儿童人格在儿童四五岁时已经基本形成,此过程中都不太会有跳跃式的发展,培养孩子社会情感和完整人格的工作 重点应在四五岁之前基本完成。

但这并不表示,过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没有扭转和完善人格的希望了。而是可以把那些没有做好,甚至误入歧途,走着相反方向的孩子拉回到正轨,努力帮助孩子重建信心,重新拥有对积极优越感的追求目标,良好引导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懂得回顾和思索不好的方面,化失败为动力,从而更加坚定和完善自己积极正确的优良的人格特征和社会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心理健康的根本特征是懂得寻求积极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