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担当不负爱

      来自辽宁的两位伙伴带领我们在美好的晨读中,感受诗词的芬芳。

      接着是来自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莫国夫老师为我们带来《从“喜欢读”到“更有效读”——儿童阅读课程设计的可能性》精彩讲座。莫老师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良好的精神发育、开阔的知识视野、出众的聪明智慧,过硬的基础学力,优秀的语文素养,最好的教育途径就是阅读。博尔赫斯说:“阅读,就是天使。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所以,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想要让他绘出多姿多彩的美好人生,那就引导他从阅读开始,让他爱上书籍,爱上阅读。

      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课程,必须至少满足四个具有一致性的要素:明确的目标、适切的内容、有序的实施、恰当的评价,课程是科学而多元化的。因此,教材或书籍不是一种完整的课程,只是一种内容的载体,是课程的一个文本。小学阅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儿童观、学科观、整合观、本土观,要设计一种阅读课程,首先要考虑培养作为全人在内的孩子的成长节律,注重知识系统性和结构化,明确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要想将学生带往哪里,选择哪些合适的书籍,凭借怎样的载体,采用哪些方法,开展怎样的阅读活动,从而将学生带到预期的地方,同时,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王冬娣老师的引导下,伙伴们分地域组成小组进行现场阅读课程纲要设计,通过展示和点评看出,不管是突出地域特点的地方课程,还是结合地域文化的毛泽东诗词课程,对于阅读课程内容的选择,阅读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时及阅读活动安排,阅读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等方面都作了比较合理而清楚的讲解,但对于阅读课程目标的设定,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对于阅读课、阅读活动、阅读课程这三个概念有了更明晰的认识,阅读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节课,阅读活动是在阅读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学生活动,比如手抄报、课本剧等,阅读课程则是必须有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系统化的课程。

      周宸宣老师是一位从体制内跳槽到体制外的教育人,作为本次研修活动的观察员,给我们带来课程改革及国际教育方面比较前沿的相关信息。带着伙伴们朗读她的原创诗《我已醒来》,表达了她对阅读推广的坚定信心和教育情怀。

      晚上,小王子的结局被各组伙伴搬上舞台,在一片欢笑声中,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在场的伙伴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朵玫瑰。在依依离别中,感动于担当者行动那伟大的教育情怀,他们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感谢担当者的一路相伴,彼此驯养,不负担当不负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负担当不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