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3的内容,作为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3重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

  例题教学分为三个层次:1、研究问题,利用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对比的计算上发现问题。2、归纳规律:结合广泛交流,畅说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3、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上完课,我对本节课反思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帮扶要适当。

原先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探索例3,再举例验证规律。现在想一想,只要引导把第一组算式结合倒过来观察,学生自己就可得到一个完整的规律。然后例3的第二组算式可以放手交给学生探讨。既充分深挖了题目,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另外由于积的规律1较简单,把探索主动权多给学生。当开始探索积的规律2、3时,老师的引导要发挥更多的作用。在帮扶中,始终记得给学生提供图形直观作为探索的工具,切勿只照顾思维灵活的学生。

二、应用要及时。

原先学完积的3个变化规律,再出示做一做等练习。经过反思,我认为探索完积的规律1后,马上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结合图形深入理解绿地面积计算的算理。未学本课知识之前,只能列式200÷8×24,先求长,再求面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后,发现长不变的情况下,宽扩大3倍,面积也要扩大3倍,由此得出24÷8×200。在对比中学生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对于解决问题的便捷性,也加深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追问要深入。

本节课主要探究积的规律1,但练习与作业本中均有涉及规律2、3,因此结合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只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即可得出规律。如出示6×8=48 ,3×16=48,( )×( )=48 可以这样问:前两个算式两个因数都不相同,为什么积还是相同呢?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除以几,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不变。然后追问:你能结合图来举例说明规律吗?当学生举例后,再三追问:你能利用规律3设计一道数学题考一考大家吗?如此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数学讨论群里,部分老师认为这节课如果能放在例2之前教学,对于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大有益处的。我上过课后也深表赞同,如此例2的算理会讲得更清楚。

对于怎么上好《积的变化规律》,经过反思后,自己心里也多了一份底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