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成一件事?

1,永远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有一个算命的说我偏财运极好,赚的是五鬼类的钱。

我特意百度了一下什么是五鬼类行业,指的是靠创意和内容,不走寻常路,只要能帮助很多人,动动脑子和嘴就能赚到钱。

听完这个解读,有点窃喜,又有点感慨,算命先生难不成还懂性格测试呢?

在我创业以前,在职场虽然也做到了知名企业的管理层,但是对收入确实不太满意,相比深圳当时的房价,总觉着心里有点憋屈,当时创业的第一动机就是搞钱,所以一头闷进去就是五年。

后来才发现赚钱这件事,其实也不过如此,只要突破一个心理卡点,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你有绝活,能帮别人解决问题,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你自然就能赚钱了,你在某个领域越是打磨的精进,赚到的钱越多。

有时候觉得之前在职场都白干了,以前浪费了很多时间在人际关系沟通和办公室政治上,并没有抓住 提升自己,打磨自己的这条最重要的人生主线,好在快30岁的时候,醒悟了,这应该是我的一次全方位的觉醒吧,就是发现自己活着的意义,不是朝九晚五上班做什么总监,而是把自己扔进市场,看自己值几个钱。

人只要做成一件事,人就能获得很大的自信,产生无穷的动力,这五年我几乎都是闷头做事,向前冲的姿态。

直到今年才停下来,回头看了看,低头想了想,折腾了点新鲜事,也开始了一场新的反省和成长,痛并快乐着。

不破不立,冲破传统思维,重塑品牌格局,我当时給这个公司取名也就是这个寓意,无论是人还是企业,都要保持进化,迭代创新,正如佛学所言:勇猛精进。

其实思来想去,我们绕来绕去,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最没有摩擦,最有成就感,最舒服的姿态,也就是最擅长事情上。

以前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做起来的,后来逐渐看明白了,我就是一个通过内容创作,在新媒体平台获取流量,然后通过大b端企业服务变现的普通人。

这个是我做对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磨练了自己的线下面对面销售的能力。

过去五年我差不多在线下累计见过一千个创业者老板,这让我获取了大量的客户样本,他们是带着各种各样的困惑样本来的,最后我发现问题都差不多,只是他们各自的发展轨迹,关键环节和业务模式的差别。

大企业要品牌,中小企业要流量,小个体要ip,就这么简单,现在倒是训练出了一种嗅觉,就是见一个客户第一面,我就能闻出来这个人是否合适达成合作。

在交付上面,我抓的也是很足的,部分板块是由我自己亲自统筹完成,服务使人憎恨,赋能使人感恩,我今年理解非常深刻,虽然也遇到不少糟心事,也看到很多需要提升和调整的地方,每一次合作都是一面进步的镜子,我相信只要在自己的专业能力可控范畴之类,这件事都不会有太坏结果,一定要稳住,守住根基。

今年很多人也问我,现在这个情况,无论是已经转移的流量红利,还是我自身的发展阶段,都可以不写文章了,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写?

我说,我写文章并不是为了提升影响力,而是为了让自己不随便被别人影响,我很享受,写完心情愉快,思路清明,顺便能给读者们带去一两句正能量,这就够了,而且,这是我创业发展起来的根基,可能也是我擅长的的事情,根基,不能丢啊。

2,最开始阻碍你做事的其实是情绪脑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头脑里好像有好几个声音在说话,你很明显的感觉到那几个人可能并不是你自己;有时候遇到某事件,你发现做这件事的决策,不是你本人做的,好像是头脑里的另一个人做的 ,这并不是心理学上说的精神分裂,多种人格在作祟。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可以让自己抽身出来,作为第三者,去客观的围观的一件事的发生。

后来无意读到一本书,写到每个人的大脑都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组成。

本能脑主导的是人的本能行为,源于爬行动物时代,情绪脑主导情绪,源于哺乳动物时代,理智脑主导认知,源于灵长动物时代。

所以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有点失控的决策,好像内心住着的另一个人,原来就是情绪脑在作怪。

大多数时候,我就是一个理性脑占主导的人,更喜欢理性思考和决策,而不喜欢过于感性,被情绪所掌控。

实际上,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的决策是由本能和情绪在主导,这两者运行速度非常快,看起来低级,却很资深,掌控着我们的生理和潜意识,运行速度非常快,将近11000000次/秒,而理性脑由于非常年轻,没什么资历,它的启动非常慢,耗能大,仅为40次/秒。

由前两者主导的人,大部分都可以理解为顺应人性,比如趋利避害,目光短浅,急于求成,贪图轻松愉快享受,大部分的思考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合理化。

而理性脑占主导的人,则是反人性的,比如极度自律,时常反思,坚持长期主义,和时间做朋友,那些优秀的人,大部分都是了理性脑在主导情绪脑和生理脑,你可以理解为,理性脑是用来驱动情绪脑和生理脑干活的。

这个理论,越想越觉得非常有意思,我想到一个极好的例子来说明。

比如我们日更写文章这件事,为什么要日更,日更其实就是反人性的,很难坚持,需要极大的毅力,而靠毅力去驱动做一件事,总会有累的时候,靠热爱就不一样。

从坚持90天日更开始,目的就是为了形成肌肉记忆,变成一种习惯,这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缺需要驱动情绪和生理机动的完成它,从这件事获得的正向反馈,慢慢就真的变得热爱这件事,喜欢做这件事获得的良性反馈,比如帮助了别人,收到了好评和赞誉,赚到了钱,签到了单,这些正向积极的能量能驱动情绪脑和生理脑获得愉快的体验,于是自然变成一种习惯。

那些每天运动的人,也是一样,他们通过这个简单的行为,看到自己变的更好了,精神更专注,身体更健康,体型更好看,脑子也更好使,所以从强迫自己每天运动,到喜欢上运动,后面也离不开运动了。

要做成一件事,最先阻碍你的可能是头脑里的惰性,这是正常的,人类的天性,要想避免情绪脑的负面作用,就要巧用理性脑,调动情绪脑和生理脑。

3,别问自己想要什么,多看自己能给什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胖,应该是体重巅峰,那段时间也过的特别焦虑。

有天遇到一个中医,他和我说,你胖,不是因为吃得多,也不是因为压力大,是因为各种欲望太多了,想要的东西太多,你对某些事情感到失控了,但是吃东西这件事,你是可控的,所以会用吃东西的可控感来弥补对其他事情的失控感。

我一下领悟到了,特意找了一天时间,记录自己的各种欲望,想法,念头,你们知不知道,人一天可以产生上万个念头,什么样的都有,归结到一点:想要的东西特别多。

我又细想了一下那段时间的经历,原来是在其他圈层,遇到了几个金融界高手,他们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财富,已经处于财富自由状态,而我感觉自己还在苦逼搬砖,心理有点不平衡。

但是,我又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想要的状态,于是焦虑了,焦虑的本质就是想要同时做很多事,且快速拿到结果,然后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还没达到相应的层次。

看清楚这件事的根源以后,我什么也没干,就开始半日断食,控制食欲,然后多运动,后来食欲下来,果然乱七八杂的念头也消失了,我,买一块两三万手表,都会纠结半天的人,我去搞什么金融投资?我驾驭得了几千万的标的?不能啊,我买过最大额的资产就是房子,当时也才四百多万,就连当时买个车子35万也纠结半个月,看清楚以后,我特别舒畅愉悦,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真应该做成木匾挂在墙上,天天看。

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水平容易高估,而低估做一件事情的难度。

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给我们一次次这样的反馈时,我们真应该静下来关心这个事实,接纳现实,进步才会到来。

同样的机会和项目,可能看起来和美好,换到自己手里,就未必拿得住了,有些机会,也可能是陷阱,认知达不到就是韭菜的命,你见过那些真正有好项目的人会整天到处宣扬吗,只有那些需要拉人头发展下线的才会晒收益和吆喝吧,真正赚钱的人都在闷声发财呢。

别说现在起盘新项目了,让我回到五年前,重新开始公众号创业,我觉得都未必可以拿到结果了,心态,市场,时机都变了。

再往深想,能不能拿到结果,和自己的付出,创造的价值是成正比的,一个人什么都想要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可以给别人带去什么,交易都是等价的,赚钱和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成正比。

今年我时常反思,自己所处的企业服务是好赛道吗?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是眼下最适合我的,只要是擅长的能力区可控,对别人有价值的事情是可以的。

我有可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和能力边界,去做轻运营高收益的项目吗?目前不行,因为水平还没达到,我还没找到交付很轻,口碑很好,又很容易成交的事,这和打工人要找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是一回事。

然后,又不小心深思了一下,自己所作的事情只为赚钱吗?不是,今年思考最多的,是通过这个新媒体创业,我能帮别人解决什么问题,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目标和使命是什么,未来五年十年我希望走到哪里,虽然没有答案,边走边看吧。

4,降低期待,民工心态,刻意练习,养成节奏

做成一件事,心理建设,非常重要,就是你得坚信自己能成,有本鸡汤书叫吸引力法则,其实通篇就是教我们在做心理建设。

每次在做大企业投标提案现场之前,我还是有点紧张的,特别是面对上市公司,我们这么小体量的团队,如何才能签下来?

每次我都会反复暗示自己,我们有这么多上市公司成功服务案例,我们是可以的,在新媒体运营方面,我们有很深的积累和沉淀了,也帮一些中小商家做出了结果,我们并不比其他团队不差。我做这行也算资深了,拿出公众号就有说服力呢,即使这个案子谈不成,也没关系,机会一大把,我需要降低期待,但是要谨记继续修炼好内功。

如此心理建设,最开始谈单的时候,我就没那么胆怯了,后来发现,我所做的成交,不管服务企业,还是个体,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提高自身的专业气场和能量,成交自然水到渠成,这个技巧是可以不断磨练的。

流量一块砖,踏踏实实搬,为什么我现在还在写文章做视频搞流量呢,行业内卷,私域有点转不动了,大家都开始去私域做内容,直播间做成交,引流到私域来持续经营,我也不例外。

有时候觉得,我也不是什么老板,也不是什么大咖,就是一个创业的民工心态。过去在私域取得再大的成绩和辉煌,在公域都是从零开始,大家不认识你,不信任你,自然不鸟你,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拉停留拉时长,输出价值。

你看现在为什么很多公众号大咖没有跟上抖音这波,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已经赚到钱了,心态变了,不再跟以前一样能一无所有的all in,短视频策划,直播讲课,直播做转化,这和公众号那波音频讲课,文案写作的能力需求是不一样的,甚至要求更高,同样需要不断刻意练习才能提升,所以,咱们跟不上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低手出招,思路混乱,高手出招,自带章法。很多人做事情,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有的厉害的人,会一开始就从点线面去构建架构,一步步按照流程和节奏来做,并且最快速度的找到核心关键点。

在互联网创业,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红利期了,看最近的税收严打,大家也看到了国家的姿态:共同富裕。

但是任何项目,它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销售额等于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不管卖啥,都想清楚流量从哪来,怎么转化,卖什么产品,如何才能提升转化率,如何才能做好交付。

要做流量,就要做内容,要么做投放,内容无非就是会写,会讲,会播,会卖,会演,做投放,就是找到最佳投放的渠道,做投放内容,提升转化,看数据,不断优化投产比。

要衡量一个项目能做多大,就看行业头部,看生命周期,看大势看政策,比如抖音的知识付费,为什么有的厉害的人能做到月销五六百万,平均水平一百多万,这就说明市场空间已经在那了,为什么从几万人里,脱颖而出的是那几个头部,去拆解他们,模仿他们,然后差异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姿态,all in。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拼命创业搞钱的人,从公众号写文章到做视频搞直播,我不觉得他们是多拼,而是他们很享受这种状态,为一个目标,全力以赴的努力的状态,仔细想下, 我好像很少这样的体验,即使出来创业,也没怎么费力,所以发展空间也是有限的,因为付出的不够多,但是好像我朋友圈的人都会误会,觉得我好拼,都是表象吧,因为我并没有那么强的野心和欲望要做成某件事,非他不可,还没找到这样的使命感,至于赚钱,差不多够花就行了。

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也不需要先想好自己的使命感是什么,大部分人都没想好才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就竖立一个购得着的目标,好好努力,搞到钱,活下去,享受过程,就行。

马上2022年了,在这里也陪伴大家到了整整五个年头,大部分人都升职加薪创业结婚生子了吧?祝大家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