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随笔一

才看完图书室老师前段时间跟我分享的《摸着石头过河》这本书,也确实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这本书无论是对初涉职场的新兵蛋子(比如我),还是已经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将”、亦或是工作领域中已有建树的“帅”,只要你去细品书中的“精华”,一定有所收获。

作者如其所言,以心灵为火,以体验为汤,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一个又一个道理跟你娓娓道来。既有那么一点心灵鸡汤的感觉,甚至单看这本书觉得有点“教条主义”,却仔细审之又不觉得其枯燥和乏味。就好像有那么一个人以前辈的视角来给你职场中的建议,满满的干货和一路走来的“成长史”,却又不会让你多了那么一丝反感和抵触,很容易的你就被带入其中,觉得人家讲的确实颇有道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看了两遍这本书,第一遍浅读,第二遍边做笔记边思考的去读。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很多,并且很多都是些零碎的点。总结一下,这本书无非讲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在职场之中做好“事情”,做好“自己”。

一、做好“事情”,需要一点情商,甚至有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所谓“事情”,先“事”后“情”,无论是出于我们这个人情社会的角度,还是个人的情感角度,这个“情”,首先要能“有情”,要能“共情”。要有对事物的热情,对工作的激情,对帮助过你的人的感恩之情;而学会换位思考,让我们“推己及人”,更能让我们很好的分析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做好“自己”,需要自我审视和坚持。

工作后,我发现很多人都不能做好“自己”,一种是混日子,自己的事情都不认真做好,更别说什么上进心和责任感了;一种是削尖了脑袋为自己谋利的人,花言巧语讨好领导,工作不认真耍小聪明,背后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的。这种在工作中却成为了一种常态,刚来工作的我就像书中的“精神乞丐”,用情绪来对抗负面的外部环境,对,毫无作用,只能导致自己的不进步和环境恶化。那么明明你觉得你看不惯,你不想成为那种人,你能怎么做呢?我很快的就摆正了心态,三观不正的人哪里都有,我们只能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审视,以“他人为镜”来自我完善,坚持自己的“是非观”,更多的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求同而非存异”,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正解。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就是我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看某些来了几年的人很可惜,明明是个很好的苗子,却没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是个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学习和成长是自己的事,这些别人都帮不了你。没有一股狠劲,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哪个地方你都是咸鱼。时间是充裕的,呆了几年却跟刚来时毫无区别,毫无成长,看到的都是负面环境,那么自己是否也是有问题的呢?书中说五年就是一个节点,这最好年华的五年,最应该积极向上,奋勇拼搏,好好做事的五年,每一年都应该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而我在那些很可惜的人身上,没有看到。也许这些人也努力过,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是否一直在坚持,一直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呢?

这本书当然还讲了很多很多,做人做事,人生的规划,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如果你也是一个刚进入职场的人,可以去阅读一下,吸收一下书中的营养,做一个生活中,工作中满满正能量的人。

今天就写到这。一篇坐车回家途中的随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摸着石头过河》随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