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凭什么你的十年寒窗,就抵得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

关于“教育改变命运”,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在他的畅销书籍《见识》中,有较为深入的讨论。为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后就想一下子翻身的人,浇了一盆冷水。

他认为寒窗苦读只是一种态度,它跟人的智商、家境、外貌等一样,都只是通往未来发展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然而命运是由多种变量相互作用而成,不是一个寒窗苦读就能逆袭的。具体来看:

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

靠读书向上跨越,的确是一种捷径,但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除了受教育程度,还包括你的见识、胆略以及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 

其次,吴军很直白的说,根据他多年的实地了解,普通大学的学生的用功程度远不如名校。

他说这些并不是歧视的意思,而是想表达,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用功苦读、或社会的不公,那是你不知道别人又有多努力。 

吴军指出,“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说,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不公,而是要付出足够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在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冰激凌姐姐 谈到这,想到前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学历鄙视链”,清华北大>985>211>一本>二本>三本及以下,大家在讨论学历鄙视链真存在吗? 

10年前问过公司HR,作为大型外企,他们只会从985院校招聘应届生,除了使用价值,每年招聘这20个学生所花费的100万项目预算,还包含了这些生源为他们带来的雇主品牌投入。

同一问题,采访了身为创业者的Sir,他说不是985的一定比二三流院校的优秀,但大概率上,这是获取人才的高效筛选方式。 

对于“学历鄙视链”的问题,参与讨论的人大部分人是泰然接受的。学历的背后不只是一个学校的差异,它是一个人过往近20年的所有天然资源及努力程度的综合结果。 

最后想说的是,人们之间是有层级差异的,这从出生那天我们就已知道。只不过在某些时代、有些国家,有更好的上下层流动的通道,所以才有了“教育改变命运”,但这并非常态。 

往后,想再教育改变命运,会有更大难度,但好在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松懈状态,甚至达不到80%的努力程度,这才给了逆袭者以机会。 

但话说回来,向上的通道再宽,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毕竟,凭什么你的十年寒窗就能抵得过三代人的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凭什么你的十年寒窗,就抵得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