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之芬兰篇

02 芬兰教育全球领跑的秘密—从学校、家庭、制度和社会方面分析

纪录片一开始便说,芬兰虽然人口只有500万,却是世界公认的这里的孩子成绩好、创意强、快乐零压力的教育最强国。

不免让人充满好奇。

看完纪录片后,笔者分别从学校、家庭、制度和社会四个方面做了如下整理。


学校

位于首都赫尔基辛的SYK小学校,拉妮老师是这所学校的3年级老师。

每周,老师会给学生们上一堂(跨学科的)现象教学课,在这堂课上,拉妮老师会讲到艺术作品、数学、生物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周的主题是「时间、年龄和我自己」。围绕这个主题,老师带着学生们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学习。

首先,在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脸,问学生们时间是如何体现在脸上。让学生用ipad给自己拍一张照,录下自己的声音,并记录时间。引导学生更具象化的理解时间概念。也教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时间,什么是小时,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还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手掌去测量感受脸的大小长短,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自我认知。

另外,会带着学生们去康复服务中心与老人们一起画画。先让大家各自选一张图片,介绍自己的名字和选这张图片的理由,意在让大家互相认识。然后让大家画脸,眼睛、鼻子、耳朵或者侧脸。拉妮老师认为,这是一种自由表达自己的方式。她说,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如果身边谁也没有的话,那你什么也不是。所以人生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拉妮老师还提到了芬兰的“积极教育”。

“我们没有考试,因为我们想要避免竞争。任何形式的竞争。我们唯一评估的,不是他们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自己如何学习,如何搭档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学习,在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

这是现在在全芬兰都很重要的东西。哪怕我们中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又不擅长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还有最重要的,爱。”


而在位于拉彭兰塔的卡苏卡拉小学,安东和菲尼克斯老师带着学生们上了一堂森林课。顾名思义,就是在森林里上课。

老师发给学生们一张色卡,让他们在森林里找跟每种颜色相配的事物。找完了颜色,还要找气味。找各种不同的植物,形容它们的气味。学生们并不需要准确的知道每种植物的名字,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闻一颗湿的树干,可以说“闻到了雨的味道”,闻一块气味浓烈的树皮,可以说“闻到了自然的味道”……

老师说,带学生们来森林上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与自然的关系,好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芬兰社会的宽容与接纳、平等观念在禾斯曼公园小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25个国家,一共讲27种语言。伊娃校长让学生们在广播时用自己的语言,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他们在学校的声望。伊娃校长说,想让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知道,他们是学校很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在芬兰,贫富差距不会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每个学校会有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学生,老师不会过问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认为重要的只是孩子本身。


家庭

在片中,采访了三组各有特色的家庭。

第一组是爸爸来自中国,妈妈是芬兰人的组合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文化冲突的问题。爸爸说到了一件事儿,在女儿6岁时,教她做数学题,急的时候弹了一下女儿的脑门,结果被老师报告给了儿童保护部门。夫妻被叫去谈话了好几次。因为在芬兰,任何暴力,包括语言都是不允许的。家长应该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他们。

第二组是纯芬兰式的家庭。夫妻俩都是早教专家,他们对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自己的看法。爸爸说,虽然很多父母渴望与孩子做朋友,但也需要规则和边界。相比于好朋友,父母更应该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的人。所以父母需要去掌握平衡,不应该让孩子轻易破坏规则,但也需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跨过边界。

有一点比较意外的是,无论是第一组还是第二组家庭,都不会像美国电影里演的那样,在出门前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吻,并轻松地说上一句我爱你。在他们看来,说爱是一件很认真严肃的事,不会随意说出口。

第三组家庭很富裕。爸爸是总裁,年净收入在芬兰有排名。对于这样的一个家庭,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又会有怎样的观念呢。妈妈提到了一件事,儿子在15岁时,看中了一双很贵的乔丹球鞋,在芬兰,14、15岁时已经快要出去打工了。于是爸爸让儿子去送报纸、去麦当劳星巴克打工,用赚到的钱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爸爸认为这种经验很宝贵,面对孩子的抱怨,比如老板不好,雇佣的人很糟糕,没有好好培训他们等等,爸爸也会跟孩子讨论,如果自己是老板,会怎么做,鼓励引导孩子去思考。

相比于第一第二组,这组的家庭教育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爸爸)色彩。毕竟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明显不一样。

此外,爸爸还提到了中国的孩子,认为他们很努力拼命,但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而提到芬兰教育中的一大部分——“常识教育”,表示这其中的常识与创意,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到。


制度

芬兰政府看重人,重视教育。大量投资在学校和家庭。

在学校方面,70年代就进行过教育改革,将所有小学、私立学校都纳入到政府的管理范围。国家出钱,让所有人都上得起学,把钱投在人身上,培养人才,让人才去赚钱。

另外,政府还设置专门的“食物工厂”,为周围的学校提供免费的午餐。

除了食物,在教师培训方面也是免费。好教师是芬兰教育的基石,芬兰教师的教育程度很高,极受信任。学校不会设督查员检查他们的教学计划,他们也不需要写报告,每五年自动加薪,没有评职称分等级制度去限制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学习项目,实施符合孩子们兴趣的方式。

免费食物和免费教育,成为了芬兰人的基本权利。没人可以改变它们。

此外,在芬兰,教育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对于每一个孩子,可以选择上大学,也可以去职业学校边工作边学习。不存在好坏之分。若要问芬兰的最好的学校是哪所,那么回答是:最近的那一所。

而在家庭方面,在过去的80年里,芬兰政府会在每个孩子出生前,给父母发一个免费的百宝箱,在里面包含了新生儿需要用到的东西,衣服、婴儿用品、玩具、绘本等等,每年还会根据家长的需求做调整。

 

社会

在制度以外,芬兰整个社会比较安静,大家内心也平静,没有那么多竞争,社会本身讲究公平平等,街上奢侈品店也少,相比于财富的多少,大家更注重品位、素养这些方面的比较。


关于创造力

在采访曾经火爆全球的电子游戏《愤怒的小鸟》创始人彼得・韦斯特巴卡时,被问道: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吗?或者是天生的。

他回答:我们常说,芬兰的老师并没有在教,而是孩子们在学习。

芬兰孩子课余时间会参加各种兴趣班,其中有一个建筑兴趣班,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去粘合材料,要学会平衡,不让其倒塌。为了完成这些设计,他们需要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最后会懂得欣赏理解建筑,也懂得一些基本的建筑原理。

所以孩子的创造力,在课外的兴趣学习中,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那么最后,芬兰人对成功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三个9岁的孩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就像片尾说的,芬兰社会的高福利保障了个体的权利,他们被当作是独立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生活。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共识,就是:未来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样子。


*《他乡的童年》系列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小朋友的温柔乡」

一个专注于小朋友们成长的有温度的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乡的童年之芬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