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被管制的成长,为何会如此伤人?

《狗十三》被禁了五年,才总算来到我们面前。和朋友看完了这部电影,她说:“这也太惨了吧,有点儿不真实。”我觉得,不真实就没有被禁的必要了。她缠着我问,为什么呀?

大概跟中国的教育有关系,过于真实的剧情撕开了青春该有的模样,中国人的真实青春都长这样,有的或许比这还要惨。

1.牛奶换红酒,刀冰换旱冰,成长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电影《狗十三》,李玩父母离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再婚,后妈生了儿子。为了转移李玩的注意力,爸爸送到奶奶家一只狗,着迷于物理的李玩,给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相处久了,她和小狗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彼此相依为命的活着。

后来狗丢了,李玩疯狂一般的在小区附近的大街小巷穿梭,一心只想找回丢失的爱因斯坦,听见狗的叫声,不顾一切地乞求主人开门,换来的却是大人的不理解,成长的代价就是必须接受生活另一面的残酷真相。

有一次,为了逃避真假“爱因斯坦”的谎言,她逃出去,和男孩子一起喝酒,被父亲带回家后,她在浴室里哭,用水声掩盖自己的仓惶和脆弱。成长里的孤独、妥协与无力,就像浴室里氤氲而起的水雾,模糊一片,将她紧紧包围。

这时候,她开始接受那只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可能它和她一样,不被接受。爸爸说因为爱她所以才打她,以爱的名义扼杀青春里的叛逆,是成人世界里最狠心的罂粟花。

后来的她,噎着委屈吃下了狗肉;遇见爱情,轻描淡写的回拒;遇见了真正的爱因斯坦时,淡然地选择离开。经历了这些事情,李玩学会了曲意逢迎,开始隐藏自己的本真,她终于接受了成人世界的一些规则,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成长必经的蜕变。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导演曹保平这样说到,所以他拍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过于真实和坦诚,真实到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只有走过的人才会懂得。我几乎不回忆过去,也不主动强化一些不开心的记忆,那就借着这部电影写一下自己的生活。

2.地上满是闪闪发光的玻璃碎片,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我从小比较独立,独立到爸妈一点也不了解我。

我从一出生,他们就没有和睦相处过,从我记事起,他们就经常吵架,还会动手的那种。全是些家庭琐事,衣服不知在哪里了、饭菜不合口味,生意上的不顺,甚至连电视里的剧情发展都会形成他们之间一场“战争”的导火线。

当然,他们也会在金钱问题上大吵大闹,但钱却不是主要矛盾,总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关于家庭关于外人。我有仔细地观察过,他们之间最多说3句话,就会有一句矛盾。

这件事我过了二十多年才总算明白,他们就是性格不合,总是借着某个导火点争吵的不相上下,没有人愿意退让。

从我记事起,每次一到过年,我只有一个愿望:和别人一样安稳地过个年。但是这个愿望,十几年都没有实现。我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就快要实现了,结果半夜又被他们摔东西的声音所吵醒。家里的餐具,碗筷,暖瓶,只要可以拿来摔得东西,全都逃不过这个劫难。

就连家里的玻璃门、玻璃窗、手机电脑,只要可以用来发泄的东西,他们就会一件件地摔下去,每次都是捂着耳朵在被窝里伤心了。

有时候不幸遇上了,妈妈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离婚了,你跟谁?”我从不回答,因为那时的我宁愿面对他们每天的争吵,也不想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庭。

只能默默地收拾满是玻璃碎片的地面,冰冷的空气就在此刻凝聚着,如果他们想要继续吵下去,就会对我说一个字:“滚”!我什么也不说,默默地离开,因为我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后来的我到了读书的年纪,就开始一个人上课写作业,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最怕雷雨天,因为一到下雨,孤单就会显得特别明显。

他们还是喜欢吵架,第几句我记不得了,离了多少次婚也数不过来了。但是,我知道,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我的愿望就快实现了。

不知不觉,我大学都快毕业了。他们没有离婚,爸爸还是一样的大男子主义,脾气暴躁,妈妈却习惯他了。这十几年,随着读书的学校在变,住的地方也一直在变,搬了很多个地方,我却很少回到真正的家里,去和他们待上一段时间。

3.他不是恨你,只是恨那些你没有完成的事情

我跟父母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冷漠,爸妈总是觉得我不够努力,不够踏实,不够认真,不够用心。一旦做错事,就是无休止地批评,所以,我很少与他们交流。

我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有了爸妈的日常否定,我变得很孤僻,不习惯向别人吐露心事。偶尔有人夸赞我,我都以为这是别人的客套话。

从小到大,总有人问我,一个人时,会想爸妈么?我想了想,是真的不会想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的“想家”,我只知道,逢年过节,我只想一个人好好呆着,看那些还没看完的书,写那些还没写完的字,看太阳升起,看太阳下山。

有人说,故乡只有冬夏,没有春秋,我的故乡,没有冬夏,也没有春秋。

但如果你问我,你感激你的爸妈么,我会非常确定,“是的。”他们虽然不会以最好的方式去爱我,但是他们也非常爱我,他们会满足我生活里所有的需求。

在同龄人都要一周回家拿一次生活费时,我爸就开始每个月往我的账户里打钱。我每取一次钱,他就会收到一条短信。有了这些钱,我不怕生活里失去什么,我只怕失去这样的生活。

可能是从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总感觉爸爸除了钱,什么也不会给我,他对我大多是冰冷的。

小时候爸爸对我的要求特别高,别的小伙伴只考80分时,我就一定要考90分。别的小伙伴要考前十名,我就一定要考第一名,考不到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成绩单拿过来,考了多少分?第几名?跪下,身体和腿之间保持90度。“这样的惩罚在我身上已经司空见惯,一跪下就是几个小时,我甚至专门找了两块海绵绑在腿上,不过还是被他发现了,又是一阵惩罚。

所以从小我就特别怕他,不敢和他亲近,不敢和他沟通,只觉得这是上天派来专门降伏我的“天将”。类似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我从来不会怀念童年,也从没试图回忆过。对我而言,童年多是大片的阴影,还是随着时间就这样淡淡消失吧。

重新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悲观的气息,我甚至无数次问过自己,如果当初没有生下我,爸妈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我的脑海里,闪过无数次这样的想法,这就是我逃离这个世界最直接的理由。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格外深刻,那是中考分数出来的一瞬间。

我在初中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一般也是班级十多名左右。中考分数出来时,我拿起电话,一个字一个字听,最后,听到总分668时,哇的一声眼泪就出来了,觉得自己什么学校也去不了,可能要去最差的学校读书了。

放下电话,一个人一直哭一直哭,平时一惯严厉的爸爸,听到我把分数告诉他们时,竟然故意说了句,“768么?“我哭得更厉害了,觉得我这一辈子就要这样完了,我做好了接受父母挨骂的准备,很意外,那一次爸爸安慰了我,最后我也去了最想去的高中读书。

印象之中,这是第一次爸爸安慰我,我哭了,我知道那个时候我不是孤单的,他们是和我站在一起的,把我冰冷的心捂热了。

第一次有勇气写出这样的故事,是因为我真的释怀了,我的家人很爱我,以不同的方式。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很多人和我一样,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大家都一样,不孤单。

个人简介:夕小维(微信公众号同名)一个喜欢独行的文字朝圣者,有一颗追求所有美好事物的心。爱读书拍照,擅长逻辑思考个人分析永远元气满满,喜欢生活中所有温而不沸的故事。大一开始为奢侈品、科技产品、旅游教育平台代运营,这一路用我写过的文字拍过的照片照亮身边和我一样的人儿,愿大家都能成为生命里的一束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被管制的成长,为何会如此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