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当代价值: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2.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5.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根本特征。
6.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7.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其中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二者的关系:第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第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第三,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所谓良性互动是指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这种良性互动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8.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9.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三个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0.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三个深刻影响:一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即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11.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三种消极后果:第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第二,阻碍技术的进步。第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12.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三个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注:政党恶斗相互挚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也是一个重要的局限性。
15.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原因有三: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三是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6.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三大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17.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的三大表现: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18.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三大问题:第一,经济发展“失调”。第二,政治体制“失灵”。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三大原因: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0.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三大决定因素: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2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的三大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第二,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第三,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2.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