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聊一聊程序员这个职业能一直做吗?

大家好,我是满肚子奇怪知识的技术宅小伙,一个每天都在镜子前给自己磕头的硬核男人。提起年轻的程序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智商高、赚钱多、前途远大。但是,魔幻的是,一旦提起35岁以上的程序员,反而成了滴滴、美团、跑腿大户。这种状况实在很荒谬。之前在网上,我看到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说法,叫做评价一个职业有没有后期,只要看能不能在前面加上“德高望重”四个字。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像德高望重的程序员、德高望重的打灰人之类的说法确实有点不太常见。所以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关于前期职业跟后期职业的问题。

说出来很残酷,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年龄越大越吃香的。区分职业能不能吃一辈子,能不能德高望重,不是只看难不难,也不是看你是不是努力,而是要看这个行业的供给、需求以及效率这三个要素。所谓供给,看的就是入这行难不难,以及一个优秀的人才成型要吃多少资源,成本怎么样。如果入这行没有那么难,人才成型不用吃大量的资源,那么这个行业永远有新人卷旧人。所谓需求,看的就是这行是不是永远存在刚需,永远有活干。如果活没有那么多,那最后肯定也是卷起来。为效率,看的就是这行是不是优秀的人才可以一个人做出几十、几百人乃至上千人的活。又或者,这个行业会不会短时间出现基础革命,干掉大量的岗位。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前面的供需。但是这里要强调,前期职业跟后期职业只有区别,没有优劣。因为很多后期职业因为前期太过艰难,职业就没有后期了,就像 MOBA 里面的后期阵容易。

好了,这时候我们对比三个经典职业吧:程序员、老师、医生,分别用供给、需求和效率来看看这三个职业。

其中供给,也就是行业的门槛及人才产生的困难程度以及资源消耗量,程序员这个职业乍一看门槛很高,需要学很多的知识,但其实是三个职业中门槛最低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三个里面门槛最低的。为什么?因为程序员有智力门槛对吧,但这只是智力门槛,是专业门槛。成为程序员又不限制你的专业,虽然理论上计算机才是对口专业,但大部分程序员不是学计算机的,只要你的逻辑性跟英语水平足够,有点自学能力,都可以转程序员。无数程序员大神也不是学这个专业出身的,甚至还有很多没上过大学的大神呢。然后再看资源消耗,成为一个程序员并不需要你投入巨量的资源,一个程序员的诞生聪明人是完全可以自学的,因为程序员的教程太多太多,这些知识是可以免费公开获取的,容易获取,专业知识同样是门槛低的体现,这绝对不开玩笑,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你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你可以把这一切展示给别人,你到底是什么水平,把代码跟项目晒出来就可以了。学员社区的水平很透明很容易证明自己,不像我们金融行业,虽然也是不限专业学啥的都有,但是你自己努力的作用不如人家爸妈努力更有用,这东西你出生没有大概率就没有了。所以我说我们学金融的就不该激自己,就该激爸妈,他们努力比你努力管用多了。

这时候再看看医生这个行业,入门必须得是相关学校的相关专业,必须对口。你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大概率就成不了医生了。医生可以半路转行当程序员,但程序员没法半路转行当医生,这就是门槛高。另外即使你是学这个专业的,也不一定成为医生,还得有对口医院接受,并且即使接收了,还得经历多年的不赚钱、被人当狗用、各种学术成果被人白嫖、人情世故弄不好真的要挨揍。35岁才刚刚是职业的起点,很多同行没有熬到这个岁数,就已经饿死、猝死或者跑路了。再谈谈资源消耗,一个医生的培养背后是无数的资源投入,各种昂贵的器材、耗材,烧死的脑细胞,以及倒霉的小白鼠、小兔子,各种各样的奇葩病例,以及患者用鲜血跟生命贡献的素材,患者家属的社会教育。我老婆即使今天不在医院了,隔三差五还想拿我练练。一个优秀的医生背后的资源消耗太大了,医生本人也太累了,但就这样刚开始前几年也都是倒贴钱,不然怎么会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呢。

而反观程序员,则有千军万马转程学院的说法,沙雕培训班赚的盆满钵满,能千军万马转首先的原因他就是能转,就是门槛没有那么硬,其次是有钱,不然怎么没有千军万马转土木呢?这里要强调第二遍了:前期职业跟后期职业只有区别,没有优劣。因为很多后期职业因为前期太过艰难,职业就没有后期了,就像 MOBA 里面的后期阵容易。

多看教师,教师这个行业的门槛其实是有一点波动的。如果是三方培训机构或者部分私立学校的老师,那么主要看专业对口。甚至如果专业不那么对口,但是本科学校很牛,也可以放宽,毕竟本科学校证明的是你的初高中水平嘛,你的学生大概率也就是这个区间的。但如果是公立学校带编制的那种老师,其实要比医生还要残酷一点。一方面有专业对口限制,另一方面虽然教师证考的人也很多,但人家学校就这么多,学生一年比一年少,很多学校直接卡死了,每年就只招一点,直接锁死了门槛,等同于公务员事业边的门槛锁死。现在很多学校也都开始搞外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程序员就业,职场,程序员,职场,职场和发展,人工智能,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