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康德说:“妒忌就是忍着痛苦去看到别人幸福的一种倾向。”如果说虚荣心还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泛泛比较,那么卢梭认为,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与人的不平等就逐渐被制度给固化下来,进而发展成为支配和服从的不平等关系。

按照卢梭的观点,“自由是使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他人的意志,也不使他人的意志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所以对卢梭来说,理解自由的关键首先在于“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在他看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一个人所能遭到的最大不幸,就是看到自己受另一个人的任意支配。”

自由这个词虽然自带光环,但并非天然正确的好东西。恰恰相反,自由是一个本身充满歧义的超级概念,围绕自由产生的纷争远比共识更多,而以自由的名义导致的压迫和专制也并不少见。

启蒙运动者在反对迷信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起初人们反对一切“错误地相信”,接着人们有意无意地删去了错误二字,开始反对一切“相信”,最后人们重新建立起新的迷信。也就是说,启蒙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自身成了迷信,在消解神话的过程中自身成了神话,在很多反对者看来,这恰恰体现出人类理性的独断专横和自以为是。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担负起“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启蒙是自我启蒙,而不是被启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