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逍遥游》:品庄子的逻辑思辨,过逍遥自在的人生

西方学生学习中国哲学时,通常会遇到两个困难。其一是语言障碍;其二是中国哲学家表达自身思想的特殊方式。

比如,当你打开《论语》,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且上下章好似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大概5000字,如此简短,但这已是老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此外,中国哲学家也非常善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思。

比如《老子》全书都是至理名言,《庄子》擅长讲故事,各篇都充满比喻例证。

阅读起来,让人觉得好似在读散文,有暗示,也有诗意;但貌似缺乏逻辑与思辨。

对于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西方学生来说,要了解中国哲学内涵,简直茫然之极。

那么,中国哲学真的如西方学生所认为的,缺乏逻辑与思辨吗?

其实,非也。

人间逍遥游1.jpg

北大青年作家、古典文学学者陈可抒所评注的《庄子.内篇》一书《人间逍遥游》,他谈到了《庄子》中的逻辑之美。而以逻辑线来评注《庄子.内篇》,这成为本书很显著的特色。

陈可抒认为,庄子是一位很特别的学者。他绚丽的文笔和雄奇的笔墨,让庄子被人当成一流的文学家。

而《庄子》中宏大而绮丽的寓言、隐喻、思辨、立论共同构建了“我与天道”这个哲学命题。这些也足以说明庄子更是一位逻辑思维超一流的哲学家。

作者认为,庄子是在用“体、用、辩”三位一体的哲学思路在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

简而言之,庄子讲出自己的理论,叫作“体”;用这些理论来剖析世间的人和事,具体实践叫作“用”;针对人们对他的理论疑惑的解答和补充,叫作“辩”。

同时,“体、用、辩”三者又是相对的,“体”中有“用”,“用”中有“体”,“用、辩”也可化为体,这便是庄学的精妙之处。

人间逍遥游2.jpg

在第五篇《德充符》中,庄子用三个兀者(身残心不残)和恶人哀骀它的故事,来告诉大家,身体是外物,虽然身残者求道的“条件不足”,但求道的根本还是在于内心的坚持,在于修心,而不要拘于外物。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生潮起潮落,悲欢交织,面对命运的艰难险阻,非人所能控制,而一个人能把控的只有自己。

胜不骄,败不馁。穷时不看轻自己,富时不看重自己。命运不会让每个人的生活一帆风顺,面对现实,无论你身处何境,保持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勇敢地面对困境,朝着自己的目标攀爬向前,才是智者所为。

换言之,智者内心自有坚持,不为外物所累。

一个人身残心不残,亦能大有所为。

比如中国作家张海迪、意大利籍世界著名的盲人歌唱家安德列.波切利,以及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胡哲等,这些优秀的人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困于身体,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榜样。

人间逍遥游3.jpg

在《人间世》中,庄子讲了三个寓言“不材之木”“支离之木”“楚狂笑孔丘”,来告诉我们在世俗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欲做之事、必做之事和待做之事。

人活一世,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总会受到周围人的评价,有正面的,亦有反面的评价。有时候这些评价还互相矛盾。

人们也会突然对一事件,争论不休,突然爆发评论,也会突然湮灭无声。

世间总有非议,我心自有坚持,要主动地运用智慧,淡看世人的议论,不要受累于名利,这才是养生之法,才是逍遥之道。

“无用之用为大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无需用普世的社会价值来定义自己。如果凡事都以达到世俗的标准来定义自己,反而会丢了本真,失去自我。

一个人的“大用”就是遵循内心,做自己。

人间逍遥游4.jpg

人在这个婆娑世界中,常常受累于功名利禄,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心灵逐渐枯竭,对自身的掌控性越来越弱,随之陷入焦虑中。

读读《人间逍遥游》这本书,它或许可以成为你的“解药”。

做自己的主人,从社会压在你身上的桎梏中跳脱出来,找到自己到底要什么。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找到心灵上的逍遥。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人只是这个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顺应自然规律,遵从内心,不执着于身外之物,保持谦卑的状态,保持大智慧的进取心,真正的快乐将不请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逍遥游》:品庄子的逻辑思辨,过逍遥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