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期间,由于疫情的影响,对很多企业都产生了冲击,大多企业也是都延后了复工的时间,可是因此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开始暴露。
很多中小企业供应链断裂,公司资金流转困难,房租的压力和员工的工资压力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可以说,2020年,是对中小企业不友好的一年。
与此同时,除了企业关门之外,影响更大的反而是那些年轻人们。
人们都说,忙碌了一年,最向往的假期就是过年放假了,因为那是一年之中休息最长的时间。
但是最近好友们都开始嚷嚷,说再不上班,自己都要养不活了,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还都是90后,没有稳定的事业,基本月光,有的人还有的负债,他们说:这个年,过得着实心塞。
过年之前,他们还是朋友圈的精致青年,去的地方,出入的餐厅,买的东西都是普通人难以触及的。
他们拿着不多的工资,却过着富豪般的生活。
而现在,他们说快要养不活自己的时候,才知道,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下,都是年轻人欲望冲动下的提前消费。
有物欲很正常,但不能让物欲膨胀
一位月入十万的公司高管,逛商场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出了新款,爱不释手,价格八万,大手一挥就买下了,给自己添置了一份心里头的满足,这可以理解。
一位月入一万的白领,喜欢LV和Gucci,喜欢的款式要个三四万,自己钱不够,便以此为小目标,做了理性的财务规划,省吃俭用存了几个月的钱奖励自己,这也可以理解。
但一个月只员入五千,却借花呗借网贷月月消费过万,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有物欲很正常,但是不能让物欲膨胀,超过自己的承受极限,来一点突发状况的时候,真的受不住。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超前消费,需要把握一个度,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建立相应的消费观念,这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打拼很多年之后,心有不甘地回了老家,促使他离开的原因,是上海的高房价,他买不起。
他是个普通家庭出身,但是他的观念是:他的生活一定不能普通。
于是他租房要在繁华市区,不能是太次的公寓,吃饭顿顿在各种餐厅,买的衣物也都是大牌。
因此,他在上海打拼多年,没存下钱不说,身边朋友借钱加上网贷一大堆,每月按时还款都是问题。
关键是,这么些年,心思都在花钱上了,并没有做注意到需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才能挣到钱,他回老家之后也说:早知道就努力一点了……
错误的消费观,是提升自己认知能力路上的绊脚石。
超前消费的年轻人, 不过是患上了上流社会妄想症
我们看到身边朋友的朋友圈,不是到处旅游就是各种高档餐厅,再高档一点的就是配上五星级酒店和豪车的照片。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大学一室友,家庭一般,在一线城市有套房,但也仅此而已,说起来真不算富裕。
但就因为自己是本地人,不能给自己丢了面儿,恰好自己又认识很多富二代朋友,毕业之后于是跟着他们到处混,人家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
人家看到自己喜欢的鞋了,一买买好几双,自己跟着不能让自己被人看不起吧,忍痛跟家里人要了点钱买了一双,然后几双鞋凑一起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看着底下那些评论,就觉得自己是有钱人。
但是回到家,就开始发愁,自己工资只够自己吃喝的,虽然跟其他人相比不用每个月付房租,但自己大手大脚的习惯没法改了,于是能借钱能贷款的都借了。
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底下的难。
现在他年纪都28了,银行卡存款还是四位数,虽说自己没想买房,但好歹在一线城市,同样本地的人还是会觉得这小子没什么出息。
现在这社会,很多人都跟他一样,因为面子,想要在别人心中有点地位,盲目的超前消费,结果把自己搞得苦不堪言。
疫情当道,告诉窘迫年轻人们的道理
这次疫情真的给很多年轻人都上了一课,有很多人都说,自己就靠着每个月准时发的那点工资,背着房贷车贷,假期一长,没工作,就没工资,结果都逾期了。
因为平时的不节俭,沉溺于买买买,掉进了消费里的“陷阱”,导致不敢创业,不敢折腾,只求稳定的这种心态。
其实这样的心态很可怕。
年轻人20出头,这个年纪是没钱的,这没关系,但是要走出认知与格局盲区。
有钱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有钱人看到一个厉害的人,他关注的是别人怎么做到的,自己要怎么做。穷人看到的就只是人家运气好,自己比不上。
所以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能够变得更好的希望和勇气,在一个阶层呆久了,思维是会被固化的,生活也会被固化的,需要提升自己,给自己机会跳出现在的安乐区。
现在有一些负债的人们,也不要着急,现在大多数人欠的只是消费贷,额度都不高,这些钱小,慢慢的每个月抽出一点工资把这些都还了,给自己做一个规划,每个月还多少,什么时候还完,还完就把这些都关了。
之后就要开始存钱了,没钱,遇到什么事,只要不工作断了经济收入来源,生活就变得一团糟。
最后再提醒一下,承认自己没钱不丢人,当下就去努力,不能让以后没钱;要是多年以后还是没钱,没有一点抗击风险的能力,那才丢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