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生七年》从中我看到了什么?

最近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漫长的记录片《人生七年》谈谈我的感想

这一部历时一个世纪之久的伟大纪录片,看完之后感慨颇多,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人生总会有一些遗憾。不管是选择平凡的过完一生?还是想要以事业为奋斗的人生?还是碌碌无为过完一生?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度过这一生。人为的阶级的固化,一百年后也会随着生命终将消逝不复存在。值得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活着时候将要给孩子留下什么财产?


比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尼尔的一生。在21岁到42岁漫长的时间里,他在英国各地四处流浪,他过着索居离群的生活,自我苦苦挣扎二十多年时间。很多人觉得尼尔的人生过得及其失败,在我看来,造成尼尔情绪障碍的更多是来自于他的家庭,他有一个严肃的父亲和一个情绪化的母亲。我能感受到尼尔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压抑,好在善良的他不会做出伤害无辜的事。他这一停滞就是两个七年的时间。没有人帮助他,给他指明方向,而他也没有向任何人伸出求助的信号,他只是选择默默一个人疗愈伤口,长久和痛苦待在一起。

那一刻我突然好想大哭一场。在大学期间我突然就抑郁了,不得不中途休学,所有人都不知道我怎么了。就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是一年多,看似初愈了,却在时隔多年后的今天还在反复发作,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做到感同身受,我的悲伤情绪就和尼尔一样,需要到角落流淌伤口,独自承受煎熬。

看似风平浪静的原生家庭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垮内心脆弱的小孩。

我的母亲也是个情绪化的女人,婚后常歇斯底里,她永远不会明白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只顾着自己撕开伤口给孩子看,一遍遍的重复着外祖父带给她的创伤。而我作为一个小孩却要承受着那么重的压力,即使结婚后我还是会常常情绪低落。尼尔说,他的妻子忍受不了他的情绪低落,尤其是情绪低落时选择一个人独自待着。我太能体会他的感受了。我常想如果这辈子不结婚,就找一个偏僻的角落独自生活到老死。因为像我们这样有情绪障碍的人,很难和外界融合,在他们看来太难相处。

尼尔明明出生不错,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小生活优越完全有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他的人生却在21岁完全停顿了下来。而我出生也不错,父亲是单位职工,母亲是家庭主妇,我的生活在30岁停顿了,在家一待就是一年多。

很多人认为接受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教育才能实现阶梯跨越!但他们都都忽略了一点,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大多数人在事业和感情上受挫多是源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些人永远意识不到,他们结婚后依然还会重复父辈生活轨迹。还有些人明明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是会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比如刻意的流露自己的不满情绪。有些人既意识不到严重性却又明知故犯,比如我的母亲,她只会生育孩子不会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并不是单口头的教育就完事,很多时候必须逼迫自己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成熟的大人,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回忆起我的过去,太过于依赖心理咨询,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去了。多年后我才真正明白:人能拯救的只有自己。就算一个人去求助医生,如果自己不想爬出来,又奈何得了他?尼尔说过不再依赖人为的药物,这也是正确做法。除非自己真的有意拯救,不然求助医生也没用。

看完人生七年,触动最深的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我爱你”。孩子中年后也依然习惯表达对父母的爱“我爱你”。琳恩失去母亲的第二年仍未释怀,每每谈起还是会哽咽。她和母亲的关系就像是姐妹般,总是亲密无间。这样的感情确实非常的难得,母亲的离世令人同情。

而我不一样,与母亲的关系非常的疏远,倒不是因为母亲虐待或是暴力,而是我们真的无法亲近。唯独血液关系让我们时不时的表达关心,除此之外都是客客气气你来我往。中国的家庭向来都不会对孩子表达爱意,尤其是父亲。常常会觉得父爱如山,但那座山永远都是高不可攀,无法靠近。当然我也见过父亲和女儿关系非常亲密的家庭,也有母亲和女儿关系像朋友的家庭。我对他们的相处方式非常羡慕,他们真的很幸运。或许我出生一开始就是错误,生在一个不太有感情的家庭当中。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疏远。所以我成长当中根本就不懂爱是什么,甚至一度的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被爱的能力。三十多的人了一度对婚姻产生幻灭,无法想象美好的未来。不仅感受到爱的枯竭,还不够爱自己,自卑又缺爱,无法接受残缺的自己。这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到无法和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即便是恋爱也是如此。

人生七年之中,托尼是幸运的,她拥有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他一向很乐天派,小时候调皮,导演还曾认定他以后会走上犯罪道路,可他们都错了。他不仅没有变坏,还收获了幸福人生。他说“人天生本性不坏,就不会变坏”,他是不会变成坏人的,父母给予他足够多的爱,这样的人不可能走上犯罪,小时候调皮是因为有父母爱、足够多的爱,而这样爱成了无忧无虑的个性。不管怎么样,最终他也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健康的身体。这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成功没有定义,不管是以事业为重,还是以金钱为重。成功都是相对而言,因人而异,每个人对成功理解都不同,但结局都相同,人们都在追求终身爱人和幸福家庭。反观尼尔,他一辈子也没能找到一个爱他的人,没有爱的人生,他注定是孤苦伶仃的。他有事业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了,可那又怎样,没有爱,没有家庭,一个人活在世间也是较为凄惨。

尼尔曾说过“父母没有教会孩子生存技能,是父母最大的错误”可见父母对孩子影响太重要了,如果不是受原生家庭影响,尼尔也不会在外流浪几十年。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无法掌控未来,却能好好活在当下。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孩子成长,父母亦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而言就是天!就是地!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至少要有好的父母,要教会他做人原则和正确处事,才不会枉为父母。

孔子有句名言“子不教,父之过。”为人父母不能决定孩子未来走多远,但至少能趁着年轻教会孩子一些生存技能和以身作则的教育,那才是孩子真正的富有。

好的婚姻能治愈童年

14个孩子都在好的婚姻里过上了幸福生活。曾经迷茫彷徨排斥孩子,不想要生育的苏西,在28岁遇到了爱他的丈夫,她也开始养育孩子而且过得比从前更快乐。

还有保罗,7岁时充满忧伤的眼神,断言自己不会结婚,在28岁也遇到一个好的妻子,此后他们携手走过几十年的婚姻。保罗的婚姻令人羡慕,从过去忧伤不善言表到逐渐开朗和自信,这一切因为遇见了妻子,晚年保罗称:“她对我的影响令人难以置信,她让我看到了事物的积极一面,而不是消极。”什么才是幸福?对保罗而言“拥有家庭和健康才算是拥有幸福。”安德鲁也称比起7岁看大,他更看重婚姻,在成长过程中妻子的影响更为重要:“婚姻的稳定性,影响了我,使我成为一个温和的人。”

晚年尼尔也遇到过心仪的女人也试过结婚,只不过因为自己的情绪原因没能继续长久,不过他称“遇到真爱是幸运的,没遇到令人心碎。”晚年的尼尔并没有遇到携手白头的伴侣,而是一个人住着一个地方。

还有苏西,21岁的她焦虑不安,不再相信婚姻,不喜欢孩子。那时的她态度坚决眼神坚定。七年后,她的笑容比过去多了,拥有2个孩子,因为丈夫的出现她比过去显得更从容和快乐,也坚持要亲自带孩子。过去那个焦虑不安爱抽烟的苏西不见了。

后来我发现,多数的人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害,而遇到对的伴侣和好的婚姻能治愈好自身的创伤。

演员陈小春和应采儿,伊能静和秦昊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

如果说,人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另一种情况就是遇见对的伴侣了。

我曾在知乎看到有人认为,好的婚姻能影响人的一生仅限于女人,这是很片面的。《人生七年》中多数男主角都是通过婚姻得到了治愈也收获了幸福人生。如果有一个人像保罗妻子那样走进尼尔的世界,去温暖去融化他的心,他也不会孤苦伶仃的生活了吧。不仅女人需要好的婚姻,男人同样也需要。安德鲁并不是夸大妻子的付出,而是实实在在表述,如果没有妻子全职带孩子,也不会有和谐的家庭,也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他说妻子让他成为了一个温和的人。谁说不是呢?一个家庭当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和谐,处于破裂的婚姻当中,不仅双方受伤,孩子还会被连累到。

我曾经历过短暂无望的婚姻,也独自一人生活多年,生活常看不到希望。那种感觉就像爱的能源枯竭了。似乎爱从未降临过,很早就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生活无望常常对活下去也显得很不耐烦。

婚姻赋予了双方爱的能力,两人在爱的能量磁场才能生生不息的生长。爱是神奇的存在,爱也是生活的动力,爱贯穿人的一生,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幸的,是枯竭的。

人生短暂,快乐幸福比赚钱多少更为重要

幸福的定义?什么是幸福?问了很多人,大多数都回答有健康身体和幸福家庭。他们并不是鄙视钱,而是比起钱,有些东西更为重要,亲情和爱情还有家庭,孩子。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当年说不喜欢孩子的苏西,到了中年有了孩子,晚年后她的幸福你能感受到吗?她称“金钱,财富无法换来快乐和健康或任何之类的东西”如果用别人的人生和她交换她坚决不会,她拥有了爱她的丈夫和幸福的家庭。

还有约翰,早些年父亲去世,靠母亲到处打工供学费,他努力学习拿到了奖学金,当年他过得很艰苦,他应该很看重钱吧,但他显然不是爱钱的人,他称“以钱为目标并不可取”晚年他还把一些钱和物资捐献给家乡残疾儿童。

他们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物资并不发达,也不是处于赚钱容易的时代,但他们精神很富有,他们并非以赚钱作为人生的目标。

还有安德鲁,他出生贵族,家庭优越,但晚年他也认为比起工作,去体验生活更为重要。

教数学的布鲁斯,他一生以教学为目标生活简单充实,他认为:“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尼尔在21岁贫穷潦倒靠着社会救济生活,他也不会想着从商或赚钱为目的去工作,而是仍坚持写作,想要从政。42岁的他当上了社区议员,实现了从政心愿。比起钱,他更在意有没有人关注他写的东西。

在美国做科研的尼克,他把短暂的一生用在科研上,他希望能成功,因为失败会失望,希望热爱的科研能顺利进展而成功,并非因节目而出名。尼克从小对科研感兴趣,大学毕业之后才明白赚钱的重要性,即便如此,他依然还是会坚持从事热爱科研事业。

出生单亲家庭的赛蒙,他或许最缺钱吧,从小失去父爱母爱,他最关心的应该是物质生活,但明显他对从商赚钱也不太感兴趣,晚年和妻子前后收养了65个孩子。没有大爱的人很难做到这点吧。

琳恩和杰西,苏珊这三个女孩,在21岁就明白了这点,钱对于她们来说够用就行,不需要太多,因为太多意味着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毕竟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东西。她们只是做能力所及之事。他们平凡又渺小,在自己小世界里追求小幸福小快乐。

他们都乐于助人享受生活,比起钱,更为重要的是陪伴家人,孩子。这也让我看到了英国家庭的缩影。英国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和家人相处的时光,比钱金钱,他们更注重陪伴家人。

看完后我感触挺多的曾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婚姻不幸,也缺乏体验生活的乐趣。这一切,原来不过是因为我没能找到爱与被爱的能力。

此后我决定重拾勇气拥抱生活,继续前行,找回爱与被爱的能力。

人生短暂,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爱!原来爱真的会超越金钱所带来的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人生七年》从中我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