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垸垦殖:“云梦泽”被迫与人类“告别”|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②

云梦泽范围示意图

可以肯定地说,古云梦泽的消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衍生“恶果”。

秦汉征伐,战火烽烟加剧了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汉水里泥沙增多。江汉三角洲在泥沙作用下不断地向东推移,云梦泽被不断压缩、割裂,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斯时,这些湖泊尚有大量的水道和荆江相通,可起到汛期天然调蓄作用。

唐宋时期,围垸造田与河湖争地活动频繁。为开发肥沃的江汉三角洲,抵御洪水的侵袭,人们开始在荆江沿岸以筑堤方式来约束江水。至元朝时,荆江段已形成“九穴十三口”的分流局面,洪水期上游的巨量来水通过这些分水口进行自然调节。

荆江河段示意图

明清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沿江的堤防水平更高,传统的土方堤坝被改造成石堤。

明朝成化至嘉庆年间,荆江北岸的穴口全被堵住,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两口,上至堆金台(荆州城西北六十多里),下至监利县拖茅埠,长达124公里的江堤被连成一体,这就是著名的万城大堤,也叫万安大堤。

荆江大堤

为加强荆江大堤的管理,明隆庆元年(1567年),还专门设了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

清朝时延续明朝的做法,荆江两岸的堤防不断延伸加高,北岸江陵、监利和沔阳境内的江堤长达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内的江堤长达300余里。

荆江河段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发大水造成大堤溃决,江陵城被淹没。为堵塞决口,加固堤身,乾隆皇帝特拨200万两库银专款,并设石尺水志,规定堤防保固期限,改民堤为官堤。

斗转星移,伴随着泥沙沉积,江汉平原的地势逐渐抬高,加上江堤的阻挡,汛期巨量的江水只能另觅出路,转向南岸地势较低的洞庭湖。

历史上的几次大洪水,古籍里均有记载一一

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大洪水,藕池决口;

同治九年(1870年)和同治十二年(1873年)大洪水,松滋决口。

松滋河
藕池河

几次江堤决口形成藕池口和松滋口两个新的分水口,并冲出了两条河流:藕池河和松滋河。加上原有的太平口、调弦口,形成了荆江南岸四口分流入洞庭的局面。

宋朝之前,荆江分水口主要在北岸。元、明之后,就主要转至南岸了。

云梦泽正是在南朝至唐宋时期逐渐消失,江汉平原形成。云梦泽地域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使湖北成了“千湖之省”。

江陵县郝穴:石牛矶江段

云梦泽消失以后,担负起接纳长江洪水分流调蓄重任的,乃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只不过,洞庭湖取代云梦泽的过程相对缓慢,在很长年限内它和荆江、云梦泽是连在一起的,故洞庭湖古时称谓也叫云梦。

洞庭湖滩涂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垸垦殖:“云梦泽”被迫与人类“告别”|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