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直以来,兔子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胆小一些,因着这个问题,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头疼。
5岁以前,一直是外婆照顾兔子。外婆识字不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胆子本身也很小,害怕去哪里走错了,害怕万一孩子生病了,我在省城工作,把我叫回去,耽误我工作。
兔子和小伙伴一起跑,外婆会跟在后面跑,地级市里摩托车确实很多,外婆怕孩子摔着,也怕这些摩托车突然冲出来,会对着兔子说:“回家吧,别玩了,车子太多,我们明天再玩。”
兔子常常不情愿地撅着嘴,跟在外婆后面,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他的小伙伴,直到走进转弯处。
有一年多时间,我在省城,孩子在地级市,只有每周末回去陪孩子两天,一次去幼儿园,杨老师对我说:“孩子经常说,我想妈妈。”
当时,我的眼角湿润了,喉咙也哽咽得说不出话,沉重地低下了头。
没有办法,为了那份所谓的稳定工作,也没人带孩子,外婆又要照顾工作繁忙的外公。只能无奈地选择和兔子过周末生活。
02
接儿子回省城,兔子到了新的幼儿园,别人有时打他,他不但不还手,还不吱声,旁边打他的孩子的妈妈,看着自家孩子的行为,也跟没什么事一样。
也许是新的环境,其他孩子早已相处了两三年,都彼此熟悉了,而只有他是才来的。
兔子爸爸经常出差,照顾孩子的责任可能一大半都落在了我身上。
可六岁以后的男孩,更需要和父亲多相处,父亲的担当和勇敢,是男孩从母亲那里学不来的。多与父亲相处,男孩才知将来如何融入男人的世界,才知什么样的男人更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
兔子有些胆小,可能与爸爸带得少也有关系。现在,兔子爸对孩子的陪伴时间也多了起来。
03
发现兔子的问题后,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在养育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原来我内心深处也时不时会有焦虑感,兔子爸经常出差,我生怕,孩子要是搞病了,去趟医院要排老长的队,要盯娃、交钱、看医生、拿药、打针,一个人真难搞定。
因孩子在外被人欺负过几次,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担心他再次被人欺负。
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事情,我有时候会插手教他怎么做。
可告诉他如何做是我想要的,也许并不是他想要的,下次遇到被人欺负,他还是不会自己处理问题。
我可不可以问他:“这件事情,你想怎么处理?”“此刻,你是想原谅他,还是不想原谅他呢?”“你觉得这件事情里你做得好的方面是什么呢?”
有时我觉得别人打了他,不太能原谅,可只要人家稍稍给他示好,兔子很快原谅了别人,又和小伙伴兴奋地玩起来。
我原以为孩子很受伤,孩子却没有觉得他多受伤,何必呢?
孩子自己的感受最真实,既然他没觉得受伤,就遵从他内心的想法好了,我何必去干涉他和小朋友之间交往的事情。
我的焦虑还表现在,上了小学,孩子特多,二年级搬到三楼,我老担心他和其他小朋友在楼梯间撞到,因他们班有个男孩,腿骨折休学了半年,怕耽误兔子学习。
我就会在他进校门的时候,不停地唠叨:“上楼梯要小心点,孩子多,有时候慢就是快,不要怕迟到,生命安全更重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好好学习。”
可后来内心另一个声音对我说:孩子有着天然的自我保护能力,原则性的问题我把关把关就好了,更多时候还是要相信孩子,给足孩子自由探索和成长的空间。
04
为了改善兔子的一些胆小行为,我也想了一些招。
5岁起,我带着孩子登上了500人年会的舞台,表演过《声律启蒙》、《满江红》等,他的那份镇定令我相当震惊,原来每个孩子心里都驻着一个舞台梦,上了舞台就是绽放自己神采的最好时机,心里只是单纯地想着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并没有想其他事情。
我也帮儿子联系了较好的画画机构、联系了登载画作的刊物,我并没有跟编辑提及稿费的事情,钱不钱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孩子的作品登上了较有影响力的刊物,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心理营养和学习动力。有这一点足够了。
孩子过生日,或者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我会买好几种时令水果,准备较多零食。也带着他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烧烤、爬山、打篮球等,增进孩子间的交流。
他们班上有个男孩学习不太好,但人很开朗,不计较得失,跟他爸妈交流,发现他爸妈也很大气,这样开朗且乐于助人的孩子,也正是我们孩子需要学习的,凡事不要太在乎,不要患得患失,人活得洒脱一些,开心会更多。
现在,这个乐观的孩子和我家兔子成了好朋友,我常想,小朋友之间交往不要太在乎成绩,应在乎性格方面的取长补短。
虽然我在养育孩子方面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老师说孩子在学校也活泼了不少,可是孩子胆小的习惯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改掉,我也常常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凡事都有两面性,谨慎的孩子不容易出大的差错,做事比较稳重,考虑问题细腻、周到。
05
孩子天生是感知情绪的高手,妈妈总是处在高焦虑、高担心的状态,孩子必然能感受到,孩子要承担起妈妈的这份焦虑,从而缩手缩脚,自然而然真的变成了母亲口中那个“胆小”、懦弱”的孩子。
胆小的孩子,究其原因,都和父母的过度焦虑和担心有关。
比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跟别人一起走路时,常常不愿意记住来时的路,因为潜意识告诉我们,有人在记路。而如果是自己走一段陌生的路,多半会记得来时的路,因为只得靠自己。
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一样。当妈妈的,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孩子心里知道有人会帮我做,那我不做也罢。久而久之,他的独立能力会比同龄孩子弱很多。
通常来讲,孩子两岁以后就开始了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主权,与想一味掌控自己的父母进入了斗争的征程。
这也说明孩子并不是不想独立自主做事情,而是妈妈剥夺了孩子独立探索的权利。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是很渴望自主权的。
那就将这份自主权还给孩子好了,只是在他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爱的支持,就够啦。这样或许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胆小的孩子,很多是父母的焦虑、恐惧、包办代替制造出来的。父母学着减少焦虑,沉着应对,允许试错,把独立自主权还给孩子,孩子会在体验和探索中逐渐找回那份原本属于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