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3《故事二则(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大得像车轮的虱子——《故事二则(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讲的是名医扁鹊的故事。扁鹊数次拜见蔡桓公,发现蔡桓公患病,想要为他诊治,却数次被拒绝。一意孤行的蔡桓公终于丧失了医治的最后时机,等到他浑身疼痛,再派人去请扁鹊时,发现扁鹊早已去了秦国。

《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虚心的纪昌向射箭能手飞卫请教射箭技艺,他按照飞卫的指点练眼力,先用两年的时间练好了牢牢盯住目标的本领,再练习把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的本领。当把眼力练扎实的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终于教了纪昌开弓和放箭的本领,纪昌最终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这两则生动曲折、寓意深刻的故事,穿越了历史的隧道,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一、见微知著的雅典将领——地米斯托克利

在第一次拜见时,扁鹊便告诉蔡桓公,他的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在第二次、第三次拜见时,扁鹊又同样提醒。

扁鹊真是一位见微知著的医者,“见微知著”指的是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看清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扁鹊透过蔡桓公的身体现状,看到未来疾病发展的趋势,提出及时诊治的解决方法。

雅典统帅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城邦第二次希波战争时期的统帅,他也是一个见微知著的人。

在公元前5世纪初,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把矛头指向了依阿尼亚地区。波斯国王要求依阿尼亚地区各希腊城邦将民主制改为君主制。各希腊城邦当然无法接受这个无理的要求,波斯便借机宣战。

古希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是由近一千五百个独立城邦组成的集合体。依阿尼亚地区的诸希腊城邦,无力抵抗波斯帝国。雅典和埃维厄两城邦派出大量士兵以及军舰出兵救援。这一行为惹怒了波斯帝国,公元前490年,波斯出动陆海军25000人进攻雅典和埃维厄两城。

在公元前490年9月的一天,一大支波斯军队在马拉松平原登陆。马拉松战役爆发,双方进行了决战,雅典人取得了胜利。

当大多数希腊人认为战争已经结束的时候,地米斯托克利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对马拉松会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这场战役并非战争的结束,相反,它是雅典与波斯帝国之间更激烈冲突的开端,他认为雅典应该继续进行作战准备。

地米斯托克利甚至预料到下次的作战将会以海战为主。他说服公民大会,把银矿的收益用于扩建海军,控制海洋,铸造了200艘动力十足的三层桨战船,雅典渐渐成了海上的强国。

马拉松之战十年后,波斯军队卷土重来,第二次希波战争爆发。

地米斯托克利正是雅典城邦希波战争时期的统帅,波斯军队来势汹汹,迅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土地。可是,当波斯军队来攻雅典时,却发现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原来,地米斯托克利这次唱的是空城计,他组织雅典居民撤退,把战场转移到海上。

接着,波斯王收到雅典舰队在萨拉米海湾内讧的情报,他下令出动全军600多艘巨型战舰驶进萨拉米海湾。

到了萨拉米海湾,波斯人才发现自己掉入了陷阱,在狭窄的萨拉米海湾,巨型的波斯战舰不能自由行驶,只能任凭小巧的雅典战舰撞击。灵活的雅典战舰用船头的撞角撞击波斯战舰的侧面,令波斯人乱作一团。最终,波斯军队只得无奈撤退。

在公元前479年,不甘失败的波斯王派五万大军再度进攻希腊,这次地米斯托克利再次使用空城计。在希腊联军的攻势下,波斯军再次大败而归。

二、蔡桓公的病——质变与量变

蔡桓公的病,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变化过程。疾病侵袭蔡桓公身体的过程,蕴含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哲理。

哲学家认为,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量变或者质变,它们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新的量变。

当扁鹊第一次拜访蔡桓公的时候,蔡桓公的病灶在皮肤上,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慢慢发生着量变,所以等到扁鹊第二次拜访蔡桓公的时候,病灶已经由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了。在蔡桓公第二次拒绝扁鹊的建议时,病灶继续发生量变,慢慢发展到肠胃里,直到深入骨髓。当疾病已经深入蔡桓公的骨髓时,扁鹊也无能为力了,这时,原本小小的病灶已经变成了可以夺走生命的绝症,这个转变便是质变。看到疾病发生了质变的扁鹊,只好逃往秦国去了。

理解了质变与量变的哲学原理,我们也就能更好地听从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谆谆劝诫,也就能更好地感受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良苦用心了。

三、针灸法及其起源

当蔡桓公的病发展到皮肉之间,扁鹊也可以用扎针的方法治好。这里的扎针,指的是针灸法中的针法。

针灸法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提炼、总结出来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也许你会疑惑,什么是针灸法呢?其实,针灸法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一种用针等机械刺激病人的穴位,通过扎针来治疗疾病的手段。针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还要时常与野兽搏斗,身体免不了受伤。出于本能,便用手去按揉不舒服的地方,他们发现通过揉按或者用尖刺刺激疼痛处,身体的疼痛就会有所缓解。渐渐地,人们开始有意使用一种叫作“砭石”的针石来治病。后来慢慢发展成小小的银针。

灸法是一种利用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的手段。在经过中医院病房时,我们若留意,也许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艾香。那是大夫为患者施行灸法时散发的味道。医生把燃烧着的艾绒对准病人的穴位,通过熏灼产生的热来实现治疗的效果。灸法的发现离不开火,当祖先们被偶然喷溅出来的火星灼伤皮肤之后,意外发现它能消除身体上的某些病痛,人们渐渐学会点燃树枝或者干草来缓解身体的不适。经过长期的摸索,人们逐渐选择了常见、易燃、带有香气的艾作为治病的原料。

四、那达慕大会中的射箭比赛

纪昌勤奋刻苦,终于练就了非凡的眼力,成了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我们无缘一睹纪昌的风采,不妨去欣赏一下那达慕大会上那些能骑善射的蒙古族同胞的风姿。

在我国北方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上,到了水草丰美的夏秋之交,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就开幕了。那达慕大会上的主要竞技项目之一便是射箭。

射箭比赛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至于弓箭式样、重量、长度、拉力等,都没有规定,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弓箭参赛。

那达慕的射箭比赛可以分为原地立射(静射)和骑射两种(另一说法中还包括远射)。

立射(静射)就是站立射靶。射手站好,等到裁判发出指令后,即刻搭弓射箭。

骑射就是骑马射箭。射手身背弓箭,骑马来到起跑线上等候裁判发令,等指令声一起,射手立即骑马出发,瞄准箭靶,拉弓射箭。

射箭比赛一般遵循3轮9箭的规定,即每人射9箭,分3轮射完,以中靶箭数的多少来评定参赛者的名次,前三名将得到奖励。

在历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狩猎、战斗中必不可少的武器。技艺高超的射手们射出的一支支破空飞射的箭,令人不禁联想起那蒙古族的民歌:

蒙罕山的藤条当弓背,麒麟的筋条做弓弦。神力无边的弓箭哟,能射穿十二层云天的弓箭,把鬼蜮阴云齐冲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3《故事二则(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