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每个人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是高度可塑的,从口语化文明到书面化文明,再到互联网文明,我们的大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如果我们沉迷于互联网世界,对我们自己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时间正在网页上搜索图片、准备明天的PPT,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来一个弹窗,提醒你收到一封新邮件。刚回完邮件没过一会儿,QQ群里一个@所有人的新消息又在下面闪烁不停,你不想被打扰,点了一下“忽略全部”,过一会儿手机又响了一下,一是熟人发来的微信,回了微信没多久,手机又一次震动,点开发现是1条促销短信:本周共享单车继续免费骑行。忙活了这么半天,一张PPT都没有做完,你有点小小的挫败感,想整理一下思路,于是起身去冲了一杯咖啡,回来的时候发现,电脑QQ和微信正在双闪。

在《浅薄》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人类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在整个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在口语化时期的记忆最好,到了书面化时期,进行深度阅读的专注能力最好,而到了互联网时期,人们擅长多任务处理,精力却更加分散,无法做出深入的思考,变得更加浅薄。因为从记忆的角分析,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这样发展下去,对我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曾经是《哈佛商业评论》的执行主编,他写过3篇影响力巨大的文章,一篇叫《谷歌让我们变愚蠢?》,一篇叫《IT不再重要》,还有一篇叫《自动化让我们变得笨拙》。我们今天介绍的这本《浅薄》,就是从《谷歌让我们变愚蠢?》这篇文章引申出来的,探讨的是互联网对大脑造成的影响。

《浅薄》曾经入围2011年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的最终决选。普利策官方给出的评语是:“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深入探索了互联网对人造成的生理影响、对人类文明传承延续的影响,把技术含量很高的研究成果用通俗明了的方式呈现在普罗大众面前。”

在《浅薄》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卡尔对互联网的批判是非常猛烈的。他用大量科学实验来论证,在适应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失去人类最有深度、最为深刻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浅薄,互联网改造了我们的大脑。想一想我们现在每天用手机、用电脑上网的总时间,不禁让人胆战心惊,我们是不是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如果你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你就不必为此感到惊慌,在领会书中内容的时候,也能正确做出自己的判断。

《浅薄》这本书在美国的上市时间是2010年的6月15日,刚一上市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迅速登上亚马逊和《纽约时报》的畅销榜。而就在新书上市的一周前,6月8日的凌晨1点,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iPhone 4,这个划时代的产品,宣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见,《浅薄》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主要还是针对PC时代的互联网,那个时候,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还是互联网的主流。当时的人们沉浸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喜悦当中,看到谷歌、雅虎、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带来的巨大便利,一窝蜂地唱赞歌,大家纷纷展望互联网时代美好的未来。而尼古拉斯·卡尔却用《浅薄》这样一本书,非常冷静、也非常及时地给了大家当头一棒。

卡尔在接受中国媒体专访的时候谈道,他写《浅薄》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攻击互联网,他也认为谷歌搜索非常有用,但是他注意到,搜索引擎只会一味地鼓励你搜集碎片化的信息,而不会帮助你针对一件事进行专注地思考,他发现这样的趋势,由于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变得越来越明显。所以他想用《浅薄》这本书,给那些还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一个善意的提醒。他要告诉人们,在使用数字媒体的时候,既要注意到它带来的好处,也要注意到它可能让我们付出的代价。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来为你详细讲述书中的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3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是人类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具有可塑性;第二个重点,是从口语化时期到书面化时期,再到互联网时期,不断变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一直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变得更加浅薄;第三个重点,是从人类记忆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有着根本的区别。把记忆外包出去,会对我们个人乃至人类文明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具有可塑性。过去人们认为,在生命的早期,也就是婴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人的大脑变化最显著,成长空间最大,可塑性最强。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大脑在成年以后会逐渐固化下来,不会再出现大的变化。

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大脑的可塑性贯穿人的一生。大脑可不是混凝土结构,只要一开始浇注成型,等它凝固、硬化了就不会再变。即便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大脑,都具有可塑性,可以发生新的变化,不断形成新的神经回路,一些旧的回路得到强化,另一些旧的回路得到弱化,甚至可能彻底萎缩。有证据表明,我们大脑中的细胞的确是用进废退的。

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微小的电极插到猴子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当中,这个区域主要负责传递猴子右手的感觉信号。科学家分别敲击了猴子右手上的各个部位,如果敲到大拇指指尖,观察到电极末端的神经元发出了信号,就说明这个位置的神经元对应的是大拇指指尖的感觉信号。然后在大脑这个区域里换一个地方再插入电极,再敲击猴子的手,看看这个地方又对应哪个部位。这样重复了上千次,最后科学家绘制出一幅猴子的脑谱图,哪个地方的神经元对应手上哪个部位的感觉信号都一一标示了出来。

接下来科学家在猴子的手上割了一个口子,把感觉神经都切断了。他们想看猴子的大脑会做出什么反应。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猴子手上的神经像藤蔓一样杂乱无章地长了出来,大脑的对应区域也出现了混乱。触摸它的小拇指关节,大脑却告诉猴子被摸的是大拇指指尖。刚刚绘制好的脑谱图全乱了。但是更神奇的是,几个月以后,还是这只猴子,所有的混乱又都消失了,猴子的大脑告诉它的信息和实际敲击的位置重新变得一致。这并不是因为被切断的神经重新连了起来,而是因为猴子大脑的神经网络又编织出了一幅新的地图,新的神经路径经过调整,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在这个实验之后的30年里,科学家又在很多猴子身上做了大量的实验,所有实验结果都表明,成年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在人身上有这样几个现象也证明了人脑的可塑性非常强。

一个就是残疾人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能力可以超越常人,比如说盲人的耳朵就特别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可以用脚写字、用脚拿筷子吃饭,甚至用脚穿针引线。过去我们常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再开一扇窗。”其实这句话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成年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盲人原本用于传递视觉信号的神经元没了用处,神经网络会把它们连接到其他知觉信息的处理系统当中,比如听觉和嗅觉,所以盲人的其他感官可以比一般人更强。

人类社会中还有一个现象,也证明成年人大脑的可塑性强。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开车的人,比如出租车司机,他们大脑后部的海马状突起就比一般人要大。这个部位负责描绘周围的空间环境,这个部位变大,对司机们记忆地点、辨认路线都有好处。而大脑后部的海马状突起变大,大脑前部的海马状突起就会变小,相应地也会削弱出租车司机在其他方面的记忆能力。大脑内部做出的这些调整,可以让司机对空间信号的处理能力得到不断地强化和提升。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作者讲到大脑的可塑性贯穿人的一生,这确实是近些年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可塑性在人的一生当中都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上。

美国神经学家查尔斯·尼尔森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人大脑可塑性的水平是逐渐下降的,而想要建立和巩固新的神经元连接,要付出的生理上的努力是逐渐增加的。举个例子来说,老年人的确可以学会用智能手机,能够适应手机阅读的方式,这是大脑可塑性的体现,但是他们要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是年轻人的好几倍,说明了大脑可塑性的水平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就是说,虽然互联网确实会改变人类的大脑,但改变的程度、造成的影响并不像作者认为的那么绝对。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人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具有可塑性。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说从口语化时期到书面化时期,再到互联网时期,不断变化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怎样塑造我们的大脑的?为什么说互联网会让我们变得浅薄?

第二部分

内容呈现的演变过程,大可以分为3个阶段:口语化时期、书面化时期和互联网时期。首先是口语化时期,这是人类记忆内容的黄金时期。我们都知道,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在东方,有孔子和释迦牟尼,在西方,有苏格拉底和耶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述而不作。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本人传道、授业,但是不会把自己宣讲的这些内容写下来,只动嘴不动笔。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佛经、《圣经》中的《新约》,以及苏格拉底的谈话录和各种著作,都是他们的弟子和后人记录下来的内容。我们今天的思想家如果要流芳百世,一定要著书立说。

但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内容的呈现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演讲和口述,为了能吸引听众,让演讲做到既精彩又深刻,对演讲者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要求极高。想一想今天要你在完全脱稿、还没有PPT的情况下做1个小时的公开演讲,你得练习多久?而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可以出口成章,口若悬河。说明他们不仅记住了大量的知识,还对自己的讲稿烂熟于心。而听众,包括他们的弟子,能够把大量的内容转述给别人,记录下来,也是对记忆能力的极大考验。

这个时期可能是人类对语言内容的记忆能力最好的一个时期。苏格拉底就曾预言,书面文字虽然可以帮健忘的老年人进行回忆,能捕捉人的思想,但是对文字的依赖会改变人的头脑,不会让头脑变得更好用。用外部符号代替内部记忆,有可能让我们成为浅薄的思想者。

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类真的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了。由此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也就是书面化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扔掉了记忆内容的包袱,深度阅读带来了专注程度的提升。

柏拉图认为阅读能够代替记忆,用文字记下来,就可以把人从记忆的约束里解脱出来,思维和表达可以更自由。书写不仅不会让人变得浅薄,还能增强人的意识。不过因为从柏拉图时代一直到15世纪以前,都没能实现图书的大规模印刷和发行,手抄本的图书又很贵,这种靠书写增强的意识只能局限在少数的文化精英当中。这段时间里的书面语言长期受到口语化的影响,人们只是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单词之间没有空格,都是连在一起的,阅读的时候就像在猜谜语一样,需要断词断句。大脑皮层中负责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前部区域就非常活跃。直到罗马帝国灭亡,书面语才摆脱口语表达的传统,开始为阅读者服务。

在单词之间添加空格,缓解了人们分析文本的压力,使得快速地默读、更好地理解文本成为可能。学习快速阅读让人类大脑的神经回路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大脑的视觉皮层可以在几毫秒之内识别出字母和单词的视觉图像。不用解决断词断句的问题之后,大脑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文本含义的解读中去。阅读的效率更高了,阅读的专注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你可以想象一个中世纪的读书人,他的窗外可能有家养的鸡鸭牛羊在争夺饲料,可能有临街的商铺在高声叫卖,发出各种吵闹的声响,但是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把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眼前的字词、思想、情感当中,产生内部的刺激流,从而排除掉一切外部的刺激干扰。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深度阅读。

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人们会因为专注而产生代入感,也就是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到了15世纪,古腾堡发明了印刷机和活字印刷术,改变了文字内容传播的经济格局。人们开始争相购买、阅读活字印刷机生产出来的廉价图书。印刷文明进入鼎盛时期。“长时间专心致志地阅读内容”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在阅读过程中,人的大脑里面发生了什么呢?

200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扫描仪分析了人们在看小说的时候,大脑里会出现的反应。他们发现,读者会在大脑中模拟小说叙述过程里的新情境,小说里面写到主人公的行动和感受,读者就会把读到的东西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在读小说的时候,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进行过类似活动时会涉及的部位,因为深入地阅读,人们沉浸到故事中,也就产生了代入感。可以说相比于口语化时期,在书面化时期,人们把繁重的记忆工作外包给文字,发展出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扔掉了记忆的包袱,换来了专注度的提升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而到了第三个时期,也就是互联网时期,人们不仅把记忆的任务进一步外包给了搜索引擎,还大大削弱了阅读文本时的专注度。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是:速度变快、阅读量上升,而深度下降。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浏览公众号文章的,是不是一边看一边滑,一片一片扫着读,读个大概的意思,有图的时候会多看两眼,看到满屏的文字会非常没有耐心。读完一篇关掉页面,如果让你复述一下整篇文章,你还能记住多少东西?

我们今天愿意花大量时间读屏幕而不是读书,除了互联网能带来诸多便利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互联网阅读调动了多感官的参与。当你点击鼠标、滑动滚轮、敲打键盘、触摸屏幕的时候,触觉参与进来了;新邮件弹窗的铃声、电话铃声、手机震动、微信短信的提醒,听觉也参与进来了。互联网阅读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知觉的参与,一直在向我们的大脑发送持续稳定的刺激输入流,在大脑中培养并建立起一个快速灵敏的响应和反馈系统,鼓励我们重复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接收这些刺激的神经更加敏感。这是阅读纸质书过程中不会产生的反馈效果。

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作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互联网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却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它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内容,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结果是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浅、更快、更浮躁。我们的大脑比古人的大脑更适应多任务处理,却更加三心二意。当微信、QQ、短信、电话、邮件、网页信息轮番轰炸的时候,我们的处理能力确实比从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这样分散了我们的精力,频繁打断我们的思路。会让那些只有在专注状态下才能想出来的创造性想法和解决方案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以为,专注地苦思冥想却想不出来的时候,先处理其他任务,可以换一换脑子,把问题放到潜意识里面去思考,说不定过后就会有灵感迸发出来了。

但是互联网鼓励的是接连不断的精力分散,一次又一次的走神,和暂时性的分神完全不同。互联网世界中各种刺激你的杂音,不仅会造成你的有意识思维中断,也就是专注的思考过程被打断,同时还会让潜意识思维短路,以至于没法进行任何深入思考,大脑成了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器,看见什么就接收什么,没法做出复杂的信息处理。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浅薄”一词的真正含义。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作者非常笼统地抨击了互联网这个整体,好像所有的互联网内容都会让人变得浅薄。站在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角度去看,这样的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互联网上当然有很多碎片化的信息,还充斥着一些色情、暴力之类的低俗内容,不断地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因此就说整个互联网都会让人变得浅薄,那就是没有看到,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比如电子书、视频课件、音频课程等等。人们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深入的学习,提升自我的认知,从这个角度说,互联网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深刻,而不是更加浅薄,这是作者没有看到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从口语化时期,到书面化时期,再到互联网时期,我们对内容的记忆越来越浅,作者认为,互联网阅读让我们不断地分神,变得更加浅薄。下面,来为你说说最后一个重点:从记忆的角度分析浅薄的原因,我们发现是因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有着根本的区别。把记忆外包出去,会对我们个人乃至人类文明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三部分

从记忆的角度去分析,浅薄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什么?别人跟你说了一个电话号码,你马上要打过去,打完这个电话你就忘了这个号码,这是短期记忆。工作记忆是什么?高考前最后一个月,你要集中精力复习,记住大量的知识,不是背了就忘,而是在考场上能够随时取用,复习过程中的记忆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并不牢靠,高考完不复习可能也就忘了。但有些东西你永远不会忘,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就是长期记忆,是你长期以来得到过很多次巩固和加强,烙印在你脑海中的记忆。我们碰到一个东西,需要记一下,这是短期记忆;需要努力把它记住一段时间,方便调用,这是工作记忆;记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这是长期记忆。

我们说一个人很深刻、知识很渊博,是他能把很多知识保留在长期记忆里面,随时调取出来,就像从图书馆里拿出一本书来这么轻松。但是我们记东西的时候,并不是很多东西并排着记下来的,而是线性的,是“一口一口吃进去的”。专心阅读纸质书的时候,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把重要的内容一点一点记住,有很稳定的信息流入工作记忆区,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转入长期记忆储存起来,如果过后出现遗忘,我们还会复看,巩固长期记忆。

要存储长期记忆,大脑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神经细胞还会形成新的突触终端,导致大脑发生了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新的突触终端的生长和维持,让我们的记忆更长久。而短期记忆完全没有这个生理过程。实验人员给小白鼠注射抗生素,阻止细胞合成蛋白质,发现它们无法形成长期记忆,但依然可以存储短期记忆。这说明两种记忆在生理上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

学问再渊博的人,也需要积累大量的长期记忆,下的也是苦功夫,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互联网阅读是并发式的信息流,不仅有微信、QQ和网页同时呈现在你面前,而且每个网页上还有很多超链接,吸引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去看其他的内容,这样同时流入工作记忆区的信息太多了,大脑处理不过来,我们就保存不了这些信息,它们不会到达长期记忆,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成为短期记忆,稍纵即逝,这样做损害了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如果长此以往,会对我们造成很多危害。

比如我们会越来越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因为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所以我们上网时间越多,大脑做分散精力的多任务训练就越多,大脑会更擅长处理短期的多任务,但是集中精神长期记住一件事情的能力就会变差。自己记住的东西越少,就会越依赖电脑和互联网存储的海量信息,从而进一步分散精力,无法专心记忆,加深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造成恶性循环。

再比如,我们的精力越分散,我们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就越差,换句话说,我们很难走心,和他人建立起真诚的情感纽带就更加困难。

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各种高级情感,比如同情心、怜悯心和敬畏心,都来自缓慢的神经过程。当看到别人经历痛苦折磨的时候,对别人的精神痛苦感到同情,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我们要理解他人的处境,就需要花时间去体会。但是如果我们精力分散,无法集中,对所有情况都只会做出快速、浮浅的处理,我们就很难体会这些微妙复杂的情感,缺乏沉浸其中的代入感,不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心理感受,变得更加冷漠,缺少同情心。

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而言,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浅薄的影响:记忆外包,文明消亡。把记忆的任务外包给互联网,会危及我们人类的共同记忆和文化传承。我们不仅有个人记忆,还共同构建了支撑着整个文明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每一代人个人记忆的总体变化而变化。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后代连“床前明月光”和“锄禾日当午”这样的古诗都背不下来,都要到互联网上去查,我们的中华文明还能得到传承和发展吗?这样的中华文明,还有什么独特性和深刻性可言呢?把人类的记忆全部外包给冷冰冰的数据库,留下的只有数据和字节,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该怎么看待作者这些非常激进的预言呢?我们还是要回到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中去理解。作者明确地说过,他并不反对互联网本身,他只是要在大多数人头脑发热、憧憬互联网美好未来的时候,提醒人们,既要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也要注意到它可能让我们付出的代价。

现实情况是,如果长期沉迷于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专注力,但不会陷入依赖互联网的恶性循环;可能会让我们因为玩儿手机而冷落了家人,但不会因此就彻底变成一个冷漠的路人;可能会让孩子们传承下去的文化积淀变得更少一些,但想要顺利从学校毕业,该背的唐诗宋词还是少不了的----这些才是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也许正在发生的事情。作者看到的不是这些温和的现实,而是极端的终局,他想用这样的终局提醒我们:永远不要让极端的终局成为现实。如果你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就不会再任由自己真的变成一个互联网的奴隶,这样的终局也就不会到来了。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回顾一下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过去人们以为大脑只有在生命的早期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大脑的可塑性贯穿人的一生。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大脑的塑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退。

其次,我们说到了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内容呈现方式一直在塑造着人类的大脑。在最早的口语化时期,古人可以记住大量的内容,这是人类记忆内容的黄金时期。进入书面化时期以后,人类的大脑开始被文字内容驯化,大脑更专注于理解文本的含义,人类发展出深度阅读的能力,对内容的专注度大幅提升。

而进入互联网时期,人们阅读的速度变快、阅读量上升,深度下降。互联网阅读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互联网世界中的各种杂音,不仅会让人的有意识思维中断,还会让潜意识思维中断,以至于我们没法进行任何深入思考,没法处理复杂信息。这就是作者要说的浅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变得更加深刻。

最后,我们说到了从记忆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在生理过程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互联网阅读能形成的几乎都是短期记忆,很难形成长期记忆。如果我们把记忆都给外包出去,会造成3方面的危害:第一,我们自己会越来越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加深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第二,我们的精力越分散,我们的共情能力就越差,人会变得更加冷漠。第三,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而言,把所有记忆的任务外包给互联网,可能会导致文明的消亡。我们要理性看待作者的预言,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善用互联网好的一面,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