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先生,是我的心理学老师。想写他,是我从初级研修作业时就有的愿望。
迟迟不敢动笔,因为高山仰止于老师的人格、学识、境界和情怀。
如果不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恐怕也还是动不了笔,总感觉没准备好。
当明白怕写不好是自恋后,才放过自己。好与不好,老师就在那里,不偏不倚。好与不好,本就不是我来定义。
想通这些,指端便轻松起来。
几年前,跟张鏴女士交流,她这样评价老师:师父是个宝藏。
师父,好生羡慕!宝藏,倾国倾城的财富呀!那时想,如果我能够有机会称老师声“师父”,心里该有多美!
那时的老师是年经事纬罗列出来、被标签了的:
医学硕士,执业医生,职业心理医生;青岛新阳光心理研究所创始人;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宁夏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数所高校客座教授……
“老师是宝藏”这句话,我便牢牢记住了,印象深刻,因为惊奇,就想验证。
当然,记住的是评价,不是我自身的体会。那时只是远远地跟随老师,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学习零星心理学知识。机缘巧合的是去年十月份,鼓起勇气报名参加老师“2018新阳光初级研修“班,开始跟着老师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三个月结束后,一鼓作气又报名参加目前仍在读的“2019新阳光中级研修”班。
这才有机会时时体会、步步印证“师父是宝藏”这句话。真是越来越清晰,当越来越被坐实时,内心感受到的是震撼。
请听我细细道来。
诗人的老师
—“这人原本是可以成为文学大师的呀!”
在讲心理现象中的感觉—听觉时,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感觉过程涉及将刺激转变为大脑可以理解的形式(神经信号),就像移动电话将电子信号转变为你能够听到的声波一样。”,老师信手拈来苏轼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还告诉我们,早在苏轼之前,唐朝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听嘉陵江声》: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为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
讲到这里,老师并没有满足于专业知识传授,而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愁云阴。琴声美妙与嘈杂既不来自琴本身也不来自弹琴的手指,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
这是老师对“心理是脑的机能”解释,而非说明。解释与说明之区别在于解释是理解之后的个人创造。是 made in,而非made of。
再看对“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的解读。
老师有位盲人朋友姓丁,多年不见的一天,突接丁老师电话,请老师为其新书作序并声称自己在海南。海南,那可是老师向往的地方,多次要去未果的啊,盲人朋友是怎么去的呢?老师内心感慨,脑海翻腾着彭端淑在《为学》中讲的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老师总结到:不同的世界,同样的精彩。这解释,是不是不按套路出牌?这样的出其不意课堂上比比皆是,比如:“一个人不能理解另一个人只有一个原因”,话音打住、一顿,大家好奇心被吊起,眼光聚焦齐刷刷射向老师,“因为你不是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没有?有时为了讲课效果,简直语不惊人死不休,随手摘几句:心理咨询,有效大于正确!颠覆常识又有道理。当虔诚的学生拿着这尚方宝剑到处宣扬炫耀时,老师开始敲黑板:注意!注意!这句话的前题是:在正确的基础之上,别搞错了,否则就是南辕北辙!再比如:幸福和快乐是我们所追求的,而痛苦和不幸呢?是幸福和快乐所必需的;地上本没有路,学员刚本能地顺口接下半句,老师却说出“革命的道路是在革命的过程中找到的”!这些“差异”往往将人激的一愣一愣的,愕然的同时,或共鸣、或醍醐灌顶,更多7情景是引起学员思考,这时老师的目的便也达到。所以,每堂课,三小时总也听不够且没过瘾就过去了。所以,泰安的学员,每周日,乘动车从泰安赶来;平度的我跟阿呆同学,每周日,清晨六点多就已经在去往青岛听课的路上,风雨无阻,累而不苦,痛并快乐。只为这三小时的面授、亲耳聆听。正如老师引用过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烟火气的老师
话说一天老师跟师母聊天,问:有调查说,婚姻中,再怎么好的夫妻一辈子下来都曾有过掐死对方50次、离婚200次的冲动,你怎么看呢?师母是这样回答:岂止50次、200次,是100次,400次!(数字如果有误,是我记不确切),课堂上,老师这样说时,掩饰不住那份“真勇士敢于直面淋漓鲜血”现实的骄傲!这不禁让人想起曾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乔羽老爷子,主持人问夫妻恩爱一辈子,有什么秘诀?乔老答:忍!忍!镜头推进切换,老太太出现,答到:我忍,我忍无可忍!多么有趣又可爱!
当年,青岛电视台情感类节目《情感驿站》,特邀老师做嘉宾。录制现场,一搏杀岛城化妆品商场大战而风生水起的富婆,愣是不接主持人设计好的话题,冷不丁冒出辛辣语言,惊世骇俗,亏得老师的滔滔宏论将其“降服”。结果,翌日,富婆电话打给电视台询问,李老师一小时咨询费怎么个算法。工作人员怕给老师惹麻烦,狠狠地报出高价以阻止富婆纠缠。孰料,富婆毫不犹豫,霸气冲天,竟要“包”老师一天!当然,是心理咨询(此处该有表情包)。
生活中,老师的事业就是他最大的爱好。事业与他已浑然一体,心理学元素流淌在他血液里、嵌进他骨骼中,揉进他肌肉里。他曾描述自己:当年成为一名执业心理医生,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源头的那一刹那是极其激动的,仿佛一个远方流浪游子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精神家园。
他认为神秘是无需解释的,因为神秘源于无知。他喜欢逛寺庙或者道观。但是面对各种泥塑,从来不跪求赦罪免灾,更不会为了前程捐什么香火钱。因为“我心里清楚,自己尽管也干过见不得人的事,甚至坏事,但按照朴素良心衡量,达不到伤天害理程度,至多被老婆骂几句,被领导批评几句,或被同事背后嘀咕几句,就已经抵消我的罪过了。”瞧,有趣又接地气!可是,他又相信玄妙和神秘。他说,神秘是一个假名,它只不过是一种超越我们(当下)能够理解的存在。
在“’猫间’没有车来车往”这篇文章里,老师晨练回来,遇见一只被车撞、且伤势严重的猫,一群人在围观,小猫二个月大小“我知道这么大的猫就像个七、八岁的孩子,是极为好动又不知危险的。口中留着鼻血,边抽搐便有气无力地叫着,大小便都失禁了…,突然,感到内心最柔软部分被人用力戳了一下,我义无反顾蹲下,用手翻翻看,真的奄奄一息了,我的手触及时,它连本能的防卫都没有。我捡了个塑料袋,右手提着它,左手提着早餐,回家了………”,最终小猫得以康复,回归自然,与老师“相濡以沫,相眗于湿,莫如相忘于江湖”了。
烟火气离不开吃,这是人活着第一需要。老师尤喜红烧肉,还管不住嘴。前两年,老师专注于“禅修”,每天练一小时“双盘”,有过那么段儿时间,老师的身板硬朗干练了许多,整个面貌神清气爽。而现在呢,肚腩,又见肚腩。
有多么深情温暖就有多么深刻犀利。现摘几句老师语录供读者您“批判”:批判不同于批评,批判—最高程度的尊重;一切的阅读,都是误读;一个人理解不了另一个人,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你不是他;你之所以感觉别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着;失眠,是因为你太想睡;责任,是一种能力!
哲学思辨的老师
老师曾说,哲学是心理学的母亲,生理学是心理学的父亲。听老师讲课,一句话都不浪费,全是金句。不是心理学知识就是哲学原理,或者人文情怀。仰望星空,脚踩大地,常常“发思古之幽情”,而并不“吟伤今之离恨”。去内蒙讲课,在草原上,他通过“见”古人之所见于今之所“见”的不同,“清晰地看到了正徐徐流淌的时间”。
草原上,老师并没见到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原见牛羊”,也没见到老舍先生眼中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也体会不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色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但正是透过见前人之所不见,才体会到赫拉克里特的“人是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惟其如此,老师说理解了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且坚信孔子与赫拉克利特同样与自己一样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老师便不再认同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观点:在外部世界中只有空间,没有时间,因为在那里我们看不到物体在时间中的延续,只能看见物体在空间中的伸展;相反,在我们的内在心理世界中,只有时间没有空间……”。
同样说“时间”,儿女情长时老师形容“时间是难以言说的思念”。此话缘起于一位老者的咨询。老人已白发苍苍,每年有一段时间数着天数过,直到女儿回家,与著名心理治疗师罗洛.梅在《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描述两相对比,老人的心理年龄处于什么阶段清晰可见:
1岁孩子生活在当下,3岁孩子认识到一天有规律的时序,4岁的孩子产生了“今天”的概念,5岁的孩子产生了昨天和明天的概念,8岁的时候,儿童开始按星期计算时间,其中每一个似乎都那么漫长。 15岁时候时间单位变成月,在大约20岁时候时间单位是年,而40岁的人则开始按几年和几十年来计算时间。
还是时间,面对一位因失去母亲几欲自杀的姑娘,老师说:时间会改变一切。几年后邂逅,姑娘已经是一位企业白领,重复了老师当年的那句话。姑娘的重复,又让老师感叹看到了时间流逝,并感叹康德的那句“时间是人的感觉的先天形式,人把它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中。”借助于这种投射机制,老师又看到了时间。
是的,又看到了。
“存在就是被感知”、“知识就是权利”、“政治就是权利”等等,这些哲学名言被老师用来解释后现代心理学的“建构”理念,非常精妙,让人豁然开朗。“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建构出来的”,来访者听到这自带疗愈功能的话,立马将心理问题的“原罪”减去大半。
严谨的心理学家
称老师是心理学“家”,我一点不认为自己是在奉承。如果你不理解,那是因为在这点上我的眼光比你看的远。
老师语重心长叮嘱我们:一定要记住,要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所有好了的求助者,都与你无关,所有咨询坏了的都是你的责任;一个好的咨询师从来不说我治疗好了多少有心理问题的人,只说自己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只分享过程和经验;咨询师从不知道自己说了正确的话,但永远要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咨询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更重要。这是咨询师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记住。
一次参加“催眠分享”会,当马春树博士总结说“大家所说的效果只是催眠的副作用!”老师对此大加赞赏,“此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把催眠的科学本质说尽了。”“并以现场演示的直观方式扯下了那些哗众取宠者挂着的羊头、揭露出卖着的其实是狗肉。”
结语
中级研修即将结束,两届的学习,让我有完满的感觉。老师的授课在东西方文化、哲学、心理学与学员之间,建起了时空上穷碧落的连结。似是一副图画,完美自洽,丰饶而精巧。因其意义宏大、内容广袤令我们仰视。跟着老师,进行着一次次的灵魂洗礼。井底蛙、三季人、朝菌蟪蛄的比喻,无疑也在提醒我们学员“盲人摸象”、“小马过河”现象的存在。也许我们永远脱离不了这思维的陷阱,但不断觉知的本身,就已经走在脱离陷阱的路上,不是么?
局限于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这里只选取了几个维度“解读”老师。老师于我无疑是本字典,内涵浩渺无穷。他讲课的每句话都是科学艺术人文的纵联横联和互联,最终落脚于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读者会发现文中大段大段引用老师原文,没办法,老师语言太精彩,我说写不出这么好的文字,只能引用,于我是一遍遍原汁原味的学习,老师还说,学习始于模仿。
我时常遗憾自己年龄,难免会有挫败感,感叹今生不会有机会达到老师水平。然而,更多的时候脑中浮现出的是胡适先生那句话:
管他呢,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